戳「橙新聞」關注我們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圖:星島網站截圖
香港今日(29日)新增確診個案超100宗,是第四波疫情以來首次破百宗!
圖:中通社
雖然港府公布的5個新增社區檢測中心昨日(28日)就開始營運了,121間郵局也陸續派發5000個樣本瓶供市民檢測,但是遠遠滿足不了市民的需求。
#焦慮的市民,搶手的樣本瓶
政府公布的幾間檢測中心大排長龍不說,郵局派發的樣本瓶也是很緊張。
檢測中心大排長龍。資料圖
美孚郵政局的40個瓶,5分鐘便全部派出,沙田中央郵政局的60個樣本瓶,也是很快派完,不少市民都撲了個空,已感到不適的張先生說到:「這麼大一家郵局,竟然只有60個瓶這麼少,沒想到這麼快派完。」
荔景郵政局中午時只派剩一個樣本瓶。 圖:星島
想為家中長者領取樣本瓶的潘小姐、林先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長者因年紀較大且出行不方便,所以無法到政府指定的檢測中心或私家醫院,這時候家人拿回樣本瓶檢測是最方便的,但是郵局派發的樣本瓶數量實在太少,排隊都排不到。
檢測新冠肺炎的試劑。資料圖
黃先生也說了,自己前來取樣本瓶檢測只為盡公民的責任,但當他得知郵局只有40個樣本瓶可以派發,他說道:「40個怎麼排嘛!這樣的話,下星期也未必會來現場排隊領取了。」
疫情下的香港人流量。資料圖
在這樣的情況下,市民照舊返工放工,每日新增確診蹭蹭上漲,全民檢測的呼聲可是越來越高了。畢竟隱形傳播鏈不切斷,大家誰都不安全。
#林鄭:全民檢測難推行
香港的新冠確診個案連日飆升,連「惜身如玉」的私家醫院也出現小型爆發。
養和醫院。圖:星島
養和醫院一名77歲病人,在留院三個月後,近日出現發燒等病徵,經檢測後28日初步確診,同日離世,曾協助搶救的一名護士及一名病房助理初步確診。
袁國勇到養和醫院後見記者。圖:星島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養和醫院視察情況後表示,該名離世病人是末期癌症患者,經常咳嗽,需要抽痰,且免疫力低,懷疑有來自「跳舞群組」的家屬在探病時將病毒傳給死者,再於急救時傳給兩名醫護人員。
鍾南山院士 資料圖
香港疫情進入到極其嚴峻的時刻。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7日就再次指出,香港的當務之急是進行全民檢測。
林鄭月娥出席電臺節目。圖:商臺
對於鍾南山院士的建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電臺節目時表示,她認為檢測可能要長達四至五星期的封閉管理,會對香港帶來沉重代價,強調要視乎科學根據、效益及能力。
(第四波疫情了,香港還沒走出來,現在的代價不沉重?)
她稱,香港抗疫工作較多地方困難,並且她有向中央解釋香港並無內地體制優勢,如果強行以內地方式套用在香港,可能帶來反效果。
林鄭又承認對於外防輸入有鬆懈,現在香港的防疫措施指已進入到全面收緊的階段,比如說指定酒店隔離的措施也已到最後商討階段,政府會安排指定車輛接送,類似內地的封閉管理。
林鄭又提到,就算將來疫苗成功研發並且廣泛使用了,仍然會存有病毒及感染的風險,所以呼籲香港市民要繼續忍受一系列的社交距離措施,不希望再一下子關閉多個場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這已經是鍾南山第三次建議香港進行大規模全民檢測了。
第一次是在7月份,當時香港正經歷第三波疫情,慈雲山出現社區爆發。第二次則是在上一周的11月20日。
政府早前在慈雲山派樣本瓶。圖:星島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鍾南山對香港真的是苦口婆心,同時又很給面子,他每次都肯定香港社會的防疫。
比如前天,他繼續肯定的說,「香港在疫情的早期強調戴口罩、保持距離等防疫措施,在控制疫情蔓延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但香港近日出現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是一個危險的跡象,需要特別注意。」
疫情下的香港。資料圖
不過,鍾南山又指出,全民核酸檢測能把新冠肺炎患者和健康人群分開,及時切斷感染源,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全民檢測。
油麻地檢測中心大排長龍。圖:商臺
香港之前已經有三波的疫情教訓,但港府就是沒有狠下心來做全民檢測。
但擺在我們眼前的事實是,只要傳播鏈不切斷,新冠病毒隨時捲土重來,社會又要馬上停頓,社會運作時停時進,充滿不確定性,給市民的生活,經濟的運作,以及公共的安全都增添許多不安。
這都第四次了,難道現在還不能證明把確診個案控制在低水準的防疫思路是不可行的嗎?
#如果真的想「清零」…
林鄭月娥說「強制全民檢測」有難度,要思考可行性,她的考慮當然有道理,但是,可別忘了,她自己也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力爭將確診個案「清零」,或再進行大規模的社區檢測計劃。
圖:林政月娥Facebook截圖
如果真的以「清零」為目標,現在的問題不是是否要進行全民檢測,而是如果香港不適合用「強制」手段來進行全民檢測的話,那麼是否還有其他方法來推動全民檢測,以徹底切斷病毒傳播鏈呢?
這應當是特區政府亟需要思考的問題。
經歷了一年的疫情,香港人的防疫心理顯然已經進入到了疲態,因此,有些人認為,香港人是不會配合全民檢測的。
檢測中心現場。資料圖
但是可別忘了,過去一周,根據各個社區檢測中心都大排長龍的情況就可以看到,市民還是有進行檢測的意願,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市民,以及如何提供更加方便的檢測措施。
醫護人員正在為病人進行新冠肺炎檢測。資料圖
「難」從來都不應當成為理由,特區政府應當吸取過去疫情的教訓,聆聽鍾南山等有實戰經驗的專家建議,積極思考應當推出何種政策來引導香港市民進行全民檢測。
資料圖
如果不強制檢測,那麼就去思考非強制的全民檢測,例如先開展局部的強制檢測、有誘因的鼓勵檢測計劃等等,只要能夠達到效果就可以,如果沒有其他好的辦法,那麼強制性的全民檢測就是唯一的路。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全民檢測的時間是否要進行四周,甚至是八周的封城,內地已經有很多例子告訴你,不需要。特區政府如果想要全民檢測,中央勢必會全力支持。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橙子君也入駐B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