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人性: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先付出才有回報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君視臣如土芥,我視君如賊寇
現在的人,總是覺得,別人應該做什麼,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別人憑什麼要為你這麼做?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總是幻想著沒有付出就有回報,世界上從沒有那麼好的事情。這年頭,哪怕天上掉餡餅,我們都應該小心,這個餡餅是不是下了耗子藥。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本能的索取更多好東西,不願意拿出來,這是自私。越是自私的人,越是喜歡佔有別人的東西,還覺得自己有理,這就是愚蠢了。
從未誠心對待過別人,卻要求別人誠心對待自己,這樣的笑話,現實中太多。
朋友小鄧是一個自己開公司的老闆,算是繼承父業吧,嘴比較碎,前段時間我們在一起聊天,他跟我抱怨:「現在的年輕人,又不想多做事情還想高收入,有這種好事情,我自己都上了,哪裡輪到他們!」之後又說今年經濟多麼不景氣,忙碌了一年沒賺什麼錢之類的話。
我很奇怪,因為當初他剛做的時候,很有幹勁,朋友圈全是雞湯,發誓要出人頭地,這才一年多,變化太大。
我就問他:「那你開的待遇是不是不好啊?」他很奇怪,說:「他們不拿出自己的本事來,我怎麼可能給他們開高工資?那我還賠死了呢。」
聽到這個話,我是立馬知道問題所在,這就是典型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年輕人認為,你只開我3千塊錢一個月,我就幹這個價位的工作,可是老闆們認為,你不幹出6千的收益,我們肯定不能開等價於這個價值的工資。雙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真說起來,其實大家都沒錯。
人性要求我們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報酬,這是現實,卻不符合人們的價值觀。
無數的年輕人,進公司就想要高收入,也許她們真的有本事,有能力換取這個收入,但是本事不是標籤,不能貼在腦門上,別人看不見。於是考察期這個東西就出現在公司裡,老闆們認為這個必須有,可絕大多數員工沒有耐心走過這個期限,最後自然被淘汰。
這個矛盾無法解決嗎?其實也不是,一個很簡答辦法就能辦到。
個人來說,我不喜歡保險公司,但是他們的制度我很佩服,公司內部有嚴格的指標,告訴你幹到什麼業績,能拿多少錢,下個月能升薪多少。條件開出來了,下面需要的只是奮鬥,一樣是低工資開始,但是員工就有積極性,也不用提前透支公司利益。
說白了,這種制度就是以誠心待人,明文制度,在社會上就是誠心,它不假。
有的時候,換位思考,我們也不能說那些老闆做的不對,畢竟第一個月就開工資,很多人反而沒有積極性,大家喜歡走捷徑,有不肯付出努力。這樣的員工多了,一個人虧一點,加起來就是公司破產。
紅塵俗世,人人如此,心猿意馬,五心不定,整天就知道到處找捷徑,最好是突然冒出來一個快要去世的大師,將一身功力全部灌輸給自己,能夠一步登天。明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能往前進,可是卻認為太慢,神功秘籍在手也不知道好好利用,成天幻想著奇遇,身在寶山卻空手而歸,可笑,可嘆,可悲。
文:雞湯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