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人性: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先付出才有回報

2020-12-15 兩夕曰

深讀人性: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先付出才有回報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君視臣如土芥,我視君如賊寇

現在的人,總是覺得,別人應該做什麼,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別人憑什麼要為你這麼做?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總是幻想著沒有付出就有回報,世界上從沒有那麼好的事情。這年頭,哪怕天上掉餡餅,我們都應該小心,這個餡餅是不是下了耗子藥。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本能的索取更多好東西,不願意拿出來,這是自私。越是自私的人,越是喜歡佔有別人的東西,還覺得自己有理,這就是愚蠢了。

從未誠心對待過別人,卻要求別人誠心對待自己,這樣的笑話,現實中太多。

朋友小鄧是一個自己開公司的老闆,算是繼承父業吧,嘴比較碎,前段時間我們在一起聊天,他跟我抱怨:「現在的年輕人,又不想多做事情還想高收入,有這種好事情,我自己都上了,哪裡輪到他們!」之後又說今年經濟多麼不景氣,忙碌了一年沒賺什麼錢之類的話。

我很奇怪,因為當初他剛做的時候,很有幹勁,朋友圈全是雞湯,發誓要出人頭地,這才一年多,變化太大。

我就問他:「那你開的待遇是不是不好啊?」他很奇怪,說:「他們不拿出自己的本事來,我怎麼可能給他們開高工資?那我還賠死了呢。」

聽到這個話,我是立馬知道問題所在,這就是典型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年輕人認為,你只開我3千塊錢一個月,我就幹這個價位的工作,可是老闆們認為,你不幹出6千的收益,我們肯定不能開等價於這個價值的工資。雙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真說起來,其實大家都沒錯。

人性要求我們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報酬,這是現實,卻不符合人們的價值觀。

無數的年輕人,進公司就想要高收入,也許她們真的有本事,有能力換取這個收入,但是本事不是標籤,不能貼在腦門上,別人看不見。於是考察期這個東西就出現在公司裡,老闆們認為這個必須有,可絕大多數員工沒有耐心走過這個期限,最後自然被淘汰。

這個矛盾無法解決嗎?其實也不是,一個很簡答辦法就能辦到。

個人來說,我不喜歡保險公司,但是他們的制度我很佩服,公司內部有嚴格的指標,告訴你幹到什麼業績,能拿多少錢,下個月能升薪多少。條件開出來了,下面需要的只是奮鬥,一樣是低工資開始,但是員工就有積極性,也不用提前透支公司利益。

說白了,這種制度就是以誠心待人,明文制度,在社會上就是誠心,它不假。

有的時候,換位思考,我們也不能說那些老闆做的不對,畢竟第一個月就開工資,很多人反而沒有積極性,大家喜歡走捷徑,有不肯付出努力。這樣的員工多了,一個人虧一點,加起來就是公司破產。

紅塵俗世,人人如此,心猿意馬,五心不定,整天就知道到處找捷徑,最好是突然冒出來一個快要去世的大師,將一身功力全部灌輸給自己,能夠一步登天。明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能往前進,可是卻認為太慢,神功秘籍在手也不知道好好利用,成天幻想著奇遇,身在寶山卻空手而歸,可笑,可嘆,可悲。

文:雞湯老弟

相關焦點

  • 大榭「老擁軍人」的部隊情結: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
    20多年來,他用真情和實幹,成了島上官兵最貼心的人——「有困難,找金國!」對此,他說:「每一次來到部隊,一種莊嚴感、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愈發體會到雙擁工作的價值和榮譽。」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黃金國喜歡軍營,常指導村、社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雙擁活動,為部隊排憂解難。其中,紅娘進軍營、幫助軍嫂解決就業難題,最受部隊官兵歡迎。
  • 一個明事理婆婆的真心話:「先對兒媳付出愛,她必能看到我的好」
    這兩種觀點雖然各有道理,但我認為無論婆婆還是兒媳,都首先是女人。女人又何苦為難女人呢?只要我們都能夠設身處地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彼此多些理解和體諒,無論婆婆先疼愛兒媳,還是兒媳先敬重婆婆,都是能做到婆媳之間和睦相處的。
  • 有種道德綁架叫大公有私:付出必有回報,才是最好的社會價值導向
    如果付出不求回報,那他必然想要,更有價值的回報。如果以別人的付出無回報,來證明自己的無私,則更加令人憤慨。因為這看似大公無私,實則心中有私。今天,看了一個新聞。在全民戰疫的鬥爭中,某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登報主動放棄國家補貼。消息一出來,眾說紛紜,評價不一。很多人都認為,國家補貼是應該得到的報酬,為什麼要放棄?
  • 我與百家號的故事:付出一定會有回報,這次我信了
    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一定不會有回報。從前我不相信付出會有期望值的回報,但是堅持做百家號自媒體後我堅信了。今天我的百家號喜提「原創」認證。想用文字記錄一下這榮耀的一刻,也藉此希望讀者朋友們可以堅持做自己喜愛的事,並且要堅信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即便這個回報與你的期望值有點差距,但是付出的過程本就很溫暖。之前記錄了我與百家號相遇、相知、相愛的過程,今天我們終於有了「結晶」。原創是百家號最高的段位,我用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成功拿到。
  • 每一次的喜極而泣,都是對辛苦付出的回報
    河北高考成績公布,一個河北考生查成績後喜極而泣的視頻引得眾多網友點讚,有網友說,孩子哭的不是今天的結果,是曾經付出的過程。可是我想說,沒有過程,那來的結果?俗話說得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因必有果,付出與收穫永遠是成正比的,「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如果把學習的時間揮霍在玩耍中,就別怪生活給你這樣的回饋。學習的年齡不刻苦,踏入社會必受苦。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考上了心儀的學校你就離成功更遠了一步,落榜了你也無須氣餒,可以再復讀爭取明年考出好的成績。不要在本該學習的年齡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別讓自己今天的行為成了明天的後悔。
  • 四六級:付出終有回報 我的英語過級血淚史
    說起英語四六級,相信大家都有一大堆的黃連水要吐,我也不例外。四六級現在離我已經有三年多了吧,我也兩三年沒怎麼讀英語了,趁我還沒完全忘記之前,回顧一下我的過級血淚史,也是對自己大學生活的一個紀念,如果對學弟學妹們還有些經驗可借鑑,那就更好啦。那時壓力很大,現在想想,天天只想著考試的日子,又是多麼單純且上進的日子啊!
  • 周心怡:付出總會有回報
    付出總會有回報因為我有夢想,在我身後還有支持我的老師,我不想放棄也不能放棄,所以我就更加地努力,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每一張畫畫完之後,我都會問很多同學,讓他們指出問題,也會厚著臉皮讓同學幫忙中午改一下。每天晚上畫速寫時,從打完型到最後畫完,每一步都問到很多人,請她們指出錯誤或不足,最後畫完也要多人過目,我才可以安心睡覺。
  • 真正的愛情就是全然付出,不求回報嗎?
    經常聽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會越多。在愛情裡,這句話真的試用嗎?有人說:真正的愛情,不是互相束縛,而是放手後的祝福。愛她就要放手,去祝福她,讓她幸福快樂。為了讓她幸福,讓她開心,你甘願奉獻你的全部而必求回報嗎?
  • 考入清華大學的離石學子高闖說——「待我學業有成,必將回報離石,回報社會」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真的很開心,我的努力沒白費,我非常感激我的家人、老師們對我高考這段時間的照顧和鼓勵。」 談及考入清華大學的心情,高闖頗有感觸地說,「很感謝離石區江陰高級中學的培養,感謝各位老師的辛勤付出,待我學業有成,我必將回報於離石,回報於社會」。肺腑之言,深深一躬,無不展現「烏鴉反哺,結草銜環」的傳統美德。
  • 真正的愛情,並不是你付出了多少,我就一定得回報你多少?
    一個男的,翻到了女朋友的淘寶訂單,才知道她買給他的東西原來非常的便宜,最貴的也不過是他生日時送他的包,也才200多一點,其他像衣服那些也都才五十塊,比他買給她的東西便宜多了,所以心裡非常的不舒服。於是就找女朋友問,問她是不是在糊弄他。女朋友說,你瞧不起五十塊錢的衣服嗎,不好穿嗎?
  • 您讓我了解愛的真正含義就是不求回報,您教會我如何付出
    大地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敬愛的王老師,您的一舉一動時刻打動著四十六顆幼小的心靈,您的一言一行蘊含著親人的一片溫暖,您的無私偉大撼動著我的心靈,您讓我了解愛的真正含義就是不求回報,您教會我如何付出,如何做人!您總是給予我們無私無畏的關懷與默默無聲的愛。
  • 品讀|楊鐵光:塵世煙火裡的人性光輝 讀楊鈺珍散文《一片冰心》有感
    塵世煙火裡的人性光輝讀楊鈺珍散文《一片冰心》有感楊鐵光今天入伏,天氣非常炎熱,連風都是熱的,30多度高溫,讀文寫字都冒汗認真品讀《一片冰心》,感覺這是一篇具有人性深度和現實意義的散文佳作,讀後不僅耐人尋味,而且引人深思。這篇散文,有一種獨特的氣味,這氣味,讓人愛不釋手,我連讀了五遍。先是讀二遍,為寫此文,又讀三遍。文中三節片段,是三個不同的故事,但主題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表現人性。散文是文學。
  • 讀了《人性的弱點》,卡耐基教會我3個與人溝通的技巧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卡耐基的一本書,叫《人性的弱點》,讀這本書,你要循序漸進,還要把讀到的方法落實,落實在行動,想法,執行力。你知道讀一本書最大的收穫不是閱後的快感與滿足感,而是實實在在能提升自己思維、提高生活效率。假如,讀書沒有提高個人成長,沒有促進思維轉變,沒有提高生活效率,請問你,書有沒有白讀呢?
  • 21世紀男人最大的錯覺: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分手就是因我窮
    比如在這段戀情或者婚姻中,我只要付出了我就肯定會有回報,一旦對方選擇分手或者離婚,那就一定是因為自己窮!真心付出並沒有錯,但是千萬別求回報如果每個人都想要在付出之後一定要收到回報,那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比如我去上學了,我就一定要進大學;我為你買早餐了,你就一定要請我吃午餐或者跟我談戀愛!
  • 付出從來不求回報的4大星座,有你嗎?
    不論是出於什麼角度考慮的一段感情,友情也好,愛情也罷,總會有付出與收穫不對等的時候。感情深厚不愛計較的人很多,但是日積月累,一直都在付出比較多的一方總是會有累的時候的。這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常態。不過,也總會有心甘情願總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
  • 李炳勇:待我如父的知寒師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思想史與中國考古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對《周易》《老子》《論語》有較深入研究。按: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李炳勇老師,生平文字著作極少,今特搜尋,僅得《待我如父的知寒師》一文(收於《風徽永存:張知寒先生誕辰八十周年紀念文集》,山東友誼出版社,2008)。此蓋李老師尊師之故也。
  • 安徽:不要說什麼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我的靈魂是中科大
    安徽:不要說什麼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我的靈魂是中科大!一種觀點認為,合肥評上科技城市並無太多實際用處,對合肥發展貢獻最大的還是安大和工大,以及其他一些省屬高校。
  • 愛情,如果非得講究付出和回報,那麼你倆之間的愛情應該不會長久
    老人家曾經說過:「有付出才能有回報。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會越多。」這句話放到當今社會你覺得還適用嗎?在這個物質橫飛的年代,付出和回報完全不成正比,其實我今天不是想說這個,我主要是想說的是在愛情裡面付出和回報又是怎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探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