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這!就是街舞》第三季結束已經過去兩周的時間
仿佛一切都發生在昨天
BouBou、楊凱、肖傑、蘇戀雅、黃瀟等人
著實為大家
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也不得不說街舞綜藝
向更多人展現了街舞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一面
整個街舞行業的發展提速了好幾倍
無論是收入、發展前景
街舞人有了更多的機會
就像現在很多中小學的課間操變成了街舞
許多大學開設了街舞相關專業
以前我們半開玩笑的說
「跳街舞,光宗耀祖」
這句自我YY的話從街舞進入2024巴黎奧運會後
變成了現實
要知道很多年前
跳街舞等同於「不務正業」
路上的行人會對跳街舞的人避而遠之
可是現在
越來越多的家長會主動把孩子送去學街舞
我們正處在街舞最好的時代
年年有爆款,近年為什麼是街舞?
街舞起源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是黑人城市貧民的舞蹈。1980年左右,街舞傳入中國,最先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流行起來,參與者以受過良好教育的都市青年為主,展現出健康活力的都市氣質,而不是「草根」、「頹廢」和「反叛」。
隨後,街舞憑藉廣泛的參與性在全國落地開花。據保守估計,全國街舞從業人員目前已經在300萬以上,但上漲空間依舊可期。在回歸街舞本源的同時,中國青少年以自己的眼光和特點展現了中國式街舞青春、個性和向上的正能量。
其實,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舞蹈文化源遠流長,發展到今天舞蹈的形式也愈加多樣。
再看「綜藝」,這種娛樂形式從80年代進入中國人的視線,此後經歷著快速迭代和發展。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綜藝橫空出世並迅速完成迭代,如今更是進入了高投入、高產出、受眾面廣的「大片時代」。
街舞綜藝內行「看門道」VS外行「看熱鬧」
街舞為什麼吸引人?除了炫麗舞步和動感音樂,街舞最精彩的鬥舞環節在節目中被淋漓盡致展現出來。
由於觀看的觀眾從事於各行各業,對於街舞文化的比賽規則的了解情況也都參差不齊,難免造成了「懂」與「不懂」兩派。
對於《街舞3》的表現來看,節目一開始從偏向編舞,被大家戲稱「這就是編舞」,而後逐漸轉向Battle ,最終作為Hiphop oldschool的舞種代表Breaking舞者楊凱也順利拿下第三季的冠軍。
節目組可能也有迫於壓力的原因吧。
街舞帶來新機會 ,哪些行業站在風口上?
可以預見,隨著兩檔綜藝的持續熱播,街舞將繼續升溫。在業內人士看來,街舞的普及度、商業化、發展程度都較成熟。既然是風口,就一定會產生行業層面的影響力,那麼街舞還將帶來哪些新機會?
首先,以街舞等時尚元素為切入口的網綜展現出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街舞內容將持續湧現,街舞綜藝將從「網上」走向現實舞臺。
再次,街舞類綜藝讓業界重新審視街舞網綜的商業價值,美妝、時尚行業將搭上「街舞潮流「的順風車。
此外,街舞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也已經被國家納入體育發展計劃。
國家體育總局也在通過建立組織全國街舞執行委員會(CSDA)和扶持街舞機構,來逐步加大街舞在體育中的分量。可以預見,街舞將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文化」運動,將會得到爆發式增長。
還有,街舞教育培訓、影視作品、以及許多周邊衍生產品,都可以以街舞為載體形成巨大的產業鏈條,甚至是一種新的商業產品鏈條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