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2021-01-07 妙筆君

從1921年建黨以來到1949年,我黨走過了將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挺過了許許多多的戰爭,終於迎來了嶄新的生活。1955年,我國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用來表彰在戰爭中做出了卓越功績的人們。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

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而少將1958年補授了八位,1961年至1965年之間有554位大校晉升,所以開國少將一共是1360位。這幾次補授,並不是因為當時授予儀式工作失誤,名單上漏了人,更不是這些人那時候沒有資格授予。

王建安是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在養病,甚至一度病危,所以才暫時不予授銜。而被譽為將聖的李聚奎是因為當時並不在軍隊中,調去了工業部,後來重新調回軍隊,補授上將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聶鶴亭曾在葉挺手下擔任團長一職,後續參加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陸陸續續擔任過紅四軍旗下團長、師長、參謀長,也參加過長徵。解放時期擔任四野副參謀長,於1956年補授中將軍銜。賀誠也是同一年被補授中將軍銜。

如今他們都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除了十位少將還在世之外,其餘人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十大元帥中,最先離開我們的是羅榮桓,最後離世的是聶榮臻,其中在世時間最長的是劉伯承,享年九十四歲。

十名大將中,陳賡是最早去世的,相信大家在語文書中有看到過這個名字,他可是我國隱蔽戰線的主要奠基者。去世的時候58歲,實在是可惜。

肖勁光是在大將中最晚去世的,同時也是最長壽的。他是我國海軍的創立者,為我國海軍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後輩也是人才濟濟,其中還有一位娶了我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老師。

上將中,獨臂將軍賀炳炎最先辭世,年僅47歲;最後離世的是呂正操上將,一直活到了2009年,享年106歲。呂正操雖然是唯一一位沒有過參加過紅軍的上將,但是他的威名在抗日戰爭時足以震懾日軍。

在開國中將裡,最早去世的是朵噶彭措饒傑,最後一位去世的中將是張震,也很長壽,活到了101歲。張震一家共有6位將軍,長子和次子都是少將,三子1995年授少將,2009年升為上將。

張震和其三子也是我國少見的上將父子。其小兒子和女婿也都是將軍。張震對待兒子像帶部隊一樣嚴格,從小就約法三章,必須遵照約定行事,所以才能有虎父無犬子,一門出六將的榮光啊。

少將中,最早去世的是資鳳,授銜後不到三個月就逝世了,享年六十歲。最後去世的是姜鍾少將,於2019年9月29日去世,享年101歲。

2019年,共有五位開國少將離開了我們,其中1955年少將兩位,1961年少將兩位,1964年少將一位。分別是孫幹卿,方槐,熊兆仁,張中如和姜鍾。

如今健在的還有十位少將,分別是楊思祿,鄒衍,張力雄,塗通今,黎光,詹大南,文擊,王扶之,陳紹昆和楊永松。其中年紀最長的有107歲,最年輕的也有97歲了。

這些優秀的將領們,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出生入死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平安幸福的生活。這些僅存在世的共和國之子,我們應當倍加珍惜,已去世的開國元勳應當倍加懷念。

相關焦點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他的一生可謂九死一生,身經百戰,多次負傷,還是解放軍當中,唯一一個和日、法、美軍都交過手的將領。建國後,陳賡又創辦了軍校,為我國軍事發展和壯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61年,陳賡在上海逝世,終年58歲。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其實李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在1955年的時候是排第一,不過在1955年後,李姓僅有38人晉升為少將,而張姓有49人晉升為少將軍銜,就這樣,開國將軍姓氏排名下調到第二。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李姓五位百歲開國將軍分布在四個省份,山東籍最多,有兩位。
  • 中國有1614名開國將帥,時至2020年還剩多少人?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上到元帥下至士兵,均授予軍銜,佩戴勳章。之後這個數字有了較大改動,主要是少將增加了不少。56年到58年,有2位高級將領晉升上將,2位高級將領晉升中將,還有8位將領晉升少將。61年至63年,晉升233名大校軍官為少將軍銜。64年及65年共有321位大校軍官晉升為少將軍銜。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贛州籍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
    2020年11月18日一則令人悲慟的噩耗傳來贛州於都籍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楊思祿將軍的離去意味著在世的開國少將又少一員
  • 106歲高齡的開國少將:下令處決座山雕,活捉中情局間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將798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後1961年至1963年之間,共晉升233名大校軍官為少將軍銜。1964年及1965年共有321位軍官晉升為少將軍銜。而他們正是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開國少將們。
  • 從秘密戰線走出的開國少將姜鍾逝世,開國將星僅剩10顆!
    「開國將帥」目前尚存10人: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過世,10名健在者均為少將,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近百歲。【編輯/王梅梅 統籌/劉姝蓉】今日,大白新聞獨家獲悉,開國少將、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姜鍾於2019年9月29日8時20分逝世,享年101歲。據悉,姜鍾曾在隱蔽戰線長期從事機要情報工作。
  • 開國少將之子熊北平,1979年被判死緩,為何不久在監獄自殺?
    1955年,新中國實行第一次授銜,至1965年共授予大將十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在這些共和國將軍之中,來自湖北紅安縣的最多,那裡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一將軍縣」。今天我們要講的熊應堂,就是從湖北紅安走出來的開國少將。
  • 截止2020年6月24日審核制下IPO共有249家排隊
    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2020年6月24日公布了「【行政許可事項】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 」,截止2020年6月23日,最新審核制下的排隊情況。目前只剩主板和中小板上市仍採用審核制。
  • 2021年,開國將星僅剩六顆,他們來自五個省份!
    筆者注意到,2020年離世的開國將星和2019年一樣,均是四人,1955年少將2位,1961年少將1位,1964年少將1位。他們分別是:一: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陳紹昆陳紹昆1921年出生,江蘇省宿遷市(原宿遷縣)人,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陳紹昆曾任冶金部部長,是歷任冶金部部長中唯一的開國將軍。
  • 五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的開國將軍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時剛剛42歲,正是發揮才能的大好年齡,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兩年後,邱蔚將軍在青島海邊垂釣時發生意外,被海浪捲入海中,不幸遇難。邱蔚將軍成了建國後第一位死於意外的開國將軍。譚甫仁(1910年4月1日-1970年12月17日),廣東仁化
  • 李貞是開國女少將,卻住了一輩子破房子,去世後家徒四壁
    其實,不光是在古代,在現代也出現過一位女將軍,就是唯一一位開國女將軍:李貞。 李貞是湖南省瀏陽縣人,出生於1908年,生下來就被父母送給人當了童養媳,但李貞的內心卻一點不甘心,她一直等待著機會逃跑,這一等就是18年。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現代的年輕人往往不重視自己的老家和姓氏文化,已不懂得家學文化是一部厚重的精神財富,更不去理會家學文化的承傳與發揚。其實文化好比一塊地,收割了一茬麥子後,懂得及時施肥才會有下一個季度豐收。前人留下來的財,精神也罷,都會給出我們以庇蔭、厚愛。但財產會花光的,而精神不去繼承與發揚,也會一代代失傳。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曾激戰5晝夜全殲美軍王牌團
    東方網·演兵場11月21日消息: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此前,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於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
  • 2020年7月24日手機報
    本次巡察時間為7月23日至8月22日。巡察組受理信訪時間截止到8月18日。  ●全縣2020年第二期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正式開班 本報訊(通訊員 姬永剛)7月24日,全縣2020年第二期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小陳鄉舉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吳大明出席開班儀式。
  • 100多名開國元勳後代齊聚北京,只為紀念這位開國少將,他是誰
    近年來,我們國家為這些革命功臣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以感謝他們做出的貢獻,同時我國的各種活動還會邀請在世的抗戰老兵參加,以便向世人展示他們的精神面貌,接受世人的崇敬。我們還會給各位偉人的誕辰召開紀念會,以弘揚他們的偉大精神。
  • 他是開國少將,後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曾任38軍軍長,兒子是中將
    李光軍:開國少將,原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曾任38軍軍長你可能聽說過「父子上將」,即父子都是上將,張震上將、張海陽上將就是典型的「父子上將」。在我軍中,也有父子先後擔任同一個軍軍長的情況。38軍李光軍生於1919年1月,江蘇睢寧人。
  • 餘姓開國將軍,湖南人最長壽,曾任武漢軍區空軍政委!
    餘姓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餘姓人口中國大陸約650餘萬,在2019年公安部最新人口統計數據中列第40位。筆者注意到,餘姓總計有十四位開國將軍,最長壽的是我們湖南人,他曾任武漢軍區空軍政委!那麼這位湖南人是誰呢?他便是餘非。
  • 開國少將裴周玉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習近平等送花圈
    開國少將裴周玉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習近平等送花圈 中紅網 2015-07-04 08:14 來源:澎湃新聞
  • 他是我軍少有的姓毛的開國少將,1955年是大校,後直接升為少將
    但是有一個開國少將卻也享受到了相同的榮譽,他的名字叫毛少先,在他當支隊長的時候,他的部隊被稱為是「毛支隊」,後來他當上了營長,他的部隊就變成了「毛營」。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國將帥中姓毛的將軍並不多,滿打滿算只有三個人,分別是毛少先、毛會義、毛和發。而且他們三個人在1955年的時候都是大校,是在1964年的時候才晉升為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