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1年建黨以來到1949年,我黨走過了將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挺過了許許多多的戰爭,終於迎來了嶄新的生活。1955年,我國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用來表彰在戰爭中做出了卓越功績的人們。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
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而少將1958年補授了八位,1961年至1965年之間有554位大校晉升,所以開國少將一共是1360位。這幾次補授,並不是因為當時授予儀式工作失誤,名單上漏了人,更不是這些人那時候沒有資格授予。
王建安是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在養病,甚至一度病危,所以才暫時不予授銜。而被譽為將聖的李聚奎是因為當時並不在軍隊中,調去了工業部,後來重新調回軍隊,補授上將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聶鶴亭曾在葉挺手下擔任團長一職,後續參加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陸陸續續擔任過紅四軍旗下團長、師長、參謀長,也參加過長徵。解放時期擔任四野副參謀長,於1956年補授中將軍銜。賀誠也是同一年被補授中將軍銜。
如今他們都已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除了十位少將還在世之外,其餘人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在十大元帥中,最先離開我們的是羅榮桓,最後離世的是聶榮臻,其中在世時間最長的是劉伯承,享年九十四歲。
十名大將中,陳賡是最早去世的,相信大家在語文書中有看到過這個名字,他可是我國隱蔽戰線的主要奠基者。去世的時候58歲,實在是可惜。
肖勁光是在大將中最晚去世的,同時也是最長壽的。他是我國海軍的創立者,為我國海軍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後輩也是人才濟濟,其中還有一位娶了我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老師。
上將中,獨臂將軍賀炳炎最先辭世,年僅47歲;最後離世的是呂正操上將,一直活到了2009年,享年106歲。呂正操雖然是唯一一位沒有過參加過紅軍的上將,但是他的威名在抗日戰爭時足以震懾日軍。
在開國中將裡,最早去世的是朵噶彭措饒傑,最後一位去世的中將是張震,也很長壽,活到了101歲。張震一家共有6位將軍,長子和次子都是少將,三子1995年授少將,2009年升為上將。
張震和其三子也是我國少見的上將父子。其小兒子和女婿也都是將軍。張震對待兒子像帶部隊一樣嚴格,從小就約法三章,必須遵照約定行事,所以才能有虎父無犬子,一門出六將的榮光啊。
少將中,最早去世的是資鳳,授銜後不到三個月就逝世了,享年六十歲。最後去世的是姜鍾少將,於2019年9月29日去世,享年101歲。
2019年,共有五位開國少將離開了我們,其中1955年少將兩位,1961年少將兩位,1964年少將一位。分別是孫幹卿,方槐,熊兆仁,張中如和姜鍾。
如今健在的還有十位少將,分別是楊思祿,鄒衍,張力雄,塗通今,黎光,詹大南,文擊,王扶之,陳紹昆和楊永松。其中年紀最長的有107歲,最年輕的也有97歲了。
這些優秀的將領們,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們出生入死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在平安幸福的生活。這些僅存在世的共和國之子,我們應當倍加珍惜,已去世的開國元勳應當倍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