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QS全球教育集團3月8日發布了第七年度 QS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該排名評估46個學科中世界最好的大學。中國114所大學學科入選全球400強,全球第二。
該排名結果來自過去五年全球30.5萬名權威學術專家對學科的評估、19.4萬家全球頂尖僱主對大學畢業生在全球就業競爭力上的綜合評價,以及對全球最大文摘資料庫Scopus中4300萬學術文獻及1.85億引用數據的分析。
根據最新排名,中國共有114所大學學科進入全球前400強(年增長30%),僅次於有183所大學進入400強的美國(年增長12%),位列全球第二。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迅猛,緊逼美國的領導地位。英國96所,世界第三(年增長23%),法國58所,世界第四(年增長16%),德國57所,世界第五(年增長12%)。
114所中國大學中,中國香港9所,中國臺灣20所,中國澳門1所。中國大陸74所大學的560個學科進入全球400強。和去年相比,學科數增長了39%,大學數增長30%。
中國大陸6個學科全球前十:清華表現最好,四個學科世界前10(土木工程5、電氣7、材料9、機械10),北大的現代語言和語言學分別為全球第8,第10。
中國大陸16所大學的93個學科進入全球50強。50強大學數比去年(7所)增長129%。50強學科數比去年(65學科)增長43%。其中,北大29個,清華20個,上海交大8個,復旦5個,浙江大學、同濟、武漢大學、北師2個,和中國農業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礦大、南京大學、人民大學、四川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科大各一個。
中國大陸26所大學(年增長8%)的173個學科(年增長21%)進入全球百強,天津大學、北外各兩個,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美院、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哈工大、南京農業大學各1個。
單項指標中,中國大陸大學在過去5年的「篇均引用」項上得分最高,均分75.73,僱主聲譽63.64,學術聲譽59.29都比去年有所提高,高被引指均分69.93,略有下降。
QS全球教育集團中國總監張巘博士總結道:「中國各級政府長期以來對教育高度重視,積極促進學科、人才、科研與產業互動,帶動中國穩步邁進世界教育強國行列。今後,中國在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創新,給予科研人員和高校更多自主權的同時,可以考慮兩手抓:實現2000多所高校《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同時加強中國50強大學學科爭創世界10強學科的能力,以世界教育大國的身份爭取中國在關鍵學科和行業的全球話語權,向世界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QS 還同時發布了其「QS 世界大學學科群排名」。該科系排名評估五個學科類別的大學表現:藝術人文、工程技術、生命科學和醫藥、自然科學、社會和管理科學。中國在該份排名中的最好表現是清華大學,其在工程技術學科群全球第十。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