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新機遇 職場英語學習熱潮湧

2020-12-09 南海網

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新機遇,職場英語學習熱潮湧

赴一場語言之約

城市裡湧現的英語角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海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身處發展熱點之中,很多人開始出現「本領恐慌」,也有很多人開始在繼續教育與個人提升上「摩拳擦掌」。應對海南發展的國際化趨勢,對於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的職場人士們,英語學習首當其衝。

2020年4月底,省委組織部印發了《2020—2025年海南省全面提升公務員外語水平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據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在公務員系統中紮實開展外語水平提升行動,大力倡導「學好外語ABC,建設海南FTP(Free Trade Port自貿港)」,逐步形成適應自貿港建設需要、具有海南特色的外語水平提升機制,營造人人學外語的良好氛圍。

職場人士該如何學好英語?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多位長年堅持英語學習的職場人士以及專業英語教師,在海南英語學習熱潮漸濃的氣氛中,為大家梳理一下職場人士與英語結緣的不同路徑。

路徑一:重拾英語

貴在堅持 由淺及深

說起「重拾」英語,海口市民劉娟慨嘆,這還要從去年帶娃海外旅行說起。

「我大學時很快就通過了英語六級的考試,應該說底子還是不錯的。可是畢業以後,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把英語給擱下了。等這次到了國外旅遊才發現,以前熟悉的單詞長時間不開口,都已經忘記了,問路、點菜這些基本的交流都顯得困難,有時還得靠孩子出馬。」

這場海外旅行帶給「70後」劉娟的不只是一次美好的家庭回憶,更帶來一個不小的「衝擊」。「我覺得是時候把英語撿起來了,不僅是方便自己出遊,自貿港建設這個大環境,未來也需要我們會英語。」

2019年3月,劉娟在一款英語學習的應用程式上購買了培訓課程,由此開啟了她的「回歸」之路。她根據課程安排準時上課打卡,因為有紮實的「童子功」,一段時間下來她發現自己的英語有了進步。「就像是激活了自己塵封已久的『單詞庫』,很多學過的東西很快就拾起來了。」

「我認為英語學習首先是自己要有這個志向和主動性。」劉娟告訴記者,目前各種英語學習軟體層出不窮,任何一個有意學習英語的人都能夠很快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應用程式,但購買的人多,堅持下來的人卻少。

「所以,對於我們這種在職人士學英語,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應用程式會通過各種方式來督促你,但歸根結底還是要你自己有毅力。」劉娟說。

劉娟的堅持最終等來了「機遇」的青睞。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的她是一位司法系統的公職人員。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以來,我省司法系統積極打造國際化的人才隊伍。2020年初,系統內涉外崗位內部招聘,其中一項要求就是需掌握英語。

「去年學英語時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個機會。」劉娟說,面試這個崗位時,面試官要求說一段英文,她應付自如。由此,順利調動到了全新的平臺和崗位。

法律英語是更加專業的英語學習領域。目前,劉娟在進一步加強日常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開始「術業有專攻」,積極學習與崗位相關的法律英語。

路徑二:熟練英語

沉浸其中 久久為功

劉娟的英語學習是在自貿港建設大環境下重新「拾起」,對於一直在外企工作的尹芳莉而言,英語則是自己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正因如此,對於已經將英語作為職場語言之一的人們而言,他們對英語學習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與其說學習,不如說是要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條件下,為自己創造英語氛圍,沉浸其中。

「80後」尹芳莉一直服務於國際品牌公司,之前生活在上海,2014年底移居海口。

「我有很多外籍同事,因此英語是我重要的工作語言。」尹芳莉告訴記者。她剛來到海南生活時,希望能夠儘快適應這裡的生活,結交更多的朋友,出於工作的需要,她想到了城市中的「英語角」。然而,尋尋覓覓一段時間後,尹芳莉並沒有找到英語角,於是便萌生了自己組織英語角的念頭。

「我想組織英語角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我本人是外語學習的狂熱愛好者,對於文化藝術活動也很是喜歡,希望通過英語活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次,活動吸引的各行各業的朋友能夠幫助我全面了解和融入這座城市。」尹芳莉說,最後,就是她對於語言氛圍的渴望。英語愛好者們都有深刻感受,能夠擁有一個穩定的交流環境是多麼重要。

尹芳莉和兩個朋友開始了一番思考和調研,要組織活動,場地選在哪?如何召集參與者?活動內容和形式如何設計?經過不懈的努力,2014年11月16日,他們的首次英語角活動正式舉辦。隨著英語角知名度的提升,截至目前,他們已經做了超過120場英語文化活動,其中包括英語角、英語電影沙龍、英語辯論會等。每場參與人數在30人左右,最多的一次達到了60人。尹芳莉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有兩個QQ群,人數超過1000人,還有一個擁有300餘人的微信群。

「英語角活動我們目前已經組織了87場,主要的參與群體是大學生,近兩年有越來越多的海歸也加入其中,有很多外企員工、政府公務員、銀行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入我們的活動。」自2018年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啟動來,尹芳莉明顯感覺到了他們英語活動參與人群的變化,

「非常明顯,這兩年,金融行業、政府部門的職員們也積極參與了進來,這也讓活動質量提升了很多,大家在認可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也樂意以英語作為媒介搭建跨行業的交流。可以說,現在我們的活動不僅僅是語言學習的平臺,更是思想碰撞、交朋結友的社交平臺了。」

路徑三:運用英語

處處皆為英語角

在英語角活動中,英語學習愛好者們踴躍發言。

《方案》的印發讓不僅為公務員隊伍明確了英語學習的方向和目標,也為海南職場人士提供了參考。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結合公務員隊伍實際,遵循外語學習規律,充分考慮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不同年齡公務員實際情況,重點是年輕和涉外崗位的公務員,推動精準化、差異化管理。從年齡上來看,至 2025年底,40周歲以下公務員能夠進行基本的外語交流,40周歲以上公務員能夠掌握基本的日常用語和國際文化禮儀。從領域上來看,普通部門公務員的目標是可以進行基本的日常外語交流;涉外部門公務員的要求更高,要掌握行業內的外語知識,至少能運用一門外語進行相關行業交流。

語言的目的在於交流,特別是對於職場人士而言,交流更是首要需求。然而,應試教育下的英語學習,讓交流成為擺在許多成人學生面前的坎。

「現在的在職人員多是從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成長起來,大家已經習慣了在考卷上作答。」三亞某英語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李慕說,這些年來他接觸過不少成人學生,發現大家或多或少有些共性。

「首先是大家對於交流的誤解,很多人見了老外不敢開口,總覺得要先把口語練得很流利了才敢開口。我曾經接觸過一位高管,他對下屬出口成章,但對著外國朋友時一開口就臉紅,原因是覺得自己不能流利表達,有些『丟面子』。但英語就是從一開始『蹦單詞』慢慢練出來的。」李慕也用他自己近來學習俄語的經歷來鼓勵學習英語的職場人士,生活中要多說、敢說。

另一個「通病」就是難以堅持,由於工作原因,很多人一開始學習的勁頭足,沒過多久就懶散下來。「語言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你一旦懶散,等再拾起來,就要從頭來過。」李慕坦言,缺乏語言環境是職場人士面臨的主要困難。「語言學習要發揮你自己的主動性,缺乏環境就要自己努力去創造語言環境。比如,三亞有這麼多外國遊客,你可以大膽地去和他們交流,為他們介紹三亞的風土人情。組織英語角這種活動不能單靠政府、企業,自己如果有意識,哪裡都可以成為英語角。」

長年從事英語教學工作,擁有不少老外朋友的李慕特別提到了在英語學習中要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積累。「很多中國朋友喜歡讀書,對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有積累,這類人往往更容易和外國朋友交談起來。當你對自己的文化有了充分了解後,你在英語交流中也會得到更多的自信。」

相關焦點

  • 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新機遇 職場英語學習熱潮湧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海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身處發展熱點之中,很多人開始出現「本領恐慌」,也有很多人開始在繼續教育與個人提升上「摩拳擦掌」。應對海南發展的國際化趨勢,對於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的職場人士們,英語學習首當其衝。
  • 海南周刊|海南公務員隊伍裡的英語達人 職場「後浪」與英語的熱戀
    公務員隊伍裡的英語達人職場「後浪」與英語的熱戀文\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梅姐,《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來啦。」6月2日早晨上班時,劉海瓊把一沓「熱騰騰」的中英文對照版《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精選60條》遞到同事毛瓊梅手裡:「一起學英語吧!」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加快推進,和劉海瓊一樣,許多公務員學習英語的熱情日益高漲,其中不乏基礎紮實的英語達人,他們摩拳擦掌,立志要為自貿港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 海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海南自貿港建設專題推介會
    12月15日,海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海口舉辦海南自貿港建設專題推介會,為遠道而來的海外統促會中青年代表人士參訪團介紹海南自貿港建設情況和發展前景。海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秘書長、海南統促會專職副會長王美珍主持報告會。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姬國輝作了《海南自貿港投資新機遇》專題推介。
  • 顧清揚:「成功和卓越,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唯一選項」
    新加坡各界如何看待海南自貿港建設?顧清揚說,新加坡與中國長期以來保持著非常密切的經濟聯繫。新加坡的商界一直積極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建設,他們對中國的發展變化非常關心,及時跟蹤中國新的發展機遇。海南自貿港建設自然也引起了新加坡各界的高度重視。同時,新加坡自身也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儘管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在未來可能會在某些領域為新加坡帶來競爭的壓力,但也為新加坡帶來了新的機遇。
  • 海南自貿港建設要敢為人先
    為建設高水平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以法律形式明確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項制度安排,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受委員長會議委託,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就關於提請審議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的議案作了說明。海南自貿港建設再次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 海南首場自貿港英文演講舉行 展示精彩海南
    12位演講嘉賓精彩亮相(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海口8月20日電(樊歡迪)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一百天之際,《暢想自貿港》英語演講活動今天舉行。據了解,這是海南省首次以自貿港建設為主題的英文演講,活動邀請了12位來自各領域的優秀中外人士,通過英文演講的跨文化方式,暢想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機遇,助力海南自由貿港建設。
  • 優質人才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更多高端人才、國際人才湧入海南優質人才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啟動,讓我最終決定選擇海南大學,與這片開放熱土結緣。」
  • 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系列報導|導遊周擎:充電學英語 以更好狀態遇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1日訊(記者 蘇靚)十年前,在親戚的引薦下,周擎來到海南成為一名導遊。這份工作並不輕鬆,但是每次在機場送機時,看到遊客滿意而歸的笑容,周擎還是打心裡覺得「挺值」。周擎的工作照。
  • 世界海南青年論壇——集思廣益建設新海南
    ■本報記者李豔玫11月28日,在第十六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期間,舉辦了世界海南青年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瓊籍青年僑領和海南本地青年代表相聚一堂,以「海南自貿區背景下的新機遇」為主題,共謀發展盛舉,共抒戀鄉情懷。
  • 建設海南自貿港,最強力量在這裡!
    「十三五」期間海南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黨建引領推動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新徵程打造主力軍、夯實主陣地、挺起主心骨大到自貿港政策發布,小到貧困戶家裡的條件改善,故事不同,但背後的主旋律卻是相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海南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黨建引領推動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新徵程打造主力軍、夯實主陣地、挺起主心骨,譜寫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 多張清單出臺在即 海南自貿港建設全面推進
    時至年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再添火力。日前,75個重大項目批量籤約,這也是今年以來在海南集中落地的第五批重大項目。同時,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制度安排加快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繼原輔料「零關稅」商品清單出臺後,企業自用生產設備、營運用交通工具以及島內居民消費品「零關稅」三張清單也出臺在即。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職場「後浪」與英語的熱戀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加快推進,和劉海瓊一樣,許多公務員學習英語的熱情日益高漲,其中不乏基礎紮實的英語達人,他們摩拳擦掌,立志要為自貿港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雖然目前我的崗位還沒用上英語,但隨著自貿港的建設不斷推進,也許大形勢會對我們提出新的要求。」攤開中英文對照版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精選60條》,劉海瓊補充道:「我們要以不變的學習態度應對萬變的形勢需求,學習,總歸是沒錯的。」   「我們都是自貿港的代言人。」
  • 海南舉行自貿港英語演講 中外人士介紹政策優勢
    中新網海南新聞8月20日電(符宇群) 8月20 日,海南首場暢想自貿港英語演講活動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舉行。這是海南首次以自貿港建設為主題的英文演講,活動邀請了12位來自各領域的優秀中外人士,通過英文演講的方式,介紹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嘉賓演講現場。
  • 「海南自貿港機遇下的國際藝術品交易」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10日下午,「海南自貿港機遇下的國際藝術品交易」專題研討會在海口市海南迎賓館多功能廳召開。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陽,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凌雲,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巡視員葛雲峰,以及來自國內博物館、文物流通經營、藝術品拍賣、畫廊領域的企業代表等30多位嘉賓出席了會議。
  • 海南橡膠總裁李超:緊抓自貿港機遇 做強做精天然橡膠產業鏈
    日前,海南橡膠總裁李超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為了應對外圍市場的不利影響,公司緊緊圍繞天然橡膠主業,緊抓海南自貿港建設機遇,逐步確立了做強做精天然橡膠產業鏈的發展戰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強」,力爭搶佔中國天膠工業的制高點,更好地履行天然橡膠戰略物資保障的職責和使命,全力服務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大局。
  • 海南法院一站式建設打造自貿港法院新樣板
    該中心按照「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集約化、高效能」標準,積極構建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形成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運行規範的多元解紛機制,切實服務人民群眾,樹立海南法院司法服務新標杆,成為來瓊投資者享受司法服務的綠色通道。
  • 疫情之下,海南自貿港建設如何「先立後破」?
    中新社海口6月2日電 (記者 王辛莉)中國在海南島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建設自貿港。政府高層官員和專家認為,疫情之下,海南唯有先立後破,才能實現自貿港的建設目標。與香港、新加坡、杜拜等世界三大自貿港的城市型形態不同,常住人口944.72萬人中有四成多為農村人口。新冠疫情發生後,世界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此時開局的海南自貿港,如何「先立後破」?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理事長王新奎認為,海南首先要打基礎,將流量做起來,「河裡有水,船才能開」。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 自貿港金融「航船」加速前行
    離岸新型國際貿易收支規模為去年全年的9倍、融資擔保和融資租賃等新增機構達54家、企業資本市場累計融資達291.25億元、全省銀行業各項貸款餘額9958.36億元……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金融業已在境內外金融機構落地數量、跨境直接投資、金融要素市場建設、區域性離岸貿易中心等多個方面實現了新突破,金融開放能力不斷加強,服務自貿港建設的能力不斷增強。
  • 索尼(中國)董事長兼總裁高橋洋到訪海南國際經發局,共商自貿港新機遇
    2020年11月9日,海南國際經發局和日本索尼公司進行座談,雙方就加強合作展開交流。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韓聖健局長向索尼介紹了海南自貿港總體方案政策優惠、各領域投資機遇以及合作設想。建議索尼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的優惠政策和發展機遇,向海南自貿港輸送更多優質產品和高端人才。同時,非常歡迎索尼公司參加明年海南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更多國外銷售產品以免稅的價格帶給顧客。海南國際經發局將秉承「我們為企業跑」的服務理念,為索尼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
  • 海南自貿港前港——徐聞海安
    海南由此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國家發展的偉大道路。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海南,承擔著中國擴大開放的「新標杆」和開拓者的使命。為我國建立並引領國際貿易和投資新規則提供「海南方案」,海南國際自由貿易港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