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重慶高考志願填報明日啟幕,今(25)日上午,重慶南開中學高考志願填報家長會如約而至。
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都備受家長、考生關注,大學怎麼選,專業怎麼報?就業趨勢怎麼樣?這都需要家長和考生根據地域、興趣和分數細細打量。
為此,重慶南開中學副校長肖力,在今日的家長分享會上,根據多年的志願填報經驗,現場為家長、考生支招,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感謝家長和學生的付出。南開是學生和家長共同的家園,也是家長老師和學生的樂園。南開的優秀表面看是學生的集體優秀,其實質是家長的集體優秀。你們是南開的口碑,是南開的粉絲,是南開的大使。偶爾我還會遇到多年前畢業的家長在南開散步;最讓人感動是他們還表示:如生二胎,還要讀南開。在南開,遇到的確實一個辛苦但卻更多快樂的家長群體。確實網絡上調侃高考不少段子,譬如,對極少數孩子,高考只決定你們未來在哪座城市打遊戲而已,但還是要好好考,城市越大網速越快!雖是調侃,也有道理。就是孩子的教育還沒有結束,我們還不能放手。
志願填報大家有過體會,小升初、中考都曾有過志願選擇。只不過那是「學」選擇,現在是業,學業、專業、就業、職業、事業,一「業」變五「業」,業業都重要。其實,選擇難在沒有選擇或選擇太多。沒有選擇的少,主要是孩子考慮成熟,目標堅定,條件鎖定。大多數還是選擇多的焦慮,多種因素考慮,各種矛盾糾結,方方面面都想兼顧。都想填出最好的志願,我們要明白好志願是什麼。
1.好志願是國家戰略,家國天下:
2009年,教育部會同中組部、財政部共同啟動實施「拔尖計劃」
2010年教育部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2011協同創新中心。
2019年-2021年,教育部將分三年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和「雙萬計劃」。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二是實施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也就是金課建設計劃。建設10000門左右國家級一流課程和10000門左右省級一流課程。
2020強基計劃。
2.好志願是大學口碑、特長專業:
中國大學的門第與級別:五族、八類(C9,985(副部985,正廳985;教育部直屬211和其他部委211;地方211,省部共建地方高校,省屬地方高校,非省屬地方高校)我看大學是看大學之大,有大樓,有大樹,有大師,有大愛。大樓之大,是大學的樓堂館宇,是一所大學的面子;大數之大是自然環境,是一所大學的根子;大師之大是教研水平,是一所大學的底子;大愛之大是學術氛圍,是一所大學的裡子。歸根到底,看一所大學,就看面子和裡子,根子和底子,說到底,就是大環境。大環境高於小專業。
依據自身條件,如體檢受限和分數位段。基本原則就是匹配原則。根據個人成績縮小填報範圍,考慮個人性格和職業的對應關係,個人未來職業傾向等多方面因素報考。具體可組建分數名次段內備選學校群,再組建對應名次備選專業群,尤其要組建特長學科系列專業群,以備我們填報多個可接受志願,最後組建我們在乎的關鍵詞組群(地域,院校,專業等)。預設從首都高校選起,因為北京高校多,層次類別完整,同類要求最高。以去年重慶高考理科為例,比如,600分1萬名起,可以在京填報地大、礦大、石油大學、北化,首都經貿、首都師大等211院校,拓展出首都就是西北農林科大、東北大學等985高校;605_610 8854名起到7000名,可以在京填報中農、北科、北交、北京工業大學等跳出傳統行業專業院校,拓展出京可以填報大連理工、湖南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大、東北大學、蘭州大學甚至重大,我們的大學,跳一跳也可望我們緊鄰的川大、西財、甚至華南理工、電子科大等傳統985綜合大學;640分左右,2500名上下,大概今年分,在北京,可填報北理、北郵、北外,拓展出京,以前差不多,去年加10分可以填報天津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大等一流大學;655分起,1157名,北京,北師、央財、外經貿、北航首都名校,拓展出京可以填報南開、哈工、西交、同濟這樣的一流大學了。500名左右,670,可望南大、浙大、中科大、人大、上交、復旦了。就是單從理工大學考慮,也有北理630,走出就是大連、華東、華南理工610左右了啊。再譬如醫學,傳統醫科大學加上綜合大學醫學院結合考慮,有一線北大清華上交復旦中山華西;也有武大、華中科大655,中南大學、山東大學635、吉林大學620、蘇州大學,甚至蘭州大學610以下了,一下從一千內的醫學跳到7000名的醫學,名次差別很大,名氣差別很小啊;那個前年叫瀘州醫學院去年叫四川醫科大學今年叫西南醫科大學的瀘州醫學院臨床收分都不低,就另闢蹊徑,報考綜合大學的臨床專業吧。文科同理。但今年由於成績對應差距很大,一定參照一分段對應名次。文科志願,除了前面談到的選擇方法,更要注意趨勢性競爭,就是地域的逐年集中,用太多分數去爭取地域。還有工科院校的文科專業;譬如,北京交大、北京科大、中國農大、一類大都在600,大概1500名左右;當然這就要說到一些學校的校名誤導了:你要明白,長安大學在西安,西華大學在成都,東華大學在上海,北華大學在吉林,南華大學在湖南衡陽,中北大學在山西太原,長江大學在湖北荊州,江南大學在江蘇無錫。一定多了解多考察。同時,對應去年還看計劃增減:北京增52,天津天大增加13人,河北天津共增加60多。上海也有15人左右;然後是本地高校給力,重大17人增,西南大學50多,重慶理工大學1000人。有華東五校,勢頭很猛。北京三所,清北醫676上交675復旦675浙大674中科大673南京大學669。人大670。
專業院校:師範的非師,政法的非法,醫學的非醫,財經的非財,工科的非工。
中外合作:語言優勢,國際視野,名牌大學。
3.好志願是分段匹配、實至名歸:
分數段與大學
招生計劃:文科:參考74712。
第一批次536,劃出11117人,擴大比例120%;本科第二批劃線443,實際累計37493人,擴大比列121%。
理科:參考113386.
第一批次500,劃出42071人,擴大比例120%;本科第二批劃線411,計劃累計82444,;擴大比列113%.
今年的情況,985增量和強基的機會。
4.好志願是以退為進、勢均力敵:
高校面對踩線學生的手段:推、拉、留;我們學會等、忍、走。都想招高分。大學不看重分數,但一定是分分計較。他們也很無奈。雖然知道低幾分十分都不影響生源質量,只要招對了人。但分數線是一個學校的面子,在看不清人的情況下,只有分是可靠的。所以他們在諮詢開始階段推你出門,讓填報競爭夥伴學校,放出風去,抬高自己門檻;到填報後期,他們信息收集比較全面準確,他們開始主動聯繫踩線學生,拉住你們,怕志願斷檔;最後階段,他們對入圍有把握的學生就採取留住的辦法,不讓你走了。我們也有三個階段:先多看多聽,等;在諮詢中甚至會被冷落,沒有關係,要學會忍。忍是少考幾分的代價。最後信息也相當充分,就要走動,可能走進,可以走出。因為你都有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氣魄了!填報志願避免情緒,現在的成年人喜怒哀樂大都隨機播放,要命的是遙控器還在孩子手裡。情緒和選擇是對立的,要冷靜思考,科學抉擇。填報志願要避免跟風,避免攀比,我選我所愛,與他人無關。避免被大數據技術專家忽悠。填志願花錢、花大錢不值得。今天我們有了常識,有了思路就可以上路了。特別提醒大家,我們的孩子只會被一所學校錄取,只會讀一所學校。
糾正幾個有關志願的說法: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志願填好了,幸福一輩子;好志願就是一分都不浪費。大數據就是一切。數據梳理學校,專業不可靠。我們可能都要經歷機構大數據填報、高校諮詢和家庭會談。
真正幫助孩子填報志願,先做三步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志願的過程是孩子重新認識自己,挖掘自己,也是交出自己託付自己,把高中的自己託付和交給未來成熟的自己,喜歡和依賴那個未來的自己,讓孩子最終成為自己,完成從「本我」到「超我」的蛻變。先讓我們看看孩子和父母眼裡的戀愛:孩子在意的是你情我願,就是你的情況我的願望,最後達到兩情相悅。他們看重理想和浪漫,兼具氣質和顏值。父母眼裡是門當戶對,你的分數就是你的宿命。你情我願是軟匹配,門當戶對是硬道理。既然讓孩子談戀愛,當父母就主要是提供信息,掌控局面,甚至不妨袖手旁觀,考慮的是嫁妝和彩禮,就是做好後勤。愛情有織女牛郎的天上人間,有錢鍾書楊絳的勢均力敵。父母掌握方向避免天上人間,力求勢均力敵。父母與孩子的視角只有錯位沒有矛盾,門當戶對是當下,你情我願是未來。填報志願確實就是看當下看長遠看興趣看特長。成功不可期,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幸福始可求,我選我願都是小確幸。
在高三送考會上,我曾給孩子們講到,考試在大家未來的路上所起的作用會越來越小,成績在大家生活中所佔的比重也會越來越小;高考的挫折不會是人生最大挫折,同樣,高考的輝煌一定也不會是人生最大的輝煌,誰也不願意高考成為他人生最大的成功。沒有人因為高考贏得人生!命運還會磨鍊我們。但不管命運最終把我們拋在何處,成就大小,富貴貧寒,他們都將是南開最值得尊敬的校友。而你們家長,也同樣請記住,南開永遠都是你們的家園!(以上文字根據視頻、錄音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