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傳媒曹放:跳出傳統影視行業,網際網路思維創泛娛樂公司獨角獸

2020-12-20 娛樂資本論

作者/peipei 編輯/曹樂溪

從傳統影視劇製作公司轉型資本推動的的生態型公司,其間需要經歷什麼?

雲端傳媒用六年時間的發展,實踐了這條路徑。

成立於2011年,用三年時間儲備大量IP,奠定網劇市場頭部位置。此後,雲端傳媒開始立足轉型,引入資本,於2015年9月完成A輪戰略投資;次年5月,登錄新三板,並逐步搭建起「內容+藝人經紀+衍生品」的業務架構,成為以內容為核,靠資本推動的生態型公司。

轉型背後的關鍵人物是2015年加入雲端傳媒的「圈外人」曹放,此前,他在中國移動和北京信託做了十年的專業投資,加入雲端傳媒擔任CEO,曹放利用在金融投資方面的專業背景,幫助公司完成首輪融資,並用跨界者思維給公司帶來諸多變革。

如今,越來越多「外行人」進入文娛領域,給整個產業帶來不小影響。以非影視人的視角看文娛行業,思路真的會更清晰嗎?

影視劇行業巨頭林立,雲端傳媒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為公司帶來更據持續性的營收增長點,又給影視劇行業從業者哪些啟示?

為此,娛樂資本論對「變革者」,雲端傳媒CEO曹放進行了專訪。

完善核心團隊搭建

讓「外行+內行」各司其職

小娛在頗具民宿風格的雲端傳媒見到了曹放,聽他講述半路出家,進入影視行業的經歷。

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專業畢業後,曹放放棄了海外留學的機會,進入中國移動總部。憑藉外語優勢,被分到對外投資管理部,負責對外投資和海外併購的業務。

在央企做併購投資,局限性是難免的。9年後,曹放進入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北京信託,負責實業類項目投資。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雲端傳媒創始人陳苒凌,並在多次交流後,決定加入雲端傳媒。

彼時的雲端傳媒雖憑藉「教師三部曲」,佔據了網劇市場的頭部位置,但仍是家中小型體量,「自給自足」的影視劇製作公司。想要與行業的頭部公司同臺競技,製作投入在千萬級別的大體量IP劇集,雲端傳媒還是要朝著規範化、資本化的方向走。曹放的加入,恰好彌補了雲端傳媒在資本層面的空白。

近兩年,雲端傳媒在資本方面動作頻頻。2015年,進行股份改制,引入知名投資機構永安新興投資基金及著名投資人童瑋亮作為A輪戰略投資方,並籌備新三板上市。2016年5月正式登陸新三板,同年10月,雲端傳媒又宣布完成了1億元的定向增發,由晟道投資及鼎暉投資領投,亞商資本跟投。「下一步規劃就是IPO,最快2019年在A股或者港股上市」。曹放告訴小娛。

有了資本加持,雲端傳媒在內容製作和業務搭建方面的發展也讓業內驚喜:建立從PGC分帳網劇到中型網臺聯動劇集,再到超級IP劇集的梯形內容結構,把影視劇行業B端的生意做到C端; 並在雲端主體下面成立雲來樂、雲梵文化、雲力文化三大業務子公司,打通影視劇製作發行、藝人經紀、短視頻與粉絲經濟、泛生活化品牌運營,成為一家涉足全產業鏈的生態型文化企業。

「先把大體主架搭好之後,我們再逐線條的深入發展,」這是曹放的邏輯。經過兩年多的運作,雲端傳媒「內容+藝人+泛生活」的產業格局漸趨完備,未來發展也更加有跡可循。

轉型成功背後的核心因素是什麼?

在曹放看來,「專業人一定有專業人的優勢在,對於有金融投資背景的人而言,可能優勢之一是我會相對理性,對整個行業和資本運作層面有更多關注。」

曹放認為,能夠良性運轉的公司架構會是外行人與內行人的結合,「雲端的架構比較完整,比如說我是做投資的,陳總是做內容的,團隊中有專門做內容製作的,做編劇的,這樣一套比較成熟的團隊搭配會比較穩定。如果單純是做內容的或做投資去引領這個行業,我覺得也並不完整。」

「刑偵+偶像」、「行業+言情」

雲端傳媒選擇IP的邏輯是什麼?

影視行業巨頭林立,頭部資源搶奪激烈,在「得頭部得天下」的市場中,雲端傳媒選擇IP邏輯是什麼?

就在前不久,熱血青春勵志劇《少年盾》曝出了人物海報,以姜潮、袁冰妍、趙順然等為代表的警校學員為主線,旨在打造90後熱血版《士兵突擊》。

這部由雲端傳媒、公安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聯合出品的電視劇,同時也是雲端傳媒在「教師系列」之後,首部嘗試刑偵題材,目前正在後期製作中。

曹放告訴小娛,對於IP的選擇,雲端傳媒的兩個方向是「刑偵+偶像」以及「行業+言情」。

「其實影視行業轉化率較高的是女頻IP,所以雲端傳媒更傾向於做青春、熱血、校園、愛情題材。而都市愛情劇本身是衛視比較喜歡的,政策風險小,而加入一些行業的元素,可以讓它更具吸引力,更有一些時代的背景。」

在整個市場還未出現「IP」一詞的時候,雲端傳媒就已經開始關注小說改編,入局網劇市場,從青春題材出發,推出《STB超級教師》系列。此後,持續關註上遊資源,在還未出現天價網絡版權的時候,便儲備了20+部適合改編的作品,包括我吃西紅柿的頂級仙俠之作《盤龍》、青春現代武俠《量子江湖》、女頻超級古言小說《帝凰之神醫棄妃》,裸婚時代作者唐欣恬「金融+言情」的《女金融師的次貸愛情》等。

對於IP的甄別,則是依靠公司的大數據團隊。曹放表示:「選擇IP的前提,不但有題材和平臺上數據表現的考慮,還要看受眾的契合度以及改編難度等因素,最及時發現低成本IP潛力股。在雲端傳媒看來看來,『內容+數據+營銷』才是一個IP孵化的完整體系。」

進入2016年,雲端傳媒開始布局網臺聯播的IP劇集,包括根據《帝凰之神醫棄妃》改編的中醫藥膳為內核的古裝行業大劇《帝凰》,展現中國維和部隊以及國際刑警面貌的超級偶像劇《守護你的日月星辰》,打造中國版本的《太陽的後裔》,現代武俠《量子江湖》等。一直以來,雲端傳媒的影視劇作品以偶像和正能量為主,不做和政策相背離的內容,因此90%的劇,都可以輸送給電視臺。

除了製作周期較長的超級IP劇集和中型成本的網臺聯播劇集,雲端傳媒還在2017年初嘗試製作周期非常短的PGC分帳網劇。

2017年上半年推出的《假鳳虛凰》,即採用PGC分帳模式,1月開始劇本,3月開拍,5月8號上線愛奇藝平臺,截至8月,收益已經超過50%。整個周期僅半年時間。在第一部播出一個月後,《假鳳虛凰》第二部和第三部於8月開始拍攝,10月下旬登錄愛奇藝平臺。

「一來是快速回收成本,平臺方也樂於接納這樣的作品,另一方面,是將影視劇資源和藝人資源打通,讓成長期藝人獲得更多曝光。在播出的半年時間裡,這部劇的女主演和男二號,也是我們旗下藝人趙予熙和董子鳴,微博粉絲就增長了幾十萬。」曹放告訴小娛。

一家賣面膜的影視公司:

都在說泛娛樂

「泛生活」是什麼?

由於影視投資風險、收入不穩定等原因,目前不少影視公司都在積極拓展業務,但如何做好業務之間的聯動,才是成敗關鍵。

根據云端傳媒2017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收5069萬元,同比增長292.58%;淨利潤1121萬,同比增長 283.29%。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在於商業模式和收入來源的逐步多元化,這得益於雲端傳媒打造的泛生活布局,以及「網際網路+影視」的運營理念,突破傳統電視劇行業的營收天花板以及投資風險,讓公司具備更長足的變現前景。

全產業鏈、泛娛樂,這些字眼在文娛圈並不新鮮,「泛生活」又是什麼概念呢?

曹放給出的答案是:內容引導消費,即以內容和藝人作為核心基礎,做相關衍生品孵化。「目前雲端傳媒擁有自己的化妝品公司,主推面膜,將來還會做彩妝。」

觀眾一向青睞明星同款,因此藝人是化妝品牌天然的帶貨王,當年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全智賢使用了氣墊BB霜,立馬全球風靡。雲端傳媒目前也在試水將旗下面膜產品軟性植入到電視劇、網劇中,同時在戲外讓旗下藝人以及合作藝人通過圈內傳播,打造口碑。

曹放向我們舉例,「一位製片人朋友和我說,晚上在橫店跟劇組人一塊吃飯,三個組有兩個組的藝人都用過我們的面膜。」

品牌可依附的內容不只有影視劇,雲端傳媒也在著力打造短視頻IP孵化和升級的第一品牌----「貪雲」。

貪雲以創意美食和「活色生香」的故事為基底,運用公司過去數年頭部內容的打造經驗,發掘真正具有創作能力的短視頻優質內容,通過自有內容產出的社交話題和符號人物,孵化女性IP和PGC網劇。陸續吸引了演員袁弘、餘心恬、青年作家苑子豪、苑子文等明星藝人的參加,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饋。

通過打造優質內容版塊,前端與明星合作吸引流量,後端與電商結合為品牌帶貨,這是雲端傳媒將內容與產品串聯的邏輯。

「可能後面我們還會考慮跟一些格調契合的家居品牌合作,做一些定製產品,」曹放表示。

不難看出無論是PGC短視頻內容,還是衍生化妝品品牌,這些業務存在內生關聯。正如雲端傳媒專注於開發年輕女性群體喜愛的影視作品一樣,打造慢生活短視頻、面膜與彩妝,受眾定位與內容版塊保持高度的一致。

「和雲端生態沒有關係,再賺錢的業務我們也不會去做的,所有商業邏輯肯定是圍繞我的劇和藝人展開,再比如,我們預測未來電競會是比較熱的,今年我們成立了一個電競俱樂部,力爭把公司旗下適合的藝人打造成「電競+影視」的雙棲明星,《王者榮耀》很熱,我們俱樂部除了職業戰隊外,還特設了一個團隊培訓藝人。歸根結底,我們也是注意到這一現象級爆款遊戲的玩家,超過50%為女性群體,這和我們劇的受眾高度契合。」

對於雲端傳媒在泛生活領域的布局,曹放很理性:「它會成為在內容做好的基礎上的變現渠道,我們並不是一家化妝品公司,雲端的主要的輸出點應該還是劇和藝人本身。我們其實是參照迪士尼等成功案例,結合中國國情開發出了自己的一套模式。」

目前雲端傳媒在營收結構上,70&-80%還是以內容和版權銷售為主,曹放希望未來兩到三年,周邊衍生業務的收入能夠佔到30%左右,「如果泛生活這塊的收入,一年有千萬級以上的利潤,並成為常態化的一個利潤增長點,這對公司現金流而言是比較好的幫助。」

雲端傳媒六年

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娛樂公司獨角獸

入行六載,雲端傳媒已經不算行業新兵,但曹放告訴小娛:「我們的團隊整體很年輕,更善於用網際網路公司的思維來做泛娛樂化運營。」

除了第三方數據公司雲合數據,雲端傳媒從2015年起還投資了好幾家網際網路平臺類公司,比如粉粉日記,將至網絡等,「我們投資這兩家核心的思路就是,未來雲端的內容和產品,可以通過這種網際網路的大流量去做變現轉化。」

曹放舉了一個例子:「粉粉日記的主要用戶基本上是12-20歲的女性,我們的網劇《假鳳虛凰》觀眾基本上也聚焦在這個範圍。我們就和粉粉日記進行了深度合作,比如你給我導流,我給你分CPM等等。還有我們的面膜產品,也會專門為粉粉日記的年輕女性做定製。」

相對於一直深耕文娛領域的專業人才,「跨界者」往往帶來更多變革性的思考。在曹放看來,影視行業雖然目前主要還是to B的生意,但未來一定會轉向to C。「就像電影一樣,現在視頻網站的會員越來越多,中國整體的付費會員數量可能已經過億。在這種大的前提下,做線上to C端的分帳內容產品,而不是一味砸大錢買內容一定是視頻網站趨勢。」

對雲端傳媒而言,也不僅僅希望成為內容輸送者,而是打造自己的一個生態平臺,「目前我們包括藝人經紀、短視頻平臺、電競等,其實已經延伸到終端用戶中去了。網站跟我們合作時,我們也希望我們能夠輸出部分資源給他們,而不是說純從他那兒去拿資源。」

2011年成立的雲端傳媒經過六年發展,從傳統劇集製作公司轉型成為內容為核、資本推動的生態型公司。「內外」搭配、前瞻布局、目標明確,雲端傳媒必將在成為行業獨角獸的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尋找獨角獸: 餐飲創業,如何讓傳統行業有「網際網路思維」
    "點評"、"團購"、"外賣"、"預訂"、「私廚」、「約飯」、「B2B」、這些餐飲界熱詞體現了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餐飲行業商業模式。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餐飲收入首次突破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行業發展亮點頻現。一線城市門店數量都實現了50%以上的爆發增長。
  • 2015-2016中國泛娛樂白皮書|影視|泛娛樂|動漫|網路遊戲
    另外,電影與娛樂領域處於泛娛樂產業的中心地帶,其市場影響力和IP價值放大效益顯著,從而也成為了投資機構和傳統公司爭相追捧的對象。從2015年傳媒上市公司併購標的的行業分布來看,營銷、影視娛樂、網際網路、遊戲為熱門併購對象。
  • 騰訊雲聯手創夢天地打造開放泛娛樂平臺
    2月6日,騰訊雲與國內知名互動娛樂平臺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夢天地」)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合作,騰訊雲將聯手創夢天地通過技術賦能、數據賦能、生態賦能提升運營能力、服務能力,為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賦能泛娛樂技術新生態。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創夢天地CTO關嵩等一行在深圳騰訊濱海大廈參加並見證了本次戰略籤約儀式。
  • 五大電視劇公司實力大比拼:華策影視最賺錢 慈文傳媒增長迅猛
    中國五大電視劇上市公司經營對比2017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以「網際網路+文創」為特色的泛娛樂產業成為新時代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作為文創產業主力軍的影視傳媒業,積蓄由大到強的新動能,進入快速轉型升級時期。電視劇生產和發行總數呈下降趨勢,頭部精品劇佔據絕對制勝地位,內容為王、以質取勝的時代正在到來。
  • 香港順和控股實業集團將全面涉及泛娛樂行業
    ;香港順和控股實業集團西南區集體子公司秉承集團宗旨,在中國大西南地區涉及多行業投資,並與很多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張蕤先生身為香港順和控股實業集團聯席董事兼西南區總裁,提出按涉及泛娛樂行業,確實又是集團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
  • 盤點中國五大影視傳媒公司
    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
  • 「影視寒冬」 ,老牌影視慈文傳媒擬投20億深耕內容
    今年以來,關於「影視寒冬」導致影視行業蕭條的話題不時出現。時至歲末,上千家影視公司倒閉的信息也似乎印證了「影視寒冬」。許多公司選擇減產,甚至停產「禦寒」,即便開工也鮮有大製作。傳統影視公司如何應對?
  • DataEye&S+:2016年中國泛娛樂行業報告(附下載)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6年中國泛娛樂行業報告】即可       2016年泛娛樂產業火力全開,影視劇作、動漫、文學等多業態的創新融合成為行業熱點,每個領域具體是什麼樣的市場表現
  • 「新文創」已成行業趨勢,中國新文化符號又將如何產出?
    而數值的增長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實現了IP概念在行業內的普及,並帶動行業開啟了文化生產方式的「理念變革」:從「以單一作品為核心」到以「IP為核心」的觀念轉化。圍繞著對IP的塑造,不管是行業內的協作、產業邏輯還是商業生態,均發生了積極且巨大的變化。  與此同時,對於網際網路內容平臺而言,如今的文娛產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全國媒體高度關注香港順和控股實業集團全面進軍泛娛樂行業
    張蕤先生與左宏元先生   據悉,香港順和控股實業集團涉及地產、建築、公路、礦業、裝潢、傳媒、教育、汽車、金融、電子、機械、環保、節能、殯葬、慈善等行業;香港順和控股實業集團西南區集體子公司秉承集團宗旨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的「向融」與中國IP生產的未來
    三方「向融」下,騰訊對它們給出了全新的戰略定位,其中騰訊影業強化主投主控及自制能力,在堅持「高品質內容平臺」定位基礎上,扮演好在新文創生態中的「樞紐」角色;新麗傳媒將聚焦於頭部項目製作;而閱文影視未來會更主動的連結產業,推動對優質IP的體系化開發。
  • 「新麗傳媒+騰訊影業+閱文影視」,騰訊系「網際網路影視航母」首次...
    「疫情帶給了我們至暗的時刻,但同時也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影視行業的艱難,也折射出了它超乎想像的堅韌。」10月19日,在「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2020年度發布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說道。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首次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亮相 聯合...
    原標題: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首次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亮相,聯合發布56個項目   10月19日,
  • 多牛傳媒併購星遊傳媒 聯手打造泛娛樂媒體矩陣
    雙方將融合技術、內容、流量、數據的資源和能力,聯手打造國內領先的泛娛樂媒體矩陣,共同探索中國傳媒產業、傳媒大數據產業的新機會。  按照戰略合作的內容,完美世界將戰略投資多牛傳媒,交易完成後完美世界將成為多牛傳媒的戰略股東。完美世界將與多牛傳媒攜手重組完美世界旗下的泛娛樂媒體業務星遊傳媒。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_中國的獨角獸公司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呢?
    獨角獸」企業是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的企業。作為爆發式成長的代表,「獨角獸」企業被認為是新經濟時代科技創新的集中體現。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貴。美國著名Cowboy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在2013年將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並將這些公司稱為「獨角獸」。
  • 映蝶影視打造全球性泛娛樂文化企業
    今年是映蝶影視首次在上海授權展亮相,因其獨特新奇的IP品牌及泛娛樂運營模式搶奪眼球,吸引了現場國內外觀眾朋友駐足和圍觀,通過溝通與洽談,現場專業觀眾了解了映蝶影視的優勢和發展布局,看到了映蝶旗下IP的巨大潛力,紛紛進一步洽談合作業務,品類涵蓋遊戲、玩具、文具、禮品、服裝、箱包、出版等,更有合作夥伴專程從國外趕來,加快合作落地的速度和進度。
  • 創夢天地推出資本平臺 30億元基金布局泛娛樂
    人民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沈光倩)近日,樂逗遊戲母公司創夢天地旗下創夢資本正式啟動第二期基金的募集,預計總規模為20億元,投資方向繼續圍繞泛娛樂產業。 據了解,創夢資本是創夢天地著力打造的投資平臺,目前管理的一期基金規模為10億元,一期基金僅用三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全部募集。
  •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湊齊了,閱文可以起飛了
    而程武作為騰訊網絡動漫、影視、電競等內容業務的負責人,也是「泛娛樂」、「新文創」概念的提出者,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而在10月19日,我期待的「融合」有了新進展。這一天,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在上海舉辦了一場聯合發布會,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縱深推進下,三者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的姿態亮相。為什麼「融合」對閱文很重要?讓我們回顧一下閱文所處的網文行業。
  • 剛泰控股事件點評報告:與創夢天地設立產業基金,背靠騰訊布局泛...
    事件:公司與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設立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橫琴創夢奇達股權投資企業),其中剛泰控股認購普通合伙人不低於20%的股權,該產業基金將投資於代表中國未來新興成長方向的戰略行業與戰略領域。
  • 2020-2026年中國網際網路傳媒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網際網路廣告和網路遊戲成為傳媒產業發展中最快的部分,網絡視頻、手機遊戲、數位音樂與閱讀是增長潛力最大的細分市場。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的界限已漸消融,原有的行業劃分方式和分析模型難以體現傳媒產業全貌與變化。  隨著網際網路與傳統媒體的融合走向深化,傳媒產業已經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