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戳「橙新聞」關注我們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經快一年了......在這一年時間裡,口罩從有特殊需求才會買的商品、成為了居家旅行的必備用品,口罩的質量也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
最近,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從醫療用品店、藥房、家品店、便利店、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化妝品店、購物網站等地購買了30款口罩,每個口罩的平均售價約為2元(港幣,下同)至9元。
其中18款聲稱來自香港,8款來自內地,其餘聲稱來源地包括臺灣及越南。
結果一經測試,就發現了大問題!
這款口罩含菌量超22.6倍!
香港消委會今日(12月15日)公布口罩抽查測試結果,發現一款品牌名為「保為康」的口罩的含菌量,超出內地標準近60%,也在眾多參與測試的口罩型號中,被評為最低分。
香港海關也出手了,稱早前接獲相關機構轉介,指市面上有懷疑不安全的外科口罩出售。
海關其後進行試購,並檢測相關外科口罩。
根據相關衛生標準,顯示其中一款外科口罩樣本的細菌菌落總數超出標準上限約22.6倍!涉嫌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
這是帶了個細菌培養皿在臉上嗎?
涉事的「保為康」外科口罩為10片袋裝,售價為90元,海關呼籲市民馬上停用,商戶如有出售,應立即下架。
經調查後,海關其後在同一集團三間分別位於北角、將軍澳和荃灣的店鋪檢獲共74片同款口罩,包括7包10片袋裝和4個分拆出售的口罩。初步調查顯示,涉案外科口罩由該商戶從內地進口。
海關拘捕一名62歲的家品零售集團店東,他目前正保釋候查。
保為康的代理商指消委會的測試樣本是保為康9600防塵摺疊式口罩,是內地包裝,執行中國國家標準GB2626-2006,是在內地市場內銷的,並非香港市埸標示中英雙語的包裝。
保為康公司認為,可能因為今年疫情下,其他不知名的公司在內地進貨香港售賣,而非該公司直接售賣出去。
那這意思,就是內地市場上售賣的口罩確實有問題咯?
橙子君在淘寶上發現,保為康口罩有各種型號款式,不少店鋪都有出售,有些銷量還不錯
除了保為康口罩外,消委會發現還有2款口罩的每克細菌菌落總數高於30,分別是「Artec Med」和「Pure Living」。
小夥伴們選購時也要留心了~
有些口罩雖然每克細菌菌落總數過關,但也存在諸如口罩耳帶易斷、防水能力略遜、效能低過標識等問題。
不過小夥伴們不用擔心,消委會已為大家選出了10款滿分口罩!
十大滿分口罩名單
十大滿分口罩中,內地和香港製造的口罩最為優秀,各佔5款。
而在所有接受測試的30款口罩中,內地制口罩平均總評分最高,達4.6分,而香港製口罩平均分為4.4分。
5款香港本地滿分口罩品牌為AMAG、肯納絲、萬保德、理的和E+Plus。
香港製 LIST
109hkd
AMAG
138hkd
肯納絲
99hkd
萬保德
200hkd
理的
150hkd
E+Plus
5款在內地生產的滿分口罩,也都是香港品牌,包括盾牌、EG、Protector、詩樂氏及Topvalu。
內地制 LIST
168hkd
盾牌
98hkd
EG
119hkd
Protector
120hkd
詩樂氏
30hkd
Topvalu
有了這份口罩名單,再也不用擔心買不到好用的口罩了~
(本文圖片來自星島、港臺、消委會及網絡)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橙子君也入駐B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