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項羽寧願死也不願過河?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知道項羽的吧,他和劉邦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英雄。在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之後,兩人繼續自己的反抗,領導農民反抗秦王朝的殘暴統治,並且最後成功了。而後的幾年時間裡,兩人一直在爭皇帝之位不斷發動戰爭,史稱「楚漢戰爭」。但是後來項羽棋差一招,輸給了劉邦。
說起項羽,曾經一代西楚霸王,最後卻自刎了。那最後在烏江,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項羽寧願死也不願過河呢?小編覺得是因為項羽是一個很心軟的人,這是他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在那個時候,幾乎每個人看重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劉邦和項羽就算是一起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最後還是因為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分道揚鑣。項羽實際上是一個很心軟的人,這和他在戰爭中所展現出來的性格完全不一樣,當時他的勢力是很大的,而且足以讓他殺了劉邦,但是他的心軟才有了後來兩人長達幾年的戰爭。
最初的韓信只是一個小人物,他沒有被項羽重用,但是劉邦看到了他的才能,,這導致韓信對劉邦很是信服,最後他也成了殺害項羽的幫兇。韓信自從被劉邦重用後,為劉邦幹了許多事。劉邦是一個無情的人,他為了勝利可以付出許多,並且不近人情。但是項羽不是,最後項羽被劉邦包圍不得已退到烏江這個地方,那時的項羽雖然有機會逃跑,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對屬下說:我已經戰鬥了許久,參加了無數的戰爭,以後怕還是要一直戰鬥下去吧。現在我們之所以被困在這裡,不是我不想取得勝利,不是我不想再戰鬥下去,是老天都不幫我。
後來項羽帶著餘下的不多的隊伍衝了出去,剩下的跟隨他的人都誓死保衛將領。他們一路護著項羽來到了烏江,遇到了烏江亭的亭長,亭長勸他上船,隨軍的戰士們也勸他上船,他們都說只要還有命在,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但是項羽拒絕了,他覺得如果自己就這麼回去了,自己會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亭長一勸再勸,項羽始終堅持不上船,讓亭長一個人划船走了。後來項羽上了馬,又一口氣殺了很多追殺自己的士兵,受了很多處傷,再也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揮劍自刎了。
項羽出江東之前,一度告訴江東父老們會護他們周全。如果項羽回到了江東,父老鄉親們肯定是會接受他的,但是這樣一來戰鬥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江東原本的安寧也將不再,父老鄉親們的和平也將不再,這都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項羽不想過河,他想給父老鄉親們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希望自己能不去打擾到他們。最後項羽寧願在烏江自刎,也不願渡河,劉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