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所大學綜合實力位列日本第三,但是其校園氛圍踏實樸素,學生勤勉努力,是「低調的實力派」。這就是大阪大學。
一、學校介紹
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簡稱阪大,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大阪府的世界級著名研究型國立綜合大學。
1931年,「大阪帝國大學」響應民間呼聲而設立,是日本國內設立的第六所舊帝國大學。
1947年,正式更名為「大阪大學」。
二、學術成就
大阪大學,在日本國內的大學中綜合實力僅次於東京大學與京都大學。
阪大的校友中,涵蓋了多位國際獎項的獲得者,包括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克拉福德獎、蓋爾德納基金會國際獎、日本國際獎得主。
其中最具知名度的,是日本的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他在大阪大學理學部工作達6年之久,在時任校長長岡半太郎的鼓勵下寫就獲獎論文。
阪大校友除了屢屢獲得國際獎項之外,還有很多校友活躍在各界上層:
經濟界,三得利公司董事長佐治敬三,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
科技界,有石油冶煉業的岡林次男,制鋼的高橋孝吉;
學術界,除湯川外,還有13名校友獲日本文化勳章,15名獲日本文化功勞勳章,10名獲日本學士院恩賜獎,29名獲日本學士院獎。
其他傑出人物還有:日本工人運動家太田薰、國際經濟學家長谷川應太郎、作家眉村卓、漫畫家手塚治虫(代表作品《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
三、院系專業
1947年,大阪帝國大學更名為大阪大學之後,勵精圖治,學科、專業、學校規模均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原有院系專業的基礎上,增添了新的學部和研究所,一大批附屬研究中心相繼建立,研究生教育亦全面開展,為國立綜合性大學奠定了基礎。
下面就介紹一下,阪大的優勢學院。
1、人類科學院
成立於1972年,是日本所有大學中首次成立的新型學院。
該學院實行人類科學單一學制,下設3個領域:行動學,以心理學為主;社會學,以人類學、社會學為主;形成學,以教育學為主。
人類科學院的成立,打破了以往學院的學科界限,從多學科的角度上開展對「人」的全方位研究,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溝通架起了橋梁。被人們認為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獨立學院。
2、基礎工學院
阪大的基礎工學院,是集理工於一體的新型學院。
此學院的指導思想是在理論基礎上再培養學生的工程學技術、開發基本技術在課程編排上注重理科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相鄰學科知識的結合,適應科學技術綜合化、學際化發展需要。
基礎工學院成立後,在雷射、光電子學、微波、半導體等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被大阪地方企業界稱讚,也獲得了很高的國際評價。
3、外語學院
阪大的外語學院,是日本舊帝國大學中唯一設立的外國語學院,為阪大未來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文學部
阪大文學部的音樂學,表演學,也是七所舊日本帝國大學中唯一開設的課程。
5、社會經濟研究所
阪大的社會經濟研究所設立60多年來,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學術研究人才。日本歷任經濟學會會長中,有將近半數有過在阪大的教學研究經歷。由此可見,阪大的經濟學研究所在日本的重要地位。
四、教學理念
阪大的學風,面向現實,注重務實。
正如日本合成化學勞動聯合會前任委員長,太田薰所指出的:「大阪本是一個商業都市,不僅大學未被看得那麼重要,而且學生也被視作社會的一員。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能培養出現實社會中各具其能人才的基礎。」
在這個傳統薰陶下,阪大學子們兢兢業業,刻苦學習,為日本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五、校園環境
阪大的校區,分別為「中之島廣場」--國際學研交流中心,「豐中校區」--文經與共通教育校區,「吹田校區」--理工校區,「箕面校區」--外語校區。
另外在茨木市設有大規模科學研究基地,學校本部設在大阪府吹田市山田丘。
大阪大學的校園裡,有澄澈通透的藍天和春季花瓣飄零的櫻花,有棲息著無數冷萌烏鴉的竹林,有波光粼粼的湖水和斑斕古樸的樹影。
看起來波瀾不驚的建築群中,包含的是懷德堂、適塾的恢弘歷史。
阪大不僅校園環境優美,還給學生們提供了諸多便利。圖書館和食堂的優質服務,親切耐心的教授和教務,給人帶來安心感和歸屬感。
六、學習生活
阪大的學習氛圍濃厚,多數阪大的學生以「努力勤勉」為座右銘。
相對於東京大學自由自在的校風,阪大學子受學校的影響,踏實而又樸素。
雖然有阪大學子開玩笑地說:「初來阪大時,為那份踏實樸素的氛圍感到驚訝。」但是這並不影響學生們對阪大的喜愛,他們反而會覺得阪大更真實、更自然。
阪大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他們不止滿足於修學分、寫畢業論文,還會去海外參加學會,在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
阪大的社團很多,大社團都集中在豐中校區,而箕面校區比較有人氣是體育類的社團和樂器類的社團。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七、報考細則
1、大學詳情
2、費用詳情
3、申請截止日期
綜合實力位列日本大學第三名的大阪大學,看似「平平無奇」,實則不論學校還是學子,都是踏踏實實做學問的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