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南都記者從廣州警方了解到,為進一步提高廣州市中小學生及家長識別和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廣州市反詐中心與廣州市教育局共建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協作機制,通過「廣州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面向全市140多萬中小學生及280多萬家長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題教育」,宣傳覆蓋面超過400萬人。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協作機制是由市反詐中心製作5類常見詐騙手法的防範宣傳動畫視頻(冒充公檢法、客服、熟人詐騙,網絡貸款、刷單詐騙),通過投放「廣州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面向全市140多萬中小學生及280多萬家長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題教育」,作為學生實名制必須完成的「安全學習」任務,由學生及家長共同觀看防詐騙動畫視頻並結合做題的形式,開展針對性的防詐騙教育,以加深印象促進思考。
    
    此外,市反詐中心在日常工作中持續監測實時警情,如發現與師生、家長相關的被騙警情集中突出(如去年5月、8月曾分別集中突出「冒充子女騙家長轉帳培訓費」「冒充公檢法騙教師歸集資金配合辦案調查」等),立即向市教育局發函,通報相關詐騙手法、案例及防範提醒。由市教育局及時傳達通報至各區教育局、學校、師生及家長,有針對性地開展防詐騙提醒教育。
    
    警方提醒,在5類常見詐騙手法中,冒充公檢法詐騙的騙子常在電話中自稱「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客服人員,以「個人信息洩露、涉嫌洗錢、涉案」等為理由,主動幫忙將電話轉接至「公安機關」接聽。警方提醒,公檢法機關沒有「電話/QQ/微信視頻」做筆錄的做法。
    而冒充客服詐騙的「客服」會主動來電要求配合進行相關操作,務必通過官方途徑另行核實,如通過網購平臺直接聯繫商家、查看物流信息並進行聯繫、撥打快遞官方客服電話諮詢等。市民千萬不要跳出原有平臺私下加微信、QQ進行相關操作。
    如接到陌生號碼的電話或簡訊,與親友有關的,無論何種理由要求轉帳,無論是否緊急都要保持冷靜,應先撥打原預留號碼聯繫對方進行核實。
    同時市民不要輕信網絡上發布或是簡訊、電話收到的貸款信息,貸款請選擇正規資質的貸款機構,正規貸款機構不會在發放貸款之前收取任何費用。
    此外,網絡刷單是違法行為,切勿以身試法,刷單廣告絕大部分都是詐騙。網絡刷單是電商行業的不正當競爭手段,每一位公民都應該抵制這種行為,共同維護社會誠信。
    最後,市民如有疑問請撥打110電話,向廣州市反詐中心諮詢求助。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劉珺雅 通訊員 李柰 張毅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