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我校德國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德國發展報告(2020):轉型中的德國》(德國藍皮書)發布會暨「『後疫情時代』的德國、歐洲及中德、中歐關係」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辦。中國駐德國前大使、我校名譽教授、我校德國研究中心特別顧問史明德,我校副校長蔣昌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歐洲學會秘書長陳新,我校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浙江學院校長、我校原副校長董琦等出席發布會。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歐洲學會等科研機構的7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發布會由我校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辦,《德國研究》編輯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德語國家分會協辦,並通過在線會議平臺進行了直播。
史明德對《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敬意並作主題報告。他表示,在國際範圍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背景下,中歐通過綠色、數字合作夥伴關係等機制以及在經貿投資、衛生等領域開展實質合作意義重大,向國際社會釋放出支持多邊主義、支持自由貿易的積極信號,這也對德國及歐洲研究學界提出了新的課題。此外,中歐雙方的實力變化必然導致雙方對彼此的認知經歷調整、重塑,這是非常值得學界關注的問題。期待歐洲研究學者能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的驅使下,紮實研究,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見。
蔣昌俊在致辭中對《德國發展報告(2020)》的成功發布表示祝賀,對過去一年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在資政、科研、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取得的各項成績給予肯定,向各位關心、支持和幫助同濟大學德國研究、歐洲研究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學校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德國研究中心各項工作的開展,期待在史明德大使以及各兄弟單位、機構的支持下,同濟大學的德國及歐洲研究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謝壽光通過視頻致辭。他表示,《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在鄭春榮教授的帶領下,經過幾年的努力,持續深入地開展對德國以及中德關係的研究,藍皮書已經成為國內德國研究領域的一張靚麗名片。期望《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能夠在過去九年紮實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創新思路,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貢獻智慧。
陳新通過視頻致辭,向《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表示祝賀。他表示,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這對學界、學者均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如何用合適的理論闡釋新的變化,期待在未來繼續拓寬、深化與同濟大學等兄弟機構的實質合作,共同推動德國及歐洲研究向前發展。
我校德國研究中心主任、《德國發展報告(2020)》主編鄭春榮對《德國發展報告(2020)》的框架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分版塊內容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說,2019年是「默克爾4.0」政府的第二年,也是德國面對政治、經濟和外交領域諸多不確定性進行政策調整、重新定位的時期,這也是今年藍皮書主題「轉型中的德國」的由來。鄭春榮向支持和關注《德國藍皮書》的學界同仁、領導和媒體朋友表示感謝。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主題報告中表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疊加之中,大國競爭的加劇和長期化將成為常態。努力維持國際戰略平衡、做大外交迴旋空間、確保對外經貿韌性將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點。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丁純教授作主題報告,對中歐雙邊經貿的動態、問題、特徵和成因進行了闡述。他強調,經貿依然將是中歐關係的穩定錨。從總體上看,中德經貿呈現出競爭合作並存、競爭性漸強的態勢。
一年一度的《德國發展報告》對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形勢進行跟蹤介紹與分析,為了解和研究德國提供最新的信息、動態、發展趨勢以及相關學者的觀點。自2012年5月首部《德國發展報告》面世以來,已連續發布9部。該報告已逐漸成為國內德國研究領域的標杆性成果,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當天下午,「『後疫情時代』的德國、歐洲及中德、中歐關係」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同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院校的6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圍繞當前中德及中歐關係、德國內政外交變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