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德國發展報告(2020)》發布

2020-12-15 同濟大學新聞網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德國發展報告(2020)》發布

來源: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時間:2020-09-23  瀏覽:

9月19日,由我校德國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德國發展報告(2020):轉型中的德國》(德國藍皮書)發布會暨「『後疫情時代』的德國、歐洲及中德、中歐關係」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辦。中國駐德國前大使、我校名譽教授、我校德國研究中心特別顧問史明德,我校副校長蔣昌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歐洲學會秘書長陳新,我校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我校浙江學院校長、我校原副校長董琦等出席發布會。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歐洲學會等科研機構的7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發布會由我校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辦,《德國研究》編輯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德語國家分會協辦,並通過在線會議平臺進行了直播。

史明德對《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敬意並作主題報告。他表示,在國際範圍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背景下,中歐通過綠色、數字合作夥伴關係等機制以及在經貿投資、衛生等領域開展實質合作意義重大,向國際社會釋放出支持多邊主義、支持自由貿易的積極信號,這也對德國及歐洲研究學界提出了新的課題。此外,中歐雙方的實力變化必然導致雙方對彼此的認知經歷調整、重塑,這是非常值得學界關注的問題。期待歐洲研究學者能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的驅使下,紮實研究,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見。

蔣昌俊在致辭中對《德國發展報告(2020)》的成功發布表示祝賀,對過去一年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在資政、科研、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取得的各項成績給予肯定,向各位關心、支持和幫助同濟大學德國研究、歐洲研究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學校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德國研究中心各項工作的開展,期待在史明德大使以及各兄弟單位、機構的支持下,同濟大學的德國及歐洲研究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謝壽光通過視頻致辭。他表示,《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在鄭春榮教授的帶領下,經過幾年的努力,持續深入地開展對德國以及中德關係的研究,藍皮書已經成為國內德國研究領域的一張靚麗名片。期望《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能夠在過去九年紮實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創新思路,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貢獻智慧。

陳新通過視頻致辭,向《德國藍皮書》研創團隊表示祝賀。他表示,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這對學界、學者均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如何用合適的理論闡釋新的變化,期待在未來繼續拓寬、深化與同濟大學等兄弟機構的實質合作,共同推動德國及歐洲研究向前發展。

我校德國研究中心主任、《德國發展報告(2020)》主編鄭春榮對《德國發展報告(2020)》的框架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分版塊內容進行了簡要介紹。他說,2019年是「默克爾4.0」政府的第二年,也是德國面對政治、經濟和外交領域諸多不確定性進行政策調整、重新定位的時期,這也是今年藍皮書主題「轉型中的德國」的由來。鄭春榮向支持和關注《德國藍皮書》的學界同仁、領導和媒體朋友表示感謝。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主題報告中表示,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疊加之中,大國競爭的加劇和長期化將成為常態。努力維持國際戰略平衡、做大外交迴旋空間、確保對外經貿韌性將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點。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丁純教授作主題報告,對中歐雙邊經貿的動態、問題、特徵和成因進行了闡述。他強調,經貿依然將是中歐關係的穩定錨。從總體上看,中德經貿呈現出競爭合作並存、競爭性漸強的態勢。

一年一度的《德國發展報告》對德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形勢進行跟蹤介紹與分析,為了解和研究德國提供最新的信息、動態、發展趨勢以及相關學者的觀點。自2012年5月首部《德國發展報告》面世以來,已連續發布9部。該報告已逐漸成為國內德國研究領域的標杆性成果,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當天下午,「『後疫情時代』的德國、歐洲及中德、中歐關係」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同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院校的6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圍繞當前中德及中歐關係、德國內政外交變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相關焦點

  •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在線」正式上線測試
    作為我校創建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重大舉措之一,「同濟大學德國研究在線」(http://german-studies-online.tongji.edu.cn/)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上線測試 。
  • 同濟大學2020德國藍皮書發布:歐洲問題需要「柏林答案」
    9月19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20)》的新書發布研討會上如是說道。《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20)》(下稱「藍皮書」)由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這是自2012年以來發布的第九部德國藍皮書。
  • 同濟大學《德國藍皮書》日前發布:面臨內政外交挑戰,德國謀求轉型
    新民晚報訊(記者齊旭)9月19日,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上海共同發布《德國藍皮書:德國發展報告(2020)》。
  • 2018年第一期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8年第一期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沙龍舉行 來源:德國研究中心   時間:2018-03-14  瀏覽:
  • 德國線上授課發展落後!經合組織發布最新教育報告
    從幼兒教育到職業教育,德國的教育制度在國際上一直頗負盛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今日發布的最新一期《教育概覽》報告顯示,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依舊錶現出色,普通學校教育發展不佳,教師資源短缺也是德國教育系統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德國科隆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籤約
    5月25日,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與德國科隆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合作協議籤訂儀式暨首屆同濟醫院眼科新技術論壇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行。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範先群,德中醫學會主席Christian Ohrloff,德國眼科學會主席Claus Cursiefen以及德國眼科學會、德國科隆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第十人民醫院及楊浦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及仁濟醫院、上海新世界眼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等代表和專家共
  • 兩位同濟人獲2020德國總理獎學金
    兩位同濟人獲2020德國總理獎學金 2020-05-03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圖書館舉辦「早期同濟大學歷史與德國的淵源」主題講座
    圖書館舉辦「早期同濟大學歷史與德國的淵源」主題講座 來源:圖書館   時間:2020-10-09  瀏覽:
  • 第五屆同濟大學德國音樂周圓滿落幕
    第五屆同濟大學德國音樂周於日前圓滿落幕。音樂周由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音樂研究中心和德國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聯合主辦,特邀德國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副院長等藝術家一行7人來滬,為同濟師生帶來多場專業水準的音樂盛宴與精彩的專題講座。
  • 「德國大選後的中德關係」國際研討會在同濟大學召開
    國慶暨中秋佳節前夕,滬上暑氣漸消,9月28日濛濛秋雨中,上午九點整,同濟大學中德大樓九樓會議室內國內外德國問題專家學者群賢畢至,菁英匯聚——「德國大選後的中德關係」國際研討會在此地召開。 本次會議由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德語國家分會、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 第六屆同濟大學德國音樂周圓滿落幕
    近日,由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音樂研究中心和德國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同濟大學德國音樂周圓滿落下帷幕。本屆音樂周活動採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為同濟師生帶來了專業水準的音樂體驗。
  • 「變化中的德國及其對歐洲及中德關係的影響」國際會議在同濟大學...
    「變化中的德國及其對歐洲及中德關係的影響」國際會議在同濟大學舉行 來源:德國研究中心   時間:2019-10-15  瀏覽:
  • 兩名同濟人獲2020德國總理獎學金
    2020德國總理獎學金獲獎者日前揭曉,樊小純、梁以伊兩名同濟人獲獎。樊小純是同濟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柏林洪堡大學訪問博士生。此前在上海、紐約從事紀錄片工作。她計劃以本雅明《德意志人》為藍本,尋覓中德未來的文明對話之路。
  • 德國同濟校友會在漢諾瓦舉辦2018年年會
    作主題報告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12月1日至2日,德國同濟校友會2018年年會在德國北部城市漢諾瓦舉辦。來自全德各分會的百餘名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中德交流、前沿科技、社會經濟發展等領域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同濟名譽博士、德國前聯邦教研部部長沙萬女士來訪
    4月4日,副校長雷星暉會見了來訪的同濟大學名譽博士、德國前聯邦教研部部長安奈特•沙萬(Annette Schavan)女士。雷星暉對沙萬女士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並向沙萬女士介紹了我校對德合作的最近進展,同時感謝她為推動我校對德合作及中德交流所做的積極貢獻。
  • 百度地圖聯合同濟大學發布2020年Q1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原標題:百度地圖聯合同濟大學發布2020年Q1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
  • 同濟曼海姆EMBA 與你一起探索德國工業4.0
    同濟-曼海姆EMBA項目與德國智能工業項目研究者達成合作,集學習與實踐為一體,讓學員直接參與到德國工業4.0系統構建中去。德國擁有強大的設備和車間製造工業,在世界信息技術領域擁有很高的能力水平,在創新工業科技產品、嵌入式系統、自動化工程和複雜工業過程管理方面也有很專業的技術,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國在製造工程工業上的領軍地位。德國工業4.0,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2010年公布的《高科技戰略2020》中,當中提出了一系列促進位造業發展的創新政策。
  • 同濟美食在德國波鴻大學成功展示
    應德國波鴻大學生服務中心邀請,同濟大學後勤集團前往德國波鴻大學,於10月7日、8日、9日中午攜手德國廚師成功展示精緻中式菜餚。      三天的食品周活動,我校大廚在波鴻大學餐廳為德國師生們製作了中華經典菜餚「紅燒肉排」、「麻辣豆腐」、「蒜香粉蒸肉」、「港式肉圓」及地道點心「炸春卷」、「芹菜牛肉水餃」、「蔥油拌麵」等。
  • 2020上海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招聘公告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0餘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同濟大學進入前300位。同濟大學的外語教學研究與建校歷史同長。
  • 同濟大學餘卓平:中德電動汽車聯合研究中心的十年足跡
    其中,在9月28日上午舉辦的「中德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合作論壇」上,同濟大學教授、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餘卓平發表精彩演講。 這是剛才回顧的2010年中德雙方在德國科教部、中國科技部的推動下成立了中德電動汽車聯合研究中心,這個聯合研究中心應該是說把德方的產學研、中方的產學研緊密的合作在一塊,圍繞中國的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和趨勢發展,新型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的研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和標準規範建設,以及在市場的推廣應用上面的這四大領域裡面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