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挑一#
冬春交替,寶寶們的皮膚又開始「找茬」了:孩子小腿幹得出菱形紋、一脫褲子進被窩就癢、一抓掉白沫起紅疙瘩、後半夜紅疙瘩消失……寶爸寶媽們心疼不已,難道是溼疹?不是說溼疹常發於夏季嗎?怎麼現在還會有?
寶寶皮膚常發紅瘙癢,可能是患上了乾性溼疹
乾性溼疹,聽到這個名字就知道它和溼疹的關係,沒錯,它也是溼疹裡的一種,因為常發於乾燥的冬季或者冬春交替時節,加上它主要的症狀是局部皮膚乾燥粗糙,表面有大量皮屑。因此,也叫乾性溼疹。
就乾性溼疹發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各位家長可以自查:
首先,是先天性的,就是皮膚的皮脂腺功能發育的不太好,導致皮膚的皮脂分泌少。我們都知道,皮脂是皮膚的一道天然的保護層,可以抵禦外界細菌、病毒的侵襲,並且可以鎖住皮膚水分的流失,讓皮膚保持溼潤。
其次,就是後天的一些原因了。比如說季節,在冬天或者春天,天氣相對乾燥,空氣中的水分少,就會容易誘發乾性溼疹。這也是為何,現在是寶寶發生乾性溼疹的高發時期的原因了。除了季節或者室內環境溼度不夠,過於乾燥等外界因素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最容易犯的:護理不當!
關於這個護理不當也有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如過於頻繁的洗澡,或者水太燙,沒有塗身體乳等等。說到這裡,要提一下,乾性溼疹並非是孩子的專利,成年人如果頻繁的洗澡,也會有可能發生乾性溼疹。
之前就有新聞報導,一大學女學生,因為太愛乾淨,幾乎每天都洗澡。結果出現了渾身瘙癢的症狀,一開始還以為是沐浴露過敏,結果換了沐浴露還不見好,身上都摳得結了血痂,最後去醫院檢查才得知是乾性溼疹。
寶寶患了乾性溼疹,媽媽該如何護理?
首先要排查病因,杜絕錯誤再犯,加重病情。如果是因為洗澡水太燙、洗澡太頻繁等,要適當減少,洗澡後塗抹身體乳;
其次,如果寶寶已經患上了乾性溼疹,有了瘙癢抓撓的現象,要給孩子止癢。如果是局部瘙癢,可以用涼毛巾溼敷,或者早晚一次凡士林塗抹就行,如果是全身性的可以服用抗組胺藥止癢。同時,要經常給孩子修剪指甲,防止抓傷自己;
最後,很多人說,乾性溼疹和吃的有關,就像過敏一樣。其實,乾性溼疹與吃的並沒有多大關係,就是皮膚問題,但如果寶寶同時出現又拉又吐等消化道症狀時,就要高度懷疑是食物過敏引起的了,要去消化科排查。
我是喬妹,看來太愛乾淨也不行啊,還真是「物極必反」啊。不過反過來,照顧孩子本來就是一個精細活,各位寶爸寶媽們可得注意了,別因為自己讓孩子徒遭罪哦。若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讚並轉發給需要的家人朋友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