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好,我是職職,幫你們解答求職路上的迷惑~
面試時,百分百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請你進行一下自我介紹。」
很多人不知道該怎樣進行自我介紹,有的靠臨場發揮;有的僵硬套用模板;有的複述簡歷... ...
那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如何組織語言進行自我介紹?有哪些雷點要小心?今天就來幫助大家拿下這個難題!
一、自我介紹的重要性
01丨三分鐘決定第一印象
無論是求職還是人際交往中,大家都需要進行自我介紹。常有人說:「面試的前三分鐘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去留。」這個說法可能略有誇張,但面試環節的前三分鐘足以決定面試官對候選人的第一印象。而這三分鐘,自我介紹就佔比至少一半以上的時間。
PS:自我介紹通常要1~2分鐘。
02丨面試是加減分共存的過程
其實,面試不是一個加分的過程,而是一個減分和加分共存的過程。
為什麼自我介紹如此重要?因為——進行自我介紹後,面試官會憑藉你給他的第一印象,在心裡默打一個「基準分」,倘若得分高,就算在接下來的面試環節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你的分數在減分之後,也優於其他候選人,最後能達到及格的分數——通過面試的機率大大增加!!!
二、發問的原因
有的朋友會覺得很莫名其妙,個人信息在簡歷上已經寫的一清二楚了,為什麼還要我進行自我介紹?為什麼自我介紹是面試的必答題?原因大體有三個方面:
01丨面試官需要時間進行個人準備
面試官每天收到很多各式各樣的簡歷,雖然其在進行初步篩選時瀏覽過候選人的簡歷,但是為了確保能夠回憶起對候選人的印象,並提高面試的準確度,他需要些許時間「掃描」簡歷,結合你的自我介紹,形成你的「初畫像」。
02丨初步全面地評估候選人能力
自我介紹能初步體現候選人的「軟實力」,比如,在講述獲獎情況時體現的總結歸納能力、講述實踐經歷時體現的邏輯思維能力、整體自我介紹體現的語言表達能力。
PS:企業招聘人才是為了用其能力來給公司解決問題的,面試官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考察候選人能力的機會。
03丨引出後續面試提問的內容
候選人的自我介紹,有助於面試官更有效提取簡歷信息,做到更有針對性地發問。
這就是面試官總喜歡問「自我介紹」的原因。
根據我多年的HR經驗,面試過無數的候選人,很多候選人一上來就說:「面試官你好,我叫XXX,來自XXX學校,專業是XXX,曾擔任XX職務,我這個人有XX優點,我的愛好是XX,希望能......」每次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不知何以為繼,給面試官釋放的信號是:我就講這麼多,有什麼問題直接問吧!
你停下來的不是自我介紹,而是讓出了整個面試的主導權!把主導權交給面試官,是非常可惜,且不明智的事情。
PS:萬一接下來面試官問的是你未經準備的問題,給你來個措手不及,怎麼辦?
把自我介紹寶貴的時間僅用來闡述個人信息,甚至只是複述簡歷內容,那麼面試這件事,從一開始你落入了下風。
PS:面試官已經看過簡歷了,你還再給他重述一遍,他會難以看到你在簡歷內容之外的亮點。
而「面霸」們,卻會以「故事化」的形式凸顯自身優勢以及與崗位的契合度——反客為主,引起面試官興趣,主導面試節奏。
三、自我介紹的套路
01丨剖析「自我介紹」
說具體的方法前,我們先來簡要剖析下「自我介紹」。
1.內要剖析「自我」
並非所有「自我」都要介紹:
比如,你計劃發展的方向與應聘的崗位不相符,只是把這份工作當作跳板(面試官會覺得,你不是誠心的想在這個崗位方向上發展,錄取你只會增加管理成本);
又比如,家裡常年務農收入微薄,有許多弟弟妹妹需要照顧(有的面試官就會犯嘀咕:家庭情況過於複雜,會不會影響工作的穩定性);
再比如,你性格內向卻在面試銷售崗(面試官會懷疑,你無法勝任這個崗位)。
你真實的職業規劃方向、家庭情況、性格等,不需要在自我介紹中和盤託出。
但是可以託出與崗位匹配的性格和能力。
2.外要理清「自我」
對外要展現什麼?突出的成績、業績,契合崗位的相關校園實踐經歷、社會實習經歷、項目經歷,才是你獲取機會的強大武器。而空洞的、無目的、官方的敘述只會讓你獲得較低「基準分」。
搞清楚這些,究竟如何去做面試的自我介紹呢?
02丨把控時長
首先,時間把控非常重要,自我介紹一般要準備1分鐘、2分鐘、3分鐘幾個版本,大概分別需要200、400、600字左右(因人而異)。自我介紹時要爭取做到語言流暢、語句精煉,一個多餘的標點符號都沒有,不要被「嗯」「啊」等口頭禪、語氣詞耽誤。
03丨一個好的自我介紹是怎麼來的?
怎麼能保證沒廢話、不超時?給大家講一個公式(套路):
好的自我介紹=個人信息+引導語句+分列優勢+扣題總結
1.個人信息
首先,個人信息就一句話(詳細的內容簡歷裡都有):「面試官,你好,我叫XX,來自XX學校XX專業,應聘的崗位是XX。」到這兒「個人信息」部分就可以結束了,多說無益,面試官並不特別關注。
2.引導語句
引導語句是什麼?其實就是對自我介紹核心內容的總結,吸引面試官的注意,相當於小學語文課文「總-分-總」結構裡面的「總」,這個「總」可以講「背景」,也可以講「數字」。
(1)講背景
比如說:「一直以來,我都在探索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在本專業的領域和其他領域都做了很多的嘗試。一次機會讓我接觸到了新媒體這個領域,從此以後我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動力,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新媒體從業者。並且,為了成功進入這個領域,我做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準備。」
這部分引導語,可以引起面試官的好奇心,並且解決了三個HR可能會問的問題:你以前是怎麼樣的?你為什麼要應聘這個職位?為此做了什麼準備?
(2)講數字
例如說:「針對今天應聘的崗位,我從以下三點來介紹自己/我把自己過去的經歷分成了三個階段,在此跟面試官您簡單介紹一下。」
這部分引導語,邏輯清晰,讓面試官在大腦裡形成一個基本的架構。
3.結合案例分列優勢
剛才談到背景的時候,最後一句話是:「我做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準備。」講數字的時候說:「把自己的經歷分成了三個階段。」
接下來你可以列出:做了哪些有針對性準備?過去三個階段是什麼?
分列時注意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然後、最後」這樣的序數詞、連詞。
並且,你列出的內容、體現的優勢必須是應聘職位所關注的。
比如說,對新媒體運營崗,就可緊緊抓住:對熱點敏感,腦洞大、擅長寫作等能力。
接著分別列舉案例,來證明你所言非虛,舉個慄子:
「我做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準備,對這個崗位我有以下三點優勢(引導語句):
第一,對熱點非常敏感。我是一個很「八卦」的人,對近期發生的行業熱點了如指掌;
第二,有很大的腦洞和創造力。參加了B站第X屆腦洞剪輯比賽,獲得XX成績;
第三,有很強的寫作能力。獨立運營公眾號,每周堅持發布XX篇原創,閱讀量XX。」
4.扣題總結
自我介紹的最後,有必要做一個扣題總結。不建議用「綜上所述」這種古板的字眼,畢竟不是在寫論文和做報告。
比較好的表達方式,可以類似於:
「我希望通過過往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所鍛鍊出來的A、B、C等3個能力,能夠達到貴公司對新媒體運營崗的要求,有機會加入公司,為公司品牌傳播和市場優勢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04丨核心思想
套用這個公式的核心思想有三:點到即止、有理有據、前後呼應。
1.點到即止
自我介紹時長最多不會超過3分鐘。去傳達介紹的點時,要能夠引導面試官針對你說的點去進行提問,同時每個小點不宜說的過深,不是所有的點都適宜濃墨重彩。
比如說剛才提到說,「我參加了B站的腦洞剪輯比賽」,面試官好奇的話可能會繼續追問。機會來了,對吧?因為你已經提前準備好了這個故事。
2.有理有據
說的任何一點都要有證據(案例)能夠去佐證。你說你參加了剪輯比賽,獨立運營過公眾號?那麼,面試官:請你播放一下剪輯視頻?分享一下運營公眾號的情況?
3.前後呼應
在上文「分列優勢」的例子裡,我們列出了3點優勢,在緊接著的「扣題總結」中,這三點又重複一遍呼應了前文,目的是重複——加深面試官對候選人優勢的記憶。很多的廣告都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一個洗腦的效果,比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同時,要注意自我介紹內容不要前後矛盾。
四、警惕踩雷
說完自我介紹的方法論,還是要跟大家講一下經常會遇到的「雷區」:
01丨簡歷複讀機
僅僅把簡歷複述一遍:「你好,我叫XX,來自XX大學XX專業,參加過XX實習,擔任過XX幹部,我平時愛好是XX」等等」。白白浪費展示自我、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機會。
02丨空喊口號
與上文的「有理有據」相悖:我學習努力,我擅長團隊合作,我抗壓性特別強。但!沒準備任何依據。
若面試官順水推舟問道:「有什麼事情能體現你抗壓能力強?」你該如何作答?所以,「喊口號」可以,但不能「空」喊,務必對口號衍生的問題有所預判和準備案例、依據。
03丨「與我無瓜」
和面試官談天說地,但內容和應聘的崗位的相關性特別低,展現的能力、經歷都不是崗位所需的。
04丨露怯/誇大
1.露怯
我學習能力一般;我沒有太多相關經驗,但是我願意努力去學,希望能夠給我一個機會!——很多候選人都存在這個問題,誠實、謙虛固然可貴,但面試伊始集中展示優勢豈不更好?
2.誇大
我外語水平十分優秀,口語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如果面試官恰好是「外語大神」,聽你這麼說起了興致:那我們用英文面試吧!——沒有準備的你豈不是自討苦吃?
這四片「大雷」大家一定要注意規避!
最後嘮叨嘮叨:
最後還是那句話,方法論畢竟是方法論,工具畢竟是工具。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梳理個人經歷和能力,並為此付出努力、與崗位進行匹配,才能夠讓你的自我介紹有血有肉,否則再好的方法也只是空中樓閣。
希望大家的自我介紹不是簡歷的「複讀機」,用邏輯清晰、有理有據的方式講給面試官聽,收穫高的「基準分」!
今日互動
你通常是怎樣進行自我介紹的呢?
---評論區見哦!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