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揚州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4個部門聯合印發《揚州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今年8月1日起,在全市範圍內免費實施孕產婦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這也是我市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之一。
為什麼要出臺方案?免費的基本項目包括哪些內容?哪些單位可以篩查?記者特請市衛計委婦幼健康服務處處長方淑琴對此進行了解讀。
【方案出臺背景】現狀:高齡孕婦明顯增多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高齡孕婦明顯增多,出生缺陷發生率有上升趨勢。據悉,2017年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前三位分別是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和唇顎裂。
有數據顯示,像唐氏症候群出生缺陷,在35歲孕婦中的發生率為1/270, 在40歲孕婦中為1%,而在30歲以下孕婦中發生率為 1‰;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缺陷,35歲以上孕婦中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
近年來,我市出生缺陷率控制在5‰以內,在全省處於較低水平。
據介紹,作為民生實事項目,此舉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減少嚴重致殘致愚患兒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社會公平,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哪些人可以享受免費出生缺陷基本項目檢查?
據介紹,全市各縣(市、區)及功能區符合生育政策的所有孕產婦及其所生新生兒(原則上指戶籍人口),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擴大項目覆蓋人群。
據該方案,共有七大目標,即:
目標一:2018年全市完成產前篩查3.2萬人以上,新生兒疾病篩查3.7萬人以上。
目標二:到2020年以轄市(區)為單位產前篩查率90%以上,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5%以上。
目標三: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穩定在5‰以下。
目標四:目標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識知曉率達95%以上。
目標五:符合產前診斷條件的孕產婦產前診斷率95%以上;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有效幹預和疾病管理率95%以上。
目標六:目標人群滿意度達到90%以上。
目標七: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長效工作機制。
免費的基本項目包括哪些內容?據該方案,主要包括兩大項即:產前篩查基本項目、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
產前篩查基本項目。在孕15-20+6周進行血清學檢測(母體血清甲胎蛋白、β-HCG指標),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病史等,對胎兒罹患21三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18三體症候群和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患病風險進行篩查評估。費用結算標準110元/例。
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為新生兒提供出生後3-7天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兩種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1次;出生後一個月內聽力障礙初篩1次。費用結算標準200元/例。
據該方案,有條件的地區可擴大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範圍、免費為診斷出懷有嚴重致殘致愚胎兒的孕產婦施行終止妊娠等服務。
哪些醫療機構可開展這些免費項目檢查?據介紹,產前篩查機構: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揚州市婦幼保健院、寶應縣婦幼保健院、高郵市婦幼保健所、儀徵市婦幼保健所、江都婦幼保健院、邗江區婦幼保健所。
新生兒疾病篩查機構:揚州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聽力障礙篩查機構:二級以上的醫療保健機構、高郵婦幼保健所、儀徵市婦幼保健所、邗江區婦幼保健所、廣陵區婦幼保健所。
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怎麼報銷?
據該方案,產前篩查基本項目由醫保部門按規定報銷;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原則上新生兒出生6個月內,憑孕產婦身份證、戶口簿、生育登記證、住院發票及清單、出生醫學證明等材料,到轄區衛計主管部門指定醫療保健機構結算報銷。
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各相關部門的職責是什麼?
據介紹,目前,揚州已建立了政府主導、衛生計生牽頭、多部門協作、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缺陷防治工作協調機制。衛生計生主管部門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和管理。財政部門負責項目經費的保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職工醫保、生育保險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參保及相關費用結算。婦兒工委辦公室要加強督導考核和宣傳發動,動員廣大孕產婦和新生兒主動接受篩查服務。
專家提醒,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預防出生缺陷,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