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1968年巴黎學潮之後,巴黎大學被拆分成13座獨立的大學,自2010年起,這些獨立的大學分別和其他的大學校,研究所合併或重組,2020年1月,巴黎五大,巴黎七大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組為新的「巴黎大學 Université de Paris」。
巴黎第五大學是原巴黎大學醫學部和部分教育學系的繼承者,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學校總部位於巴黎第六區歷史悠久的巴黎外科學院。巴黎第五大學是一所實力雄厚,聲望很高的學府,尤其以醫學,生物醫學和藥學著稱,在人文科學領域亦有建樹。有幾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教授是該大學的榮譽教授,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巴黎第七大學是唯一一所涵蓋所有專業的綜合公立大學,它的生物,醫學,物理、數學、地球科學及語言等專業世界聞名。她也是法國及歐洲頂級的研究型大學之一,並與世界各地多所頂級大學建立了廣泛合作關係。巴黎七大的歷屆畢業生和教師中共有兩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多名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我國前衛生部長陳竺,前商務部長高虎城均畢業於此。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世界大學排名
(US News & World Report-Education-Global Universities)
註:2019年全球排名62位,主體為索邦巴黎西岱大學(巴黎七大、巴黎五大、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其成員機構)。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ARWU)
巴黎大學(原巴黎七大校區)
注重培訓與研究的緊密結合,將研究成果能夠迅速運用於教學,保證了高質量的教育培訓。
130個實驗室和研究組,其中一半為國家科研中心(CNRS)、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法國原子能署(CEA)等國家大型研究機構的合作單位;
17個博士學院,涵蓋88個專業的研究碩士和2300個博士和博士後論文準備者,學校每年有500篇論文。
擁有一系列的職業化課程,涵蓋了60個專業的職業碩士,多個職業學士文憑,一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大學技術學院(IUT)和一所工程師學院,一個全科和專科醫生住院實習基地。
巴黎大學(原巴黎五大校區)
7所聯合研究所,其中3所為網絡組織形式;
1個與巴黎商學院(ECP)、巴黎高等經濟商業學院(ESSEC)和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合作的生物技術孵化場;
45個研究團隊;
20個國家科研中心(CNRS)合作實驗室;
35個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合作實驗室。
35處校園建築,總面積超500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