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學以後,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得很大,長時間都要待在學校裡學習,學習久了就會想要放鬆,不想去上課。他們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向老師請假,可是有的學校請假規定很嚴,沒有重要的事情不允許學生請假。學生為了讓老師同意自己請假,就會想出各種請假理由。
1、 身體不舒服
身體原因是學生最喜歡也最經常使用的一種請假理由。孩子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總會有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這是很正常的,有時候發燒或者感冒都會讓人感覺很疲憊,精神狀態不好。這時候如果勉強去上課,也學不到什麼東西,上課沒有精神。所以當有學生向老師請假時說出這個理由,班主任正常都會很快同意,希望學生可以在家裡好好休養,養好身體再來讀書,這樣子學習效率會更高。所以正常使用這種理由請假的都會獲得老師的批准。
2、 家裡有喜事
每個學生都有一些關係比較好的人,可能是一些自己的親朋好友要結婚,自己想要去參加他們的婚禮,這也是人之常情。每個人的親戚結婚自己都想參與進來,所以這時候如果向老師請假,老師也會同意的。因為老師自己家裡也有親戚,他們也知道結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如果不能參加實在是很遺憾,所以想這個辦法也是一種可行的理由。
3、 要去探望生病的親戚
很多學生在想不到理由可以請假的時候也會想出這個理由,就是要看望一些生病的親戚,比如說自己的爺爺奶奶。人年紀大了,總會有生病的時候,這時候學生出於對他們的一片孝心,心裡會很焦急。所以會第一時間想去看望他們,表達自己的孝心。所以如果老師聽到這個理由,出於人之常情,也會表示同情和理解,也願意讓孩子請假,去看望自己的爺爺奶奶,所以這個方法也是很有效的。
中學的學習是比較緊張的,孩子長期處在學習中,如果沒有時間放鬆一下身心,會讓自己憋出病來,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所以有時候學生想出一些辦法請假想出去散心或者放鬆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偶爾請假可以,但是不能經常請假,否則會影響自己學業的順利完成。每節課老師都會講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如果經常沒來上課,就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會影響學習效果。
1、 會影響正常的學習進度
中學的知識點很多都是銜接性非常強的,如果學生一節課沒有上,可能就會落下很多知識點,需要在接下去的時間自己想辦法給它補上,這也是比較麻煩的。所以沒有必要為了逃離課堂就去想一些辦法請假,這樣子容易造成自己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跟不上學習進度,對自己沒有好處。
2、 會養成學習惰性
如果老師經常同意學生請假,可能在學生心裡就覺得自己請假很容易,所以在以後的學習中就會經常想出各種辦法向老師請假。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很不好的習慣,在應該上課的時間,經常不去上課,而是想方設法要請假,長久下去會讓孩子變得很懶惰,不愛學習。
3、 會影響到其他孩子
如果每個同學都按時到課堂學習,這樣子整個班級就會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經常有同學動不動請假,其他同學也會受到影響,他們內心也會蠢蠢欲動想要請假。這樣一來,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就會受到影響,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會給老師管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中學時代雖然辛苦,但是每個周末正常都有放假,到了周末學生們就可以自己出去玩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周一到周五是規定的上課時間,學生應該要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學好課本上的知識,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不負自己,不負父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