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橋變新橋,堵點暢通了,停車不再難……在樂清城東街道,城市面貌和人們的生活悄悄發生著變化,你發現了嗎?
修建「幸福橋」
東雲橋施工現場 黃瀚/攝
偌大的橋墩佇立河中,在橋墩上方,戴著安全帽的工人有的在焊接鋼筋,有的在拆除固定架上的木板……12月20日上午,氣溫低下,東運河城東街道段東雲橋危橋拆除重建工程施工現場卻是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
遇水架橋,便利了交通。在東運河城東街道段,一座座橋梁給兩岸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便捷。但因建成年限較久、車流量大等原因,其中三座橋梁被鑑定為D級危橋,給過往車輛及行人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為了消除隱患,提高通行通達能力,城東街道將橋梁修建提上了日程。今年10月,東雲橋危橋拆除重建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建設任務為拆除老橋,重建一座長36米、寬11米的新橋。經過數月施工,目前,該工程已完成80%,預計春節前完工通行。
前不久,橫跨在東運河上東雲橋以西的一座拱橋——後所轉盤橋也去除了「D級危橋」的「標籤」,以嶄新的「容顏」展現在人們面前。據悉,後所轉盤橋維修工程於今年9月中旬啟動,施工完成後,橋長21.4米、寬4.05米;橋體兩側加設了欄杆,安全性增強;兩岸均設定了2.2米的限高,允許總高度2.2米以下車輛通行。市民周女士住在虹霞路,每天要過河去後所菜市場買菜,後所轉盤橋是她的必經之路,她說:「橋修好了,對我來說更方便更幸福了。」
近期,東雲橋以東靠近樂清市旭陽寄宿小學的樂沙大橋也恢復了應有的「顏值」和「健康」。修葺一新的樂沙大橋長23.1米、寬12.6米,橋面平整,安全地「迎接」著車來車往。
暢通「暖心路」
「以前下班經過新塘村這邊,都會堵得上火。現在,我想我的『路怒症』不會犯了。」家住市區、在虹橋鎮一家企業上班的鄭女士每天途經104國道與永和一路交叉口,近日,她為該路口的交通通行情況好轉而點讚。
永和一路位於城東產業功能區內,與104國道交界,構成了一個「T」字。原先,功能區內的車輛基本通過永和三路進行疏散,永和一路和永和二路則輔助交通疏散。而永和三路作為支路,寬度僅7米,無法快速疏散功能區內的交通,因此一到上下班高峰期,104國道新塘村與功能區一帶都會堵成「一鍋粥」。
在這樣的背景下,城東街道於今年8月啟動了永和一路和104國道交叉口改建工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2700萬元,總用地規模1500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拓寬路口,將永和一路延伸至六環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以新塘村黨總支書記張建鋒為「領頭雁」的新任村班子多次召開村民大會,聽取和梳理村民意見,制定了可行性建設計劃。
目前,工程第一期已完工,第二期正在辦理徵地手續。完工後,將解決此處交通堵點問題,形成一個交通暢通圈。
在蠣灰窯經合社,拓寬了路面、安裝了信號燈,施劃了路面行車標識後,銀安路和慎海路交叉口車輛通行變得安全有序。而此前,該路口道路狹窄、缺少交通信號燈、車流量和人流量較大,成為一處交通安全隱患點。
為保障居民出行安全,解決交通堵點問題,換屆選舉工作一結束,蠣灰窯經合社新任幹部便迅速燃起了該路口提升改造工程的「第一把火」。經合社黨總支書記林利麗帶頭做政策處理工作,帶領班子成員與村民進行多次溝通,講清了工程利弊,為工程順利推進亮起了「綠燈」。下一步,經合社將圍繞「全域美」建設等重點工作,計劃建設停車場,對道亂佔、車亂停現象進行系統整治,全面提升人居環境。
道路建設的利好勿庸置疑,城東街道精準施策,鋪開了全街道路網建設,最大限度做到為民、便民、惠民。據悉,樂清市財政局周邊道路建設工程也在進行之中,將新建瀝青道路面積約2336平方米,新建人行道面積約1407平方米。
治汙抓源頭
後所排汙管網施工現場 黃瀚/攝
12月20日下午,在城東街道後所社區靠近居民區的環城東路人行道上,幾名工人正手持鐵鏟,往窨井蓋四周開挖的路面上填鋪水泥砂石——投資2260萬元的後所排汙管網建設工程是城東街道一項重點民生實事建設項目,也是後所經合社新一屆班子上任後的「開門一件事」。
後所經合社黨委書記周賢三介紹,後所片有人口1200多戶4000多人,另有新居民4000多人。人口較多,居住密度大,管道鋪設涉及面廣、體量巨大。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新一屆班子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討論和協調,還分區包幹,挨家挨戶上門做好居民的政策宣傳工作,不厭其煩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大程度取得居民的支持。
在施工過程中,經合社幹部還專門組建了一支監督隊伍,保證每天都有人到場監督,保障工程質量。同時,在上下班高峰期時,經合社幹部常常現場進行交通疏導。
「最近施工期間,周邊路面有點髒亂,出行也不大方便。但我想這不方便是暫時的,等排汙管網鋪設好了,我們的居住生活條件就提升了。」後所經合社居民陳樂意說。
據城東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目前,該工程已完成70%以上,待回填土沉降穩定之後進行路面修復,預計整個工程將在農曆年底前完工。該項目完成後,將有效解決轄區內居民的生活汙水排放問題。
緩解「停車難」
東山南臨時停車場 胡志欽/攝
「這個地方,以前是一塊荒地,現在變成了停車場,我買菜、接送孩子不用為找不到地方停車發愁了!」日前,家住城東街道東山南社區的吳女士說,停車場的投入使用,讓她有了「小確幸」。
吳女士所說的停車場是新建成的東山南臨時停車場,位於東山南菜場與樂清市中心幼兒園晨曦園區附近,面積2800平方米,施劃停車位86個。
據悉,以往每到菜場早、晚市期間,以及幼兒園上下學時段,附近路段亂停車、亂行車現象非常突出,對此,附近居民反映強烈。群眾的痛點、堵點,是決策者的著眼點、立足點。面對群眾呼聲,城東街道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牽頭相關村社與部門,吹響了修建公共停車場的號角。短短兩個月時間,這塊荒地就變成了規劃科學、乾淨平整的公共停車場,有效疏散了附近交通。
伯樂東路停車場效果圖
伯樂東路同樣有著「停車難」之痛。伯樂東路沿線機關單位、居民住宅區較多,還有青少年活動中心、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多個公共活動場所。平時,道路兩側的停車位總是供不應求,很多到附近公共場所接送孩子或到附近單位辦理事務的市民總是轉上一大圈也無處停車。針對這一情況,城東街道合理利用現有條件,在伯樂東路沿線規劃了兩個停車場。目前,兩個停車場建設工程進度過半,屆時,將新增停車位128個。
城東街道還在各類人員密集場所,學校、商業網點、工業據點、菜市場等周邊地區,找空間挖潛力,只要能建立規範停車場的,就全力建設。據城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自10月份決策部署建設停車場以來,除東山南菜市場臨時停車場以外,還陸續建成了壩頭停車場、牛鼻洞停車場等4個停車場,共施劃停車位400個。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有伯樂東路、良港東路、蠣灰窯等3個停車場,預計施劃停車位近300個。下一步,還將在後所等7個位置建設公共停車場,再增加500餘個停車位。
提升外立面
二環路立面改造提升效果圖 城東街道供圖
近日,有細心的市民駕車途經城東街道二環路(晨曦路至環城東路路段)時發現,道路東側的沿街房屋有的「穿」上了藍灰色的「外衣」,有的「披」上了潔白的外套,還有的外圍搭著腳手架,正等待著「華麗變身」。
原來,該路段正在進行外立面景觀改造提升。記者在效果圖上看到,提升後,整體風格淡雅素樸,還融入青磚、灰瓦、水墨等元素,視覺效果非常養眼。「城東街道是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立面景觀提升是打造良好宜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項目。」城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程預計於明年1月完工。
三環路立面改造提升效果圖
不僅僅是二環路,蠣灰窯村景觀提升,寧康東路兩側,二環路及三環路沿線「線亂拉」整治等工程均在進行中。屆時,城區東入城口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全力以赴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城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聚焦「和諧城東、實力城東、美麗城東」建設,各村社也全面推進綜合農貿市場、公園、自來水管網提升、停車場、河岸駁坎等各項民生工程項目,一件連著一件抓,一錘跟著一錘敲,重點抓好民生服務行動,由點成片,切實形成「全域美麗」新格局,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來源:樂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