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落地」 加快長三角協同創新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活動現場。 濱江宣傳 供圖

中新網杭州6月5日電(記者 張斌)5日,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正式落戶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將加快長三角協同創新、產業合作一體化進程。

據悉,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將以中國科學院100多家研究所為支撐,充分依託中科院機構在杭平臺載體,結合杭州市高新區(濱江)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融合「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雙優勢,建設成為具有成果轉化、技術服務、項目孵化、投融資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中科系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介紹,今年以來,中科院上海分院積極與地方共建創新機構、科教融合平臺和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推進產學研合作,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未來通過聚焦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與高端製造裝備等產業方向,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將孵化至少上百家高新技術企業。

杭州市副市長柯吉欣表示,共建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有助於杭州牢牢抓住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圍繞引進「名院、名校、名所」的三名工程,提升杭州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杭州將秉持開放探索、合作共贏的態度,務實推進全面合作,提供最優服務。

據了解,杭州市高新區(濱江)近年來已建設一批集「科學研究、應用研發、人才培養」於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如國家「芯火」雙創基地、公安部一所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等。此外,圍繞數字經濟主體產業,高新區(濱江)積極探索具有高新特色的產學研合作路徑,引進一流的高校院所。

2019年,該區技術交易額達到144億元,列浙江全省第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合作發生在高校和企業之間。

高新區(濱江)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志龍介紹,該區將抓住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正式落戶契機,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蓄積創新勢能,做活體制機制,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完)

相關焦點

  • 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落地高新區(濱江)
    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落地高新區(濱江) 6月5日,杭州中科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正式落戶高新區(濱江),為我市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型城市再添新支撐、新動力。
  • 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
    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 2016-05-19 南京分院    在揭牌儀式上,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同時有6家中科院研究機構的11個創新項目團隊與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籤署了入駐協議,並與5家企業籤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標誌著中科院與常州鐘樓區的合作邁上了新臺階
  • 大創小鎮再迎國際夥伴,中法(杭州)創新合作加速中心啟動
    此次大會在杭州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由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中法(杭州)創新合作加速中心承辦,並得到了法國駐中國大使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巴黎國家創新中心、巴黎南泰爾大學(巴黎第十大學)基金會、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浙江大學以及開發區內各高校的大力支持。
  •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來了
    加強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建設。鼓勵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以下簡稱「三省一市」)在科技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和公共安全等領域集中優勢科技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共建一批長三角實驗室,支持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加快發展。
  • 「2+N」格局加速國家技術轉移一體化
    作為中國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重要「推手」的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建設正加快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包括中關村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深圳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以及武漢、上海、西安、成都等區域中心在內的全國技術轉移「2+N」體系布局業已成型。
  •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創新集聚效應顯現——14家「中科系」院所落地濟南
    隨著與中科院合作的不斷深入,濟南已先後引進「中科系」院所14家。 迸發的創新活力引來「國家級」關注。當前,山東正積極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著力以科技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濟南區位條件優越、人才資源密集,是科技創新的沃土。「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必將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科創濟南』,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作出新貢獻。」
  • 14家「中科系」院所落地濟南
    隨著與中科院合作的不斷深入,濟南已先後引進「中科系」院所14家。  迸發的創新活力引來「國家級」關注。當前,山東正積極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著力以科技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濟南區位條件優越、人才資源密集,是科技創新的沃土。「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必將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科創濟南』,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作出新貢獻。」
  • 科技部關於確定中國礦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等74家機構為第四批國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精神,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促進技術轉移,根據《國家技術轉移促進行動實施方案》和《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管理辦法》,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和專家評審,確定中國礦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等74家機構(見附件)為第四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 協同創新 開放共享 長三角科技合作凝聚共贏「向心力」
    ,如何讓資金、人才、技術等科創資源充分流動、實現更多應用成果落地轉化,從而更好地服務於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科創圈是由區域內城市科技創新引發的經濟極化效應和知識溢出效應產生的科技創新資源在空間集聚與擴散的結果。」江蘇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孫斌提出,以上海為龍頭,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為骨幹節點,優化配置都市圈創新型城市資源,聯合發展G60、G42、G25科創和產業創新走廊及生態經濟走廊,共同推進「核級引領、圈層遞進、點帶聯動」的長三角科創圈建設。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下個月成立!
    7月22日上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籌備會議在蜀山經濟開發區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擬於今年8月正式成立,這也是G60科創走廊首個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 杭州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在錢塘...
    4月25日上午,杭州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杭州先進院」)在錢塘新區的大創小鎮揭牌。   這距離4月19日錢塘新區正式掛牌,僅過去了6天。錢塘新區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新區將成為先進技術轉移及推廣的產業基地,助力創新創業、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戰略的部署實施。
  • 杭州未來科技城高通中國中科創達聯合創新中心暨高通AI創新實驗室...
    杭州未來科技城高通中國中科創達聯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聯合創新中心」)位於中國(杭州)5G創新園內,旨在推進杭州雙創事業的發展,聚焦於5G、AI、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應用需求,為杭州雙創企業和機構提供支持。
  • 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位化能力中心揭牌
    會上,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位化能力中心(下稱能力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面向全球引進一批優質的數位化服務資源,成為服務長三角地區製造業數位化的「策源地」,輻射長三角10萬家企業數位化轉型。  做產業數位化的「路由器」  據了解,能力中心由浙江省圖靈網際網路研究院主導運營,是專門服務傳統製造業數位化改造的「問診」平臺。
  • 朝著長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邁進!今天,浙江日報整版報導慈谿!
    國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並將慈谿列為9座中等城市之一。待通蘇嘉甬跨海鐵路通車後,慈谿將直接納入上海都市區「半小時交通圈」,真正實現滬慈兩地同城效應。慈谿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彰顯,也面臨著落實國家戰略,率先探索服務寧波、融入長三角的新渠道與路徑的重大機遇。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布局科技創新策源地!濟南這樣抓發展的...
    只有科學研判、實事求是、落地有聲,才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強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為濟南今後的創新之路謀篇布局:強化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 淮北市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加快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
    圍繞建設碳基、矽基、鋁基、生物基、高端裝備製造、大數據產業「四基一高一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承接長三角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推動該市產業向產業鏈、創新鏈最高端攀升。深化與上海申能集團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投資54億元建設的135萬千瓦發電機組,是全世界單機容量最大、單位能耗最低的高效潔淨煤發電機組,為全球綠色燃煤發電的標杆,是國家示範工程。
  • 杭州都市圈加強區域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好都市圈 共譜協奏曲
    在建設中做好系統規劃,杭州都市圈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位於杭州未來科技城的衢州海創園,就是杭州都市圈加強區域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曾經,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高新產業基礎薄弱、高層次人才匱乏,一度制約衢州高質量發展。而與其緊鄰的杭州,則是全省創新高地。2018年,衢州主動加入杭州都市圈。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正式揭牌!
    12月18日,在2020年杭州空天信息大會召開之際,杭州市柯吉欣副市長、西湖區高國飛書記以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夏剛副院長、經營產業部領導在大會上共同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揭牌。研究院下屬的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空間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神舟智慧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康拓紅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參加了此次大會。 自2019年7月,研究院與杭州市在雙方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積極推動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籌備工作。
  • 中科聯合生命科學產業研究院落地新會!
    2020年生物產業協同創新與產業集群發展促進大會召開中科聯合生命科學產業研究院落地新會12月8日,由中國防癆協會和新會區政府主辦的2020年生物產業協同創新與產業集群發展促進大會在新會區召開,會議舉行了中科聯合生命科學產業研究院落地新會的啟動儀式。
  • 杭州與長三角八城市共繪「科創同心圓」
    包含杭州在內,以及松江、嘉興、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共九個城市組成的G60科創走廊,是長三角產業技術創新的策源區,也是長三角率先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一塊試驗田。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剛閉幕,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圍繞科技創新和區域協作,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謀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