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是如今國內外發展最快的運動項目之一,在這個年輕人主宰的領域裡,是否想過能看到年近七旬老人的身影?
剛剛在南京舉辦的中國電子遊戲超級聯賽(CGL2019)上,一對滿頭白髮、身形矯健的老夫妻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記者了解到,老先生名叫鄭欣爵,今年69歲,太太林淑輝66歲。兩人參加的項目是很多人都玩過的「街頭籃球」投籃機。共同練習這個項目十一年,兩人的雙打成績格外出色,還曾拿過全國比賽第二名。
被誤以為是陪娃來的爺爺奶奶見到兩位老人時,他們剛剛在比賽現場熱身結束,林淑輝正熟練地在手指上纏上膠布,完全不輸專業運動員。她伸出手給紫牛新聞記者看,「天氣乾燥,手上常年練球,摩擦後太粗糙,都裂了口子。」
比賽現場,每個項目都擠滿了年輕人,兩人的銀髮在人群中特別顯眼。「這對爺爺奶奶是陪孫子孫女來比賽的嗎?」
周圍常能聽到有人竊竊私語,不過兩位老人一出手就引起了圍觀。只見林奶奶一出手就是一道弧線,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籃球上飛下滾不停輪轉。如果只盯著籃筐看,籃球仿佛下雨一樣「唰唰」地正中籃筐。一臺機器雙人賽有十個籃球,但是兩個老人你一球我一球飛快地投中,十個籃球居然常常不夠用。
鄭欣爵爺爺告訴記者,這次他們是作為嘉賓來到現場,雖然不計入比賽成績,只是練練手,和年輕人切磋切磋,仍得到不少掌聲。有的年輕人才投中一個,兩位老人已經三四球落筐,讓很多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自嘆不如。
為鍛鍊身體,兩人從「兒童機」開始練林淑輝告訴記者,她和老伴練球始於2008年,由於是奧運年,全國各項運動氛圍火熱,而投籃機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當時他們完全沒有料到,自己日後會與電子遊戲競技結緣。
「當時我的身體不是很好,醫生建議我多鍛鍊,能不吃藥就別吃。」中老年人鍛鍊項目裡遊泳、跳舞的非常多,而她偏偏選擇了一項屬於年輕人的運動。
鄭欣爵回憶,他倆剛剛接觸時對這個遊戲都非常陌生,「剛開始去兒童機玩,也投不了幾分,後來玩著玩著有點上勁了,才轉玩成人機。」
鄭欣爵以前常年堅持晨泳,後來退休後換了住處,受遊泳場館限制,便乾脆同夫人一起玩起了投籃機,「投籃有個好處,想去就去沒什麼限制。像人家跳廣場舞什麼的,我也會看別人跳,但是不喜歡,跳舞需要協調場地、時間還有人員。」
「十年如一日」這個詞用在兩人身上再貼切不過。2008年至今,老兩口每天都會安排時間去活動一下,堅持至少一個小時。如今林淑輝身體各方面都很不錯,膽固醇、三高之類的中老年人常見問題都沒影,檢查下來各項指標都很正常了。
「雙劍合璧」,時常「打爆」投籃機平時,深圳地區各大商城的遊樂場內,總會出現夫婦倆雙劍合璧刷爆投籃機的身影。
「一開始的時候一局打下來二三百分就很不錯了。」鄭欣爵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就是要靠勤練,後來兩人配合能打到四五百分,慢慢的一
年能增加100多分。如今兩人水平基本上能達到八九百分,特別好的時候還能打「爆機」,超過1000就重新計分。「現在國內的頂級高手,雙打可以達到1000多分。」雙打尤其需要兩人的配合和默契,很多高手一個人能打800分,但是兩個人打反而沒有一個人投籃分數高,就是因為沒有默契的合作。
「我們年紀大了,打雙打對體能的要求相對較低,因為一個人一場下來滿身大汗,很多年輕人體能都不太夠。」鄭欣爵直言自己老伴單打水平高,「她的頻率比較快,所以我就見機行動看著她來,有的時候我等她一下讓她先投,連投兩個我再投。」
一開始練,不光手酸,站久了小腿也會很累。練的過程中也想過放棄,太累了不打了,後來他們發現,慢慢堅持下來了就打得很爽快,沒有玩的話反而感覺很不舒服。「十年下來手臂都練粗了不少,因為這個不分年齡的,比賽的時候也不太分,老人小孩都可以來同臺競技。」
流水的隊友,鐵打的老兩口電子遊戲類項目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戰隊,老兩口也和一幫愛好者組成了「深圳風行者」戰隊。在一幫年輕人中,他們沒有覺得有年齡差距,跟年輕的小夥伴們溝通毫無距離。
「我們的隊友到哪都很關心我們,出來比賽也很尊重我們。不過他們還玩那些賽車啊,電子遊戲什麼的,我們就完全玩不來了,我們參加這個主要是以強身健體為主,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體育項目。」
但他們參加的戰隊也面臨一個問題:年輕人玩幾年就換了興趣,有的人成了家有了孩子,有的人工作忙就顧不上了,十年來隊裡堅持留在戰隊的只有這兩位老人家。
「年輕人玩這個一批輪一批,剛開始都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隨著年齡增長,來來去去換人換得特別快。」鄭欣爵告訴記者,全國範圍內玩投籃機的老年人可能也只有幾個,其中數他倆年齡最大。「這幾年年輕人很厲害,競技水平越來越高,我們則是想呼籲多一點中老年人來玩,覺得這個項目很健康。」
你喜歡投籃機,我就給你做一個鄭欣爵和林淑輝老家在湛江,雖然平時常住深圳,但是每年總會回老家。「回老家練習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所以她有時候就不太願意回去,或者回去很短的幾天,所以我就一直有一個想法,自己買材料製作一個純木質的投籃機。」
鄭欣爵告訴記者,這一想法付諸行動後他就開始設計圖紙,準備材料。有一手木工活的他,量好了標準的尺寸規格,買來木條木板製作。
「因為這個還是挺費工夫的,我每次回去做一點,每次回去做一點,累計大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前後跨度三年,做出這麼一臺投籃機。除了籃筐不能移動外,其他功能都完全具備。」投籃機還進行過升級改進,原來的版本是三合板,因為聲音過大,擔心運動時產生的噪音會影響到鄰裡,後來的升級版改用實木條框架式,上面還鋪上兩層毛毯,球筐邊上也墊了些用毛巾包紮的海綿,大大降低了球撞擊物體的聲響。
因為是家用籃球機,目的是為了鍛鍊身體,所以也就不考慮安裝球筐的移動功能和計分的裝置,僅作投籃之用。這樣又省錢又省電,也不容易出故障,能自娛自樂就很滿足!
組成「820組合」,他們同月同日生老兩口將自己的組合命名為「820組合」,原來因為他們都是8月20日這一天生日。
老兩口飛赴國內一些城市比賽,女兒基本上也都會陪著,像經紀人一樣幫父母張羅行程住宿,一家人就這樣玩遍了不少城市。
「我們是2010年開始到各處比賽的,去過上海、山東、湖北等地,以前我們兩個還能自己跟著戰隊一起去,現在基本都要女兒陪著了。」鄭欣爵說:「現在發展太快,出門要訂機票,訂房全都是手機點一點,這些我們年齡大了真的是搞不清楚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電子遊戲比賽正是一年一屆的中國電子遊戲超級聯賽。從海選,到城市賽,再到省賽,每個省決出一兩個名額參加全國賽,歷時半年左右。
林奶奶的單人水平比較高,拿過廣東省女子第三名。而兩人的雙打最好成績則是2017年電子遊戲超級聯賽全國總決賽超樂籃球中老年混雙組亞軍。
這種邊比賽邊旅遊的生活,老兩口過得很開心,不少組委會還邀請他們以嘉賓身份參加,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感染了不少人。「從來沒想過打到多少歲,只要玩得動就會一直打下去。」林奶奶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