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電子保姆」,對寶寶的危害有五種!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

2020-12-22 騰訊網

如今,電視、電腦、手機已經成為一些家長的「電子保姆」。

孩子哭鬧的時候,不管是「三頭六臂」媽媽,還是同樣富有經驗的奶奶外婆,都會覺得手足無措。這時只要打開電視、遞上手機、擺好ipad,孩子瞬間乖巧,不哭不鬧。

甚至於,出趟遠門,在高鐵上、大巴車上,有些父母為了防止孩子製造噪音、幹擾到他人,也會請出這一法寶,讓孩子全程沉浸在電子屏幕的世界裡。

只是,世界是安靜了,但長此以往,依賴於這些神器久了,孩子的健康可能就堪憂了

這五種你不知道的危害

1.妨礙大腦發育

兒童顱骨厚度低於成人,小朋友們在使用電子設備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發記憶力衰退、頭痛等一系列問題。

2.影響視力

孩子連續玩手機20分鐘,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的近視狀態;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正常眨眼在12-15次。手機電磁波對人體傷害最大的部位就是眼睛。

3.導致睡眠障礙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健康機構,做出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手機光線比日常燈光更能影響孩子的睡眠。實驗中,他們讓10位孩子分別進入兩個房間,一個房子的孩子們在看書閱讀後睡覺,平均在28分鐘以前入睡;而另一個房間玩智慧型手機後的孩子,普遍在39分鐘之後才入睡。孩子睡覺前看手機,過於明亮的畫面會影響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時間一長,極容易導致睡眠障礙。

4.阻礙身體健康發育

電子設備玩得非常熟練的孩子,通常對肢體運動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這樣會引起運動功能低下、身高增長緩慢、身體發育推遲等問題;

另外,孩子玩手機,手部總是保持一個動作,可能會影響手指的發育;

孩子為了看手機,頭部總會不自覺前傾去接近屏幕,脖子或腰長時間的固定姿勢會引起脊椎變形、脊椎側彎等綜合症,也可能引發頸椎疾病的早期症狀。

5.破壞孩子注意力、專注力

寶寶做事就3分鐘熱度、注意力不集中、寫個作業總是西看看東瞧瞧……

其實,這些可能是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後所呈現的不良反應。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自身具有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的能力。而專注力又是兒童發展的第一要務。

《美國小兒醫學期刊》指出:

電視可能過度刺激幼童腦部,改變他們發育中的大腦結構。而看電視時間越長的嬰幼兒就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行為衝動和焦躁不安的問題。

除上述五種危害之外,根據兒科職業治療師、生物學家克裡斯·羅安博士、兒科職業治療師安德魯·杜安博士等專家研究標明:

電子產品還可能引發孩子肥胖症、自閉、焦慮等精神疾病,或是讓孩子產生攻擊行為。

怎樣避免「電子保姆」帶來的傷害?

1、逐漸減少次數

當家長知道這些危害後,在孩子使用手機時,家長立即搶走,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反抗情緒。因此,對於使用智慧型手機頻率較高的孩子,家長應引導在使用時間上逐漸減少,緩解孩子的反抗心理。在孩子2歲前,智慧型手機、電視、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不要讓孩子直接接觸;孩子滿3歲以後,可以適當使用智慧型手機,一次10分鐘,每日最多3次以內。

2、不把手機當獎勵

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比如動不動拿電子產品當獎勵,以「可以讓你多玩X小時手機」作為對孩子某種要求的交換條件。經常這樣,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機作為最大的訴求,而習慣一旦養成則難以改正,所以堅決不要把手機當成哄孩子的工具。

3、轉移注意力

若孩子沉溺於手機遊戲,一方面可以通過約定控制使用手機的內容與時間,幫助孩子增強自控能力;另一方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多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多交朋友、參與戶外活動等,擴展孩子的視野和興趣,讓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轉移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來。

4、家長以身作則

每當父母在玩電子產品時,孩子也想玩的意願往往會更加強烈。因此,想讓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孩子現在還小,應該多與父母共度快樂時光,去體會愛與溫情,而不是讓科技麻痺他的心靈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請給予充分的陪伴和愛。

專注海洋幫您和您的孩子建設一座溝通的橋梁。使用專注海洋來建立親子海底城市,記錄您和孩子每次的繪本、遊戲時間。同時也可以作為規定孩子看動畫片、玩益智遊戲等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限制。時間一到就需要關閉電子設備,休息雙眼和大腦。

為了孩子的健康,不要用手機來哄孩子,願更多的父母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光,共同體驗成長的奇妙和美好。

【專注海洋,陪伴你的點滴時刻】

相關焦點

  •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認生期」,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有認生期,並且認生的早晚和認生時間的長短也因寶寶而異。大概50%~80%的寶寶都會有認生期,大多數寶寶在8-9個月、少數寶寶在6-7個月時會出現認生的情況,也有的寶寶到了一歲多才出現認生現象。寶寶認生的時間,有的寶寶只持續幾周就會好轉,而有的寶寶則會持續半年之久。寶寶認生並不是壞事,這是他們自我保護的本能。
  • 寶寶變成「電子族」,到底是誰的錯?家長別再用「電子保姆」了
    網傳「兩歲半寶寶玩1年ipad近視500度」,雖然只是片面流言,但大人「偷懶」而讓電子產品變成「保姆」的情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電子保姆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當孩子深陷於此,是該怪電子產品還是家長呢?家長面對這種情況又當如何呢?
  • 寶寶交朋友,被小夥伴拒絕了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
    前幾天,我表姐和說了關於她家孩子交友被拒的事情,小寶寶在幼兒園想融入集體,可是交友被拒,孩子回到家後一直哭個不停,表姐很是傷心,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來問問我我家大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狀況,問我是怎麼處理的。相信很多孩子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今天欣欣媽給大家講述一下家長對此置之不理的危害以及聰明媽媽該如何做。
  • 坐月子玩手機,五種危害產婦你考慮過嗎?影響寶寶大腦健康
    一旁的保姆看到後馬上制止了,說月子裡別玩手機,對眼睛不好。曉瑛說了句知道了,低頭玩了起來。保姆走過來跟她說了月子裡玩手機的這五種危害,曉瑛馬上丟下手機躺著睡覺了,別提有多乖了。 坐月子玩手機,五種危害產婦你考慮過嗎?
  • 讓孩子遠離「電子保姆」硬碰硬未必有效
    當看到小小的孩童就能玩轉手機、iPad,我們的臉上是不是曾有一絲得意之色?當孩子被電子產品穩住陣腳,留給我們一段自由自在的時光,是不是有暗自慶幸的感覺?當孩子從電子產品中獲得一些收穫(比如學會了幾首兒歌),那更是讓我們歡欣鼓舞,為我們把孩子交給這個無所不能的「保姆」找到了最有說服力的理由。是的,一切都看似那麼美好。
  • 全智嘉丨電子產品除了導致寶寶說話晚,還有這3大危害
    電子產品除了導致寶寶說話晚,還有這3大危害!!電子產品對孩子危害是不可預估的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兒童語言、視力、骨骼等發育,專家建議家長別拿電子產品當「保姆」,3歲前不要接觸。很多兒科專家表示,近幾年因類似問題前來就診的兒童逐漸增多,其中絕大多數存在過多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專家建議,電子產品不是「保姆」,不能替代家長的陪伴,「兒童在3歲前應不接觸或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3歲後也應儘量控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 抓住寶寶說話黃金期,讓寶寶成為演說家,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導讀:抓住寶寶說話黃金期,讓寶寶成為演說家,聰明家長都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抓住寶寶說話黃金期,讓寶寶成為演說家,聰明家長都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睡前的五種行為,家長需要禁止,危害非常大
    導讀:孩子睡前的五種行為,家長需要禁止,危害非常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前的五種行為,家長需要禁止,危害非常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挑食偏食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挑食偏食怎麼辦?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助力寶寶健康成長「寶寶,我們吃點菜菜好不好,吃菜菜長高高。」「寶寶,來來來,吃點魚肉變聰明,吃一小口好不好?」從寶寶可以吃輔食的第一天起,不少家長就陷入了焦慮中。「孩子不吃蔬菜怎麼辦?」「我家孩子不吃肉怎麼辦?」
  • 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
    導讀: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3種「壞毛病」,先別急著糾正,這是寶寶變聰明的信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溼疹寶寶如何護理?聰明的家長都在這樣做
    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溼疹多出現在1-3個月的寶寶身上。通常最初基本上都集中在面部,如果得當,不會蔓延到身上的,但護理不當可能會蔓延到頸部、手足,嚴重的還可能會蔓延到胸腹等部位。那麼,溼疹寶寶如何護理?聰明的家長都在這樣做!
  • 這3種孩子其實是「假聰明」,將來難有出息,家長可別沾沾自喜
    執筆:麗麗編輯:萌萌定稿:楠楠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能夠領先其他孩子於起跑線的,而且家長也會根據寶寶的一些行為表現來判定孩子的聰明程度。但是我們看到的「聰明」究竟是否是真實的呢?這3種孩子看似聰明但其實是「假聰明」,將來也難有出息1. 愛佔便宜人都喜歡佔便宜,這個是本性,但並不是什麼樣的便宜都能佔,對於小孩子而言,我們更不能讓孩子身上出現這樣的情況。
  • 聰明家長這樣做,值得父母借鑑
    最近我在貼吧上看到了這樣一個話題,話題中的內容是關於寶寶上幼兒園被欺負的事情,其中有一個網友說每個孩子都會經歷被欺負的情況,大多數的家長還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家長趁寶寶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應該多多帶他們去外面鍛鍊,增強自己的體質,如果你家是男孩,我們還可以給寶寶報跆拳道班,這樣不僅可以健康成長,還能用來防身。
  • 如何和周歲以內的寶寶親密互動?家長這樣做,寶寶越來越聰明
    周歲以內的寶寶各方面能力的發育都處於比較關鍵的時期,家長平時要多多跟他進行互動,這樣可以讓他大腦更加均衡地發展,將來也會越來越聰明。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家長一邊帶娃,一邊玩手機,殊不知這種「放羊式」帶娃只會使他錯失提升感知能力的重要時機。
  • 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對於喜歡打人的寶寶總是讓周圍的鄰居、親戚朋友感到莫名的氣憤,然而家長有個愛打人的寶寶也時常感到非常的無奈。、有的時候還會把爸爸的文件撕得亂七八糟,孩子甚至在公園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一生氣就將其他的朋友大哭或者是推倒地上,這個孩子的家長也非常的苦惱,每一個寶寶有自己情緒表達的方式,寶寶喜歡打人的方式雖不是故意的,但是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還傷害了其他人心,甚至還會鬧出一些小矛盾,導致其他的小朋友疏遠自己的寶寶,這是家長最不想看到的,一般來說,面對愛打人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還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家長不妨試試看
  • 2歲寶寶只吃保姆做的飯,媽媽好奇偷偷嘗了一口,立馬辭退保姆
    2歲寶寶只吃保姆做的飯,媽媽好奇偷偷嘗了一口,立馬辭退保姆作為家長,自從孩子生下來後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不僅生完孩子幾乎馬上投入工作,也容易顧不到孩子。如果長輩沒有辦法幫忙照顧孩子的情況下,就會選擇請一個保姆,但是近年來保姆事件層出不窮對於請保姆這件事,家長們始終很不放心。
  • 「我們不和你玩」,當寶寶交友被拒時,聰明媽媽這樣做
    前幾天,我表姐和說了關於她家孩子交友被拒的事情,小寶寶在幼兒園想融入集體,可是交友被拒,孩子回到家後一直哭個不停,表姐很是傷心,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來問問我我家大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狀況,問我是怎麼處理的。相信很多孩子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今天欣欣媽給大家講述一下家長對此置之不理的危害以及聰明媽媽該如何做。
  • 想要寶寶沒蛀牙,聰明家長這樣做,全面護理指南
    如今各種各樣的甜食琳琅滿目,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這也使得寶寶的牙齒最容易遭遇。牙齒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牙齒的護理工作,應該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就應該開始,聰明的家長都是會這樣做的,牙齒的護理指南需要深入了解下。
  • 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媽媽就偷著樂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十分聰明,這樣美好的未來才能夠實現,並且聰明的寶寶更容易招人喜愛,所以聰明就成了媽媽除寶寶的健康問題外最大的問題。但是有些寶寶還小,怎麼看出聰明不聰明呢?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有的寶寶對於外界傳來的刺激能夠很快的做出反應,但是有些寶寶都快1歲了還非常木訥,要你說,哪個寶寶更聰明一點。
  • 聰明寶寶的3種早期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媽媽就偷著樂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十分聰明,這樣美好的未來才能夠實現,並且聰明的寶寶更容易招人喜愛,所以聰明就成了媽媽除寶寶的健康問題外最大的問題2、喜歡被豎著抱很多家長在和寶寶玩的時候喜歡橫著抱寶寶,因為這樣省事,還有就是寶寶本人非常喜歡被橫著抱。但這也是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