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變廢為寶,廢舊材料變身玩教具

2020-11-27 施甸快報

【導語】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遊戲活動質量,激發幼兒通過親近自然、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方式進行學習探索。近日,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成了適合不同幼兒年齡階段的玩教具,供幼兒在活動中操作使用。

【解說】廢舊泡沫板、廢報紙、奶粉罐、廢紙箱、礦泉水瓶、稻草......這些在常人眼裡一文不值的廢舊物品,在老師們的精心設計下,它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毽子、積木、紙龍、陀螺等各種玩教具。變身後的玩教具不僅美觀實用,還能促進幼兒動手操作、團隊合作能力,深受孩子的喜愛。

【解說】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幼兒的遊戲活動材料,也拓展了孩子們的遊戲空間。

【解說】近年來,仁和幼兒園緊緊依託園本課題《金布朗民俗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融入本土知識,積極探索本土材料以及廢舊物品在幼兒活動中的運用,以此來培養兒童鄉土情感,激發孩子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記者 王建超

施甸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審:陸應仙

相關焦點

  • 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變廢為寶,廢舊材料變身玩教具
    近日,施甸縣仁和鎮幼兒園充分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成了適合不同幼兒年齡階段的玩教具,供幼兒在活動中操作使用。【解說】廢舊泡沫板、廢報紙、奶粉罐、廢紙箱、礦泉水瓶、稻草......這些在常人眼裡一文不值的廢舊物品,在老師們的精心設計下,它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毽子、積木、紙龍、陀螺等各種玩教具。
  • 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幼兒園老師自製玩具太有才了
    這些都是來自全省一百多家幼兒園老師的創意,今天上午,浙江省幼兒園優質自製教玩具評選活動在杭州舉行。  走進評選大廳,簡直眼花繚亂。絕大多數的幼兒園自製的教玩具用的都是身邊常見的廢舊材料、自然材料等,紙板、竹筒、瓶蓋子創意的玩教具隨處可見。偏偏,這些廢舊材料能夠變廢為寶,玉米材料紮成的舞龍憨態可掬,而且不重,小朋友也能拿得動。
  • 巧手創意,變廢為寶——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
    巧手創意,變廢為寶——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提高教師自製玩教具的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園的教學、遊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區域活動的價值,真正做到幼兒園杜絕小學化傾向。
  • 蒙城縣第四幼兒園開展「廢舊物品大變身」活動
    近日,蒙城縣第四幼兒園開展「廢舊物品大變身」活動,變廢為寶,助力創建衛生城市。活動中,老師們積極參與,多渠道收集各種廢舊物品,大膽想像創造,用自己的巧手將廢舊物品進行了大變身。廢舊的塑料瓶及瓶蓋和一次性筷子變成了漂亮的七彩摩天輪,家裡不穿的衣服變成了小舞臺漂亮的演出服,廢舊的瓶子和樹枝變成了美麗的裝飾花樹,雞蛋託變成了有趣的玩教具「按規律排序」和飛機、輪船、冰激凌等,易拉罐加上小輪子變成了長長的小火車,廢舊紙筒變成了搖搖擺擺的小企鵝和高高的房子……小朋友們也變成了小小設計師,把前期收集的牙膏盒、飲料瓶、酸奶杯等,大膽思考組合,變成了小汽車、螃蟹、花瓶等。
  • 新苗幼兒園《襪襪的世界》玩教具獲國家級一等獎
    如東新媒體訊 (全媒體記者 姜歆雯 徐悅簫) 日前,縣城新苗幼兒園玩教具《襪襪的世界》參加教育部教育裝備和研究發展中心舉辦的「2018年『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玩教具展評」活動,在909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 巧手創意,廢舊物品變玩具 都司鎮中心幼兒園廢舊物品製作玩具活動
    近日,都司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以「巧手創意,廢舊物品變教具」為主題的親子活動。小朋友製作的「機器人」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許多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這些廢舊物品有一定的回收和利用價值,適當的加工就能夠將其「變廢為寶」。
  • 朔城區一幼在「變廢為寶」玩教具中強化環保意識
    生活中的廢舊用品可以用來做什麼?毫無疑問,變廢為寶!為了讓幼兒深入了解環保的實際意義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10月初,該園舉辦了「變廢為寶、創意無限」第三屆玩教具展邀請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如空紙盒、牛奶盒、紙芯筒、塑料瓶、吸管、薯片罐等多種材料,一起來「變廢為寶」。在收集的過程中,家長還會自主找出意想不到的廢舊材料,如海鮮類貝殼、紐扣等,充分調動了家長們參與此次活動的熱情。
  • 虎林市教育示範幼兒園開展教師基本功—— 「變廢為寶」自製玩教具...
    東北網虎林6月21日訊 6月20日下午,虎林市教育示範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比賽如期進行。     教師們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目標要求,充分利用紙盒、瓶蓋、廢舊彩筆等廢舊材料及自然資源,發揮心靈手巧的優勢,針對區域遊戲活動空間開放性等特點,結合教育教學課程需求,製作了安全衛生、操作簡便、寓教於樂、美觀實用的玩教具。
  • 平潭:萌娃巧手變廢為寶 創意設計扮靚校園
    冰棒棍、奶粉罐、牛奶盒、枯樹枝、廢紙杯、雞蛋殼、飲料瓶蓋、開心果殼、瓜子殼、衛生紙筒……這些廢舊材料在一般人眼中沒有什麼大作用,但在平潭東嵐幼兒園裡卻成了「寶貝」。師生們通過放飛的創意和靈巧的雙手,讓看上去沒用的廢舊物品華麗變身,製作出一件件精美、有創意的作品,讓「變廢為寶」理念滲入幼兒園的每個角落。
  • 4名教師自製玩教具獲獎
    本報訊  12月4日,記者從營口市教育部門獲悉,在剛剛落幕的「以自制玩教具活動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發展」為主題的全國第四屆幼兒園玩教具展評活動中,營口市有4名選手代表遼寧省參加比賽,其中,教工幼兒園劉薇的作品《巧立方》獲一等獎,鮁魚圈區實驗學校王月的作品《接龍遊戲》、站前區第一教工幼兒園劉雯雯的作品《百木搭》獲二等獎
  • 如東縣掘港鎮新苗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襪襪的世界》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由如東縣掘港鎮新苗幼兒園繆雲、高小平、冒繼華三位老師自製玩教具《襪襪的世界》參加歷時一年多的縣、市、省逐層選拔賽,均獲得一等獎,日前又入圍國家級比賽,參加由教育部教育裝備和研究發展中心舉辦的「2018年『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玩教具展評」活動獲得國家級一等獎的優異成績。
  • ...創作促進成長——廣元市昭化區機關幼兒園教師自製玩教具紀實
    9月8日,廣元市昭化區機關幼兒園開展了"遊戲點亮童心,創作促進成長"教師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全園36名教師參加。本次活動教師3人一組自由組合,分別從科學、益智、建構、運動、藝術、綜合6大類進行創作。活動緊緊圍繞"一物多玩"、"綠色環保"的理念,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教學需要,遵循"科學性、教育性、安全性、藝術性、創新性"的原則,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進行創作加工,製作出一件件構思新穎、簡單實用、形態各異、寓教於樂、操作性強的的玩教具,每件作品都凝聚著老師們的心血和智慧,展示著老師們和諧、進取、陽光的精神風貌。
  • 遊戲點亮童心 創作促進成長——廣元市昭化區機關幼兒園教師自製玩教具紀實
    9月8日,廣元市昭化區機關幼兒園開展了&34;教師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全園36名教師參加。本次活動教師3人一組自由組合,分別從科學、益智、建構、運動、藝術、綜合6大類進行創作。活動緊緊圍繞&34;、&34;的理念,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教學需要,遵循&34;的原則,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充分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進行創作加工,製作出一件件構思新穎、簡單實用、形態各異、寓教於樂、操作性強的的玩教具,每件作品都凝聚著老師們的心血和智慧,展示著老師們和諧、進取、陽光的精神風貌。
  • 巧手變變變 玩出新花樣——諾亞舟和莊幼兒園自製區域玩教具活動
    巧手變變變 玩出新花樣 ——諾亞舟和莊幼兒園自製區域玩教具活動老師們心繫幼兒,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根據本班的幼兒年齡特徵和主題興趣進行自製教玩具的製作。教師以「變廢為寶」的目標,利用廢舊材料和原生態材料通過剪、貼、縫、折等多種手法製作出目標化、層次化、趣味化、持久化等的自製教玩具。為幼兒在區域遊戲活動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開始 今朝流行土玩具
    可一些DIY玩具不僅變廢為寶,而且開發玩具的多項功能,讓孩子玩得有益、玩得持久。近日,市教委將開展2007年上海市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滬上不少幼兒園掀起DIY玩具的新時尚。    玩具並非越貴越好    丁丁今年3歲,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家裡的親戚一會為他買來遙控飛機,一會又送升降起重車,林林總總的玩具堆滿了一屋子。
  • 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2】
    原標題:幼兒園怎樣科學選配玩教具  藝術性地擺放玩教具  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複雜,其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複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探究,還要保證幼兒取得與教育目標一致的探究結果。
  • 甘肅中學教師20餘載自製教具 「變廢為寶」讓課堂易懂
    中新網蘭州4月26日電 (雷景韜 馬吉聰)課堂上,物理老師張鳳天正在使用教具上著一節普通的物理課。但不普通的是,他所用的教具全部都是自己製作的。張鳳天就職於甘肅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中,被稱為「魯班教師」,執教20多年,他堅持自製教具,用一雙巧手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讓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易懂,物理課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
  • 長興縣機關幼兒園:親子DIY 環保創意展
    為合理利用家庭廢舊材料,讓綠色環保意識、垃圾分類常識深入千家萬戶。近日,長興縣機關幼兒園開展了「綠色環保,創意無限」親子手工DIY製作比賽活動。,在孩子和家長的手中搖身一變,煥然一新,變身為一件件精巧的參賽作品。
  • 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綠苑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
    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自製玩教具評選為深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玩教具的能力,堅持教育創新,落實區幼教中心關於開展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的通知,6月9日綠苑幼兒園開展「匠心巧手 玩出精彩 」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
  • 民族幼兒園開展親子製作體育玩教具展示活動
    全媒體記者張偉報導 12月13日,順河回族區民族幼兒園開展親子製作體育玩教具展示活動。家長和幼兒積極參與,充分挖掘身邊的廢舊材料和資源,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製作了各具特色、美觀實用的體育器械。小班幼兒和家長進行了親子自製體育玩教具展示,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使親子之間的感情更進融洽。如採用廢舊水管制作的魔力彩虹圈;飲料瓶和呼啦圈製作的推推樂;廢舊薯片罐和PVC管制作的跳跳樂等器械。中、大班幼兒介紹了自製體育器械的名稱,並且演示了器械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