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二本與專科院校(含高職,下同),你會選擇哪一種?
平時的成績是重本以上的考生,不在考慮之列,本號專門針對重本以下層次的學校,並從實際出發並做具體分析,旨在給這樣的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第一、首先要正確認識二本和專科院校基本情況。
二本院校是夾在一本與專科院校之間的一個「地位」和層次雙「尷尬」的學校,可謂是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種。每年的高考,分數處在這個層次的考生是填報志願最有選擇困難症的學生。
大多數二本院校,其辦學目標和培養層次,往往還是那種比較基礎的學科。它的專業層次自然比不過一本院校,它的專業實操性又還不如專科院校。
受此局限,就目前來講,它的學生畢業後找工作也往往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有許多畢業生甚至是「眼高手低」的,畢業即失業都已成為一種常態了。
因此,二本院校很多時候成為了這類考生「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雞肋」。它比起專科院校的優勢,無非就三個,一是學歷高了一個層次,其次是可作為某些招考或招聘的一個「剛夠得著」的一塊敲門磚,再次是對日後想考研者保留了一個繼續深造的較好的機會。
而專科院校,其辦學目標和培養層次,大多是培養專業型技能型實操型的人才,相比二本院校來得更專業性和實操性。專科院校的畢業生,除了那個有些虛的學歷層次要低些,還有考研受到一定限制外,在就業方面就比二本院校要來得更實在了。
現在企業用人的觀念,已經逐漸走向成熟,逐漸拋棄「重學歷輕能力」的錯誤做法了,更是更看重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有調查表明,專科院校的就業率,每年都要比二本院校的高,甚至可以和一本院校媲美。基於辦學目標和培養層次使然,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大多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有些還富有開拓精神,這是其就業率超過二本院校的主要原因。
第二、其次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未來的專業選擇。
根據自身選擇的條件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以及所讀的專業。這個要分兩種情況看。
一種是分數處在二本院校層次的考生。如果還想在大學畢業後繼續考研深造,那麼選擇讀二本是其中的一個類似於「曲線救國」式的選擇。這時候選好自己喜歡並適合自己的專業,四年後力爭考研成功就可以了。
如果不想考研,還有一條好路可走,就是退而其次選擇專科院校。由於分數層次擺在那裡,這類考生在選擇好專科院校和好專業上都是比只上了「專科線」的考生有絕對優勢的。
這樣的話,選擇好的專科院校,要比選擇一般的二本院校要實在些,就業前景會更好些。
另一種是高考分數隻上了專科院校的考生。這個層次的考生在學歷層次上是「自古華山一條路」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但在具體選擇哪所學校,選讀哪個專業,這才是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一般說來,「重專業重社會需求,輕學校輕個人喜好」,這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把專業選好了,再把學校選好了,等到成功被錄取後,那就「老老實實王老吉」了。在三年大學期間,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努力鍛鍊工作能力,到畢業後,就能立馬順利就業,在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和努力工作就可以了。
十幾年來,有幾句話時常被大多數人掛在嘴上並且當作座右銘。
「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方向對了,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則離成功將會越來越遠。」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這幾句話,其實適用於每一個面臨選擇的人,尤其是高考分數處在一本以下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