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戰勝炎帝和蚩尤後就居住在軒轅之丘。取了西陵氏的女子做為妻子,就是嫘(lei)祖。山海經中的軒轅丘是在西山山系第三山系,在玉山西面四百八十裡的地方。
玉山是西王母的住所,黃帝和西王母是鄰居。在山海經的記載中軒轅丘上沒有草木,寸草不生,應該是一座光禿禿的石頭山。
我們中國人是炎黃子孫,這裡的黃就是黃帝。黃帝做為當時的中原地區的統治著為什麼要住在一座光禿禿的石山上。
先大致介紹一下黃帝的情況。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名字叫軒轅。所以黃帝叫公孫軒轅。《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意思就是說黃帝從出生就很厲害。
這裡解釋一下生而神靈,不是說黃帝生下來就是神靈,古時神與靈是分開解釋的。陰陽不測之謂身,人為萬物之靈。就是說黃帝一出生就是陰陽不測的神秘人物。
黃帝居住的山為什麼不生草木,山海經中沒有記載,但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黃帝在與蚩尤的戰鬥中,有這樣一個得力助手,名字叫做旱魃。旱魃的來歷有兩種一說是黃帝的女兒,一說是天女下凡。戰勝蚩尤後,旱魃都沒有離開,繼續在人間生活。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山海經中說旱魃是黃帝的女兒。這就好解釋,為什麼黃帝做居住的軒轅丘寸草不生?因為黃帝的女兒旱魃,旱魃所在的地方就會大旱,寸草不生,旱魃和黃帝一起居住在軒轅丘。
這只是個人的腦洞,娛樂娛樂。在北方,不長草木的石山很多。軒轅丘上還有一條河流,叫做洵水河。根據傳說,旱魃所在之地赤地千裡,不可能有河流的。但不排除,黃帝用特殊的手段抑制了一部分旱魃的能力。
從軒轅丘向西三百裡是積石山,積石山下有一座石門,黃河水漫過石門向西南流去。積石山山上萬物具備,什麼都有。和軒轅丘完全相反。
在西山山系第三山系,神仙聚集的地方,這樣一座寶山居然沒有鬼神居住,個人猜測這座山是黃帝地盤,這樣就能彌補軒轅丘沒有物資的不足。
喜歡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會持續更新山海經的內容,謝謝。
山海經原文如下:
又西四百八十裡,曰軒轅之丘,無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於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黃。
又西三百裡,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