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滿滿種田,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漢光武帝劉秀。說到歷史上出名的帝王,大抵都會說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劉邦、朱元璋、成吉思汗等;這些帝王確實是了不起的開國帝王。但是,有一位總是被人所忽略,更多的人認為他是一位中興之主,他以懷柔治天下,卻為人低調,他,就是光武帝劉秀。
劉秀一人可以說有著古代君王裡的所有優點,他大度、堅韌不拔、勇敢、隱忍、寬仁、知人善任、足智多謀、自律、謙虛謹慎、最難得的是對愛情專一。對劉秀,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粉絲,王夫之對他的評價「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後,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意思是,所有的帝王都不如他。
說起光武帝,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畢竟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介紹東漢的不多。同時,東漢前有西漢的光芒萬丈,後有三國的人才輩出,劉秀開創東漢這一段的歷史被忽略也就不奇怪了。說到劉秀是歷史上最有文化的皇帝,可能很多同學不明所以。據《後漢書》記載,由劉秀之口說出的成語就有三十個左右,這還不包括別人稱讚他的像「推心置腹」、「手不釋卷」等;可以說劉秀是歷史上成語典故最多的歷史人物,很多都是到如今仍然被廣泛應用的。小編舉例一些出自光武帝的成語,去感受下光武帝的文化情懷:疾風知勁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志者事竟成、置之度外、舉足輕重、披荊斬棘、旗鼓相當、日復一日、差強人意、後悔莫及、危在旦夕、得隴望蜀、人各有志、樂此不疲等。這十五個可以說是我們耳熟能詳,能脫口而出的成語。這些成語有提醒他人的,有鼓勵人心的,有看破一切的,可以說這些成語顯示了光武帝他內心對生命的敬畏和對事業的執著。
劉秀在西漢滅亡後起兵反對王莽,當時天下大亂也是豪傑並起,劉秀和他祖宗劉邦一樣可以說是出身平民,到最後一統天下。粗略一看,劉秀確實文武雙全,可謂中國古代皇帝中的完人,但為什麼現實中的名氣卻不相稱呢?我想還是有很多原因的吧,就他個人的問題來講,主要原因還是自己在政治上的功績和遺產太少。秦皇作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其歷史創舉可謂開天闢地,震古爍今。除此,他使用的郡縣製作為一種優秀的制度也被後人沿用千年。漢武窮兵黷武,南徵北伐,雖然罪在當代,卻也給中國擴充了廣袤的領土。比較一下秦漢時期的地圖,你就會知道什麼叫「雖遠必誅」。除此,漢武時期的推恩令,獨尊儒術等政令,也是有很多創新,雖然有些存在爭議,但卻被後來的帝王一直推崇。唐宗宋祖,兩個開創了中華歷史上經濟繁榮,文化強盛的朝代的太祖,讓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之林上盛極一時,其名氣自然也是風光無限。
再看劉秀,他中興的東漢,高開低走只撐了兩百年且亮點不多。他開國時的政策完全沿用前漢創新太少,以至於西漢時期的一些弊端依舊存在。雖然他能夠因時施政,休養生息,讓剛剛結束戰亂的國家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但相較於以上四位帝王大開大合不破不立的執政表現來看,劉秀的功績確實有點黯淡。不過從做人的角度講,歷史上確實難以找出這麼完美的好人了,昆陽之戰他勇冠三軍,大哥被殺害他忍辱負重,興復漢室後他不殺功臣,高學歷高顏值,勤奮踏實,厚道善良,懂經世之略,又擅長治國之道,這樣的皇帝,再難找出第二個。
劉秀是一個好皇帝,也是一個好人。懂得尊重,也懂得忍耐;懂得韜光養晦,也能殺伐決斷;懂得以文治國,也能以武安邦;懂得善用人才,又不兔死狗烹;縱然心有所屬,依然以禮相待。
文/百家號滿滿種田,轉載請註明滿滿種田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