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鮑亞飛
【1】
杭州富陽的小慧(化名)姑娘,不知道怎麼會把日子過成了現在這樣。
她借了很多很多錢,多到她自己都數不清到底向多少個借錢平臺借過錢,也數不清到底借了多少錢。
她只知道,每天被都人催著還錢!還錢!
就連在派出所報案的時候,也接到了多個催款電話。
最後,是警察,花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幫她數清楚了:半年時間,向129個借貸平臺,借了50餘萬元!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可能是被詐騙或「套路貸」了?
不,這錢,完全是小慧姑娘自己借的,既沒有被騙,也沒有被套路。
所以,只能自己一筆一筆慢慢還!
【2】
小慧姑娘家住富陽大源,從去年開始通過網上借錢軟體借錢。
剛開始借錢的時候,她還在讀大學。當時手頭緊,覺得借的錢不多,父母給的生活費也算寬裕,還款應該沒問題。
沒想到後來越借越多。
問題就在這裡。姑娘啊,好歹也得有點自制力啊。
她的手機,滿屏都是借錢軟體。
她已經數不清向多少家網上借錢軟體借過錢了,總數也沒有計算過。
後來實在還不上錢了,只能拆東牆補西牆。
可是,每個平臺的額度總有用完的時候,再後來每天都被網上借錢平臺公司的人催著還錢,工資收入不高的小慧感覺自己都快崩潰了。
父母也覺出了不對勁,再三追問,小慧說不出個所以然,父母就以為女兒遇到了騙子。於是,8月27日下午,父母帶著女兒來到大源派出所報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
一開始,小慧只低頭不說話。
民警一問兩問三問,竟然問出了這麼個情況。
其實,去年年底,父母已經幫小慧還了30多萬元。
沒想到,今年上半年,手頭緊張的小慧又從網上平臺貸了7000元,之後再次一發不可收。
當時找了好幾個平臺貸了好幾筆款,用著是挺爽的,但到了要還款的時候,沒錢還,只好再下軟體,再貸款,以貸還貸。
欠款的數額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民警問小慧,究竟欠了多少錢,小慧說,自己也不知道。
民警索性讓小慧把手機打開,一個平臺一個平臺地理過去,看看每個平臺到底欠了多少錢,還款日期和方式各是什麼。
沒想到,這一理就理了兩個多小時。
最終,理出來小慧有過貸款的平臺數竟然有129個!每個平臺上分別有2000元到2萬元不等的貸款,加起來50多萬。
小慧說,開始借的錢還是自己用的,後來的借款就是在還其它平臺的本金和利息了,沒想到欠債滾得那麼大,實在找不到還能貸款的平臺了,只能向家裡求援。
【4】
小慧的母親張女士說,去年底剛幫女兒還過錢,沒想到沒到半年,女兒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由於小慧的借款都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的小額貸款,並不涉及詐騙或者是「裸貸」、「套路貸」等情況,家裡人只能想辦法一筆一筆幫著慢慢還了。
警方提示,現在借貸平臺眾多,借貸的門檻也很低,但手續費或利息都是相對較高的。希望大家在借貸時量力而行,千萬不要追求一時的享受,而去做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的提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