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通裝飾集團董事長 徐國儉
上海聚通裝飾集團副董事長 蘇靜
徐國儉,原三航局國企經營部主任;蘇靜,同濟大學建築系高材生,原供職於團委。這對年輕的夫妻,為何拋棄當時月薪2000多的國企「鐵飯碗」,下海創業經商?
原來,當年徐國儉陪同蘇靜參觀同學剛裝修的的新居時,發現這套新居投入不菲卻毫無設計亮點,但同學卻非常滿意,這讓科班出身的蘇靜大跌眼鏡;同期,他們又參觀了一家建築公司為招攬生意而展示的樣板房,長期和香港設計師打交道的蘇靜,雖然覺得設計和工藝水平都乏善可陳,卻觀者如潮。
「號稱時尚洋氣的大上海,當時的裝飾裝修市場竟然處於如此尷尬的狀態。」這讓徐國儉和蘇靜不由萌生了開公司的想法: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提升整個裝修行業的品位。
1994年12月28日,徐國儉夫婦在長青路96號開了一家公司,這就是上海聚通裝飾集團的前身——上海聚通建築裝潢工程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在小區攬活的徐國儉發現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裝潢材料當時採取就地採購的辦法,直接在小的建材店裡購買,這樣的操作令材料質量不可控,同樣也無法實現盈利。
思來想去,徐國儉和蘇靜決定自己開建材店解決這一難題。1995年,聚通裝潢的第一家建材店在長青路成山路的輕紡市場開張。
隨著上海家裝市場的飛速發展,家庭裝飾行業協會也應運而生。1997年,聚通加入該協會並申請獲得了家裝專業級資質。
這一年,行業協會與金山石化總廠協調,牽頭組織了20多家會員單位進駐金山石化地區,為石化企業職工的福利分房提供裝修服務。一些企業代表帶著電腦輕鬆趕赴現場,年輕的聚通公司很看重這次機會,實地了解當地的房型、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水平,準備了整套的詳細方案,還租了一輛0.6噸小卡車裝了潔具、牆地磚、地板等材料實樣。由於準備充分,在其他公司因生意冷清陸續退場的情況下,聚通的業務大爆發。當年實現了令同行羨慕的產值業績——875萬。
1997年開始,聚通逐漸形成了三大經營特色:五位一體的設計管理模式、透明清單材料報價模式和一級施工管理絕無發包模式。因為對客戶負責,對品質追求極致,聚通因設計合理,性價比高,施工質量過硬、售後服務可靠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不少顧客甚至慕名而來。
紅墅
「7年後,我應邀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視臺做直播,互動環節,一位金山的聽眾打進電話,激動的說自己就是當年選擇聚通的老客戶,當年裝修的房子現在質量依然很好,而且感覺還不過時。所以他仍清晰記得當年的設計師、施工隊長的名字……」徐國儉對這一幕依然印象深刻,他表示聚通的目標就是打造讓消費者信賴的品牌。
1998年,聚通被評選為「家庭裝潢信得過企業」,不少企業紛紛打電話要求掛靠加盟,希望憑藉聚通這個老百姓信得過招牌成為聚通的分公司或者加盟商。
「很多企業選擇這樣的方式迅速擴張,但是這樣的擴張只是表面的,不能真正服務好消費者。」徐國儉沒有被成功衝昏頭腦,他冷靜分析,每一個老闆加盟只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會和公司整體的定位產生矛盾和衝突。
聚通不為所動,堅持分公司成熟一個擴展一個。當其他有些企業因為擴張過快,管理失控而不復存在時。聚通仍然堅持為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埋頭扎紮實實為客戶服務。
近些年,聚通還對傳統施工工藝產生的一些弊端進行了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陸續研發出地板無墊片地格柵鋪設法、溼區擋水壩、浴缸四面砌牆、陽臺洗衣機專用多功能防溢地漏等數十項新工藝,其中有的工藝還獲得了國家專利保護。這些工藝不僅延長了裝修使用年限,也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
目前,聚通已經形成了集團十大子品牌公司共同發展、延伸裝飾裝修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成為領跑上海家裝行業的龍頭老大。
對於未來的發展,徐國儉表示,聚人心、通天下,凝聚員工之心、客戶之心、供應商之心和社會之心,只有齊心協力,聚通才能更好的為客戶服務,為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