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才剛剛開始,全球時尚行業卻失去了一顆巨星。據彭博最新消息,被稱為「老佛爺」的Chanel(需求面積:600-1000平方米)和Fendi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當地時間2月19日在巴黎逝世,享年85歲。
上個月底,Chanel 2019春夏高定系列時裝秀上,Karl Lagerfeld 36年來首次未露面,由與他共事近30年的Chanel創意工作室總監Virginie Viard代為謝幕,引發業界對其身體狀況猜測。
截至目前,Chanel、Fendi和老佛爺個人同名品牌均已發布悼念貼文。LVMH執行長Bernard Arnault則在官方聲明中表示,Karl Lagerfeld的離世是奢侈時尚行業的一大損失。
Chanel在官方聲明中同時宣布,將由Virginie Viard接任創意總監一職。早前有分析人士也認為,相較於其他明星創意總監,從內部成長起來的Virginie Viard無疑是最可靠的接班人。
經歷過長時間的相處,Virginie Viard與Chanel背後的Wertheimer家族以及Karl Lagerfeld建立了深厚信任,並且她已對時裝屋創意工作室的事務輕車熟路,可以無縫「對接」。此前,Alessandro Michele帶領Gucci的成功案例證明品牌從內部提拔創意總監同樣可行。
據知情人士透露,儘管Karl Lagerfeld未能出席1月底的高級定製時裝秀,但他一直不知疲倦地在工作崗位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幾天前還在為將於周四在米蘭舉行的Fendi秋季成衣系列向他的團隊發出新的想法和指示。他曾在採訪中表示,「為什麼我要停止工作?不工作我可能會死。」
作為當代最敬業的設計師,曾有靠近Karl Lagerfeld的人評價道,精通德、英、法、意四國語言的他永遠像「吃飽人參」一樣精力旺盛。除了設計師,Karl Lagerfeld還有著其它多重身份,曾為Chanel、Fendi、個人品牌以及adidas、Vogue、Harper's Bazaar等品牌雜誌拍攝大片,還舉辦了個人攝影展。
此外,Karl Lagerfeld還涉足出版業,於2002年出版了《Karl Lagerfeld減肥指南》,在巴黎Rue Lille上開設了一家名為「7L」的書店,主要發售其感興趣領域的書籍,包括時裝、攝影、文學、廣告、音樂、報業和插畫等。
Karl Lagerfeld的盡責與嚴謹或許和他的德國血統有關。1933年9月10日,Karl Lagerfeld在德國漢堡出生,時尚職業生涯始於1954 年,曾在Pierre Balmain工作室和Jean Patou任職,在短暫效力 Krizia、Charles Jourdan 之後,於1964年成為法國品牌Chloe創意總監,次年又加入義大利奢侈品牌Fendi。
1983 年,Karl Lagerfeld被Chanel實際控股人Alain Wertheimer看中,雙方籤訂終身合約,在Coco Chanel的基礎上對品牌進行改造,逐漸把Chanel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
據悉,Karl Lagerfeld每年除了合約固定的兩個成衣系列和兩個高定系列,還要負責Chanel的早春系列、早秋高級手工坊系列、冬季運動系列Coco Snow,以及沙灘系列Coco Beach等,在Fendi他則需要製作5個系列,同時還經營著自己的同名品牌。
實際上,2016年關於Karl Lagerfeld即將退休的消息就在業界瘋傳,當時有消息人士透露Karl Lagerfeld已經非常疲憊,工作表現不盡人意,還稱Chanel古巴度假系列或許是他的最後一個系列,但這一消息在Karl Lagerfeld接受美國Harper’s BAZAAR雜誌採訪時得到澄清。前年Chanel在德國漢堡的度假系列又被傳是Karl Lagerfeld的最後一個系列。
去年初,Karl Lagerfeld突然開始蓄起絡腮鬍,業界又有人認為其健康可能亮起了紅燈,有連續參加多年Chanel時裝發布的媒體稱雖然Karl Lagerfeld仍然思維敏捷,但在每次時裝秀後登臺時他已經開始有些遲緩。另有消息人士稱在Chanel早前舉辦的一場高端珠寶客戶晚宴上,不少客戶都在討論誰接班Karl Lagerfeld的問題。
經歷了過去一年創意總監的劇烈換血,人們頻頻看到違反常識的傳聞被證實,時尚界現在亟需思考的是,Chanel是否準備好迎來一個「後老佛爺」時代。鮮有人意識到,如今人們習以為常的「時尚」正是在Karl Lagerfeld等一眾品牌和設計師在過去20年建構的概念,而時尚不一定必須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在時尚行業經歷結構性演變的當下,新的時尚景象已經初現雛形,無論誰接替Karl Lagerfeld掌管Chanel,將面對的是一個愈發動蕩的奢侈品行業,以及處於「中年焦慮」困擾中的Chanel。
雖然在頭部奢侈品牌中,Chanel能夠獨善其身,在過去半個世紀中得以穩坐奢侈品行業第一的寶座。同時由於Chanel集團主要由Alain Wertheimer和Gerard Wertheimer持有,暫未上市,因而Chanel的業績壓力相對於上市集團較小,但近年來面對LVMH與開雲集團的寡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Chanel也不得不思考自己在行業的位置。
去年6月,在Gucci表示將以100億歐元銷售額劍指Louis Vuitton頭號奢侈品寶座的目標後,一向保持低調的Chanel首次公布財報,其2017財年總銷售額同比大漲11%至96.2億美元約合83億歐元,營業利潤為26.9億美元,淨利潤錄得18億美元,有分析指Chanel此舉不僅使得收購傳聞不攻自破,更顯示了該品牌至今仍在奢侈品行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作為崇尚經典的奢侈品牌,內部動蕩對品牌長期發展無益。不過Karl Lagerfeld職業生涯晚期也因設計風格過於穩定而引發業界爭議。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尚產業,Chanel該如何在保持經典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成為爭論不休的話題。
有分析認為,未來消費者對奢侈品牌的期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華麗置景,而是文化與情感的互動;不是精心營造的幻象,而是與消費者就他們關心的議題形成共鳴;不是品牌單方樹立的高冷形象,而是消費者自己參與製造的獨特人格;不是奢侈浪費的攀比,而是品味和個性的較量;不是口號式的顛覆創新,而是更加多元的新鮮體驗。
在人人自危的時尚界,品牌對創意總監的耐心十分有限,Karl Lagerfeld與Chanel籤訂的終身合同或許是變化無常的時裝史上最後一份終身合同。近幾十年來,時尚行業結構保持著相對的穩定,如今已迎來一個新的轉折點,毫無疑問,一旦那些構建傳統權力體系的操盤手退出,時尚將變成另一番景象。
本文轉載來自:每日時尚要聞,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