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直是中國的強項,古代祖衝之就發明了圓周率,這足足領先世界1000多年;即使到了現代,也有如華羅庚這樣的大數學家世界聞名。如今,我國的各大高等學府也擁有大批的數學精英,其中首推北大。別看人們印象中的北大似乎以文學見長,其實他們的數學天才也不少,甚至還出現過「黃金一代」。
1999—2000年,北大出現了4個超級數學天才。許晨陽、惲之瑋、張偉、朱歆文這4個熟悉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奧賽與國家集訓隊裡,就數學而言,他們具有極高的天賦,而且堪稱「黃金一代」。這4人在北大深造期間為學校贏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所有人都認為:這4個天才青年將來一定可以為我國的數學領域繼續做貢獻。
然而理想似乎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好,事實卻有點殘酷。許、惲、張、朱4人在北大畢業後,他們選擇了去外國繼續深造。本來學習先進的知識文化是沒有錯的,但後來這些人卻沒能留在中國,跑到了外國任教。惲之瑋、張偉、朱歆文這3人到了外國後,學習完知識後就分別直接跑到了麻省理工、哥倫比亞、美國西北這3座大學任教。
而且他們似乎沒有一點兒想回國效力的想法。要知道,他們可被大夥給予了厚望,但現實卻使得所有人不得不感嘆憂傷。2012年,許晨陽從美國回到了中國,並在母校北大當起了國際數學領域的教頭。而且他在北大一待就長達6年。在北大任職的這6年時間裡,許晨陽為我國的數學方面做出來了巨大的貢獻。
雖然惲、張、朱3位天才去了外國發展,讓人略顯可惜與失落,但咱們還有許晨陽這個傑出精英,所以大夥心中還感到些許安慰。可以後的狗血劇情再次打臉眾人。2018年,許晨陽也選擇去了美國的麻省理工任教,還是離開了祖國。
今天的北大4傑全部在美國聚齊了,並全在那裡從事數學研究,他們的事情實在讓人有些不知該如何評價。現在,許晨陽在成為了麻省理工的龐加萊講座的教授;惲之瑋先後在耶魯、麻省理工做教授;朱歆文則在加州理工當教授;張偉則去了哥倫比亞大學做教頭。
曾讓中國給予厚望的4大數學天才就這樣成了他國的教授,實在是讓不少國人感到惋惜,而他們至今也沒有回到中國來工作。如今的社會拼的就是科學技術,無論在軍事上還是經紀上,科技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推進科學進步的基礎又是數學,好多科學領域的計算與突破離了數學就玩不轉了。
所以如今我國非常重視數學方面的人才培養。許、惲、張、朱4人的流失對我我國的數學界是個損失,我們要加以重視,想辦法留住人才,這樣才能推進數學的前進,保證科學的進步,最終使得國家發展進步,從而使得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