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報報導,有好些大學給大學生送溫暖,看到這個報導很暖心。
報導說:洛陽理工學院把溫暖嚴嚴實實地穿在了貧困生身上,為保護學生的隱私,買了不同款式,讓同學試穿,試穿到滿意為止。棉衣費用由學校開支,這項活動已經堅持了11年,這真是貧困生的福氣,人在困難時一點點溫暖都會讓人熱淚盈眶。網友評論,學校把溫暖直接穿到了學生身上感動!
報導還說:,這樣默默關心學生的學校還有很多,西安電子科大偷偷給學生飯卡打錢,西安電子科大通過學生在校刷飯卡數據,對比貧困生庫,結合學生表現對每餐餐費低於8元的同學進行資助。讓學生在得到資助的同時,柔軟的內心,也得到保護。真是太暖心了!
南京理工大、中國科技大,鄭州大學都是通過偷偷給貧困生卡裡打錢的方式對學生進資助,這個事只有學校和孩子知道。
天冷了,除了父母還有國家、學校、老師在默默地愛著你。
其實,這種對學生的默默關愛的方式在我們國家應該是存在很久了,我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初期,百廢待興,急需各種人才,為了解決人才問題,國家舉辦很多中等專業學校,其中中等師範學校辦得最多,我也有幸感上了,考進了中等師範學校,那時農村孩子窮,成績一般都進中師,因為中師不收學費,還包吃住,讀了出就直接分配到學校當老師,當時能考進中師,對農村孩子來說就是進天堂了。
和現在的生活相比,那時師範生的生活是很清苦的,但是和那時的農村家中相比又好很多了,在學校每個星期最少也能吃上一頓肉,而在農村有的家庭一兩個月也不開次葷,放假了學校還把假期的夥食費和糧票發給你。
冬季天冷了,學校還要給學生發烤火的灰,偶爾還有加餐,晚上老師,查夜還要檢查學生的被褥是否暖和。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剛進師範校的那一年,由於我是父親帶大的單親家庭的孩子,衣服比其他同學少,而我們師範校所在的縣城,冬天特別冷,溫度經常都在零下十一二度,我們的老師就特別關心我,有他把我叫到了他們家,給我一件軍用棉衣,這件軍用棉衣裡面很舊,但很厚實,外套則很新,老師告訴我這是解放軍捐贈的,不要嫌棄它是舊的,只要穿在身上暖和不影響學習就好,老師邊說邊替把棉衣穿上,一股暖流從心底發出溫暖我的全身,我穿好棉衣,老師又遞給我兩張拾元人民幣,笑著說十元是學校給你的獎學金,十元是老師給的你零用錢,拿去買筒牙膏,買把牙刷,買張洗臉毛巾吧!
三十多年過去,這些事直到今天我依然記憶猶新。所以看到上面的報導,我是倍感親切,心裡一股股暖流翻騰,很激動。
同學們,我們要用心讀書啊,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那些默默守護的人啊,只有學到本領,用自己的本領回報社會才對得起那些偷偷地愛著你們的人啊!
對於學校關心學生的事,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和想法歡迎大學在討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