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先期處置 糾紛就地化解
——平陸縣公安局張村鎮派出所創建「三零」單位有高招
記者 張君蓉 通訊員 王俊晰
「平陸不平溝三千。」平陸縣公安局張村鎮派出所坐落在中條山腹地,所裡有正式民警、輔警共7人,轄區有28個行政村,人員有2.6萬人。在這樣一個山區鎮,如何利用有限的警力護張村鎮百姓平安?如何為群眾提供高效的服務?如何實現「三零」單位創建目標任務?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驅車趕往目的地張村鎮派出所了解他們的工作開展情況。
平陸縣張村鎮距離縣城20餘公裡,但記者卻驅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一路上山路崎嶇,又何止「山路十八彎」。記者見到張村鎮派出所所長衛雲峰,直言此行就是來探探「寶」。他說:「哪有什麼『寶』呀,讓群眾滿意只有『實』才行。讓民警多上門,讓群眾少跑路,把群眾的事兒當成自家的事兒辦,遇到問題,公道正派、一碗水端平,大家才能服氣。」
「分身術」破解警力不足
群眾的事情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張村鎮派出所充分發揮基層綜治力量,在各村選拔一批政治可靠、群眾認可、村「兩委」放心、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見識的熱心村民擔任警民聯絡員。這些警民聯絡員經過培訓,就變成了民警們的「分身」,可以即時為群眾解答一些警務方面的問題,輔助群眾準備辦理公安業務的相關資料。同時,他們還是村裡的網格員、民調員,在加強派出所與群眾聯繫溝通的同時,還提升了社區民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重點人員管控、法治宣傳、信息搜集等工作的效果,尤其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中,作用明顯。
今年7月初,該鎮發生一起因外地司機操作不當發生輕微剮蹭引發糾紛的報警求助,求助地點距離派出所有30分鐘車程。為第一時間控制現場局勢,以防事態升級,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聯繫警民聯絡員到場處置。警民聯絡員到場後,充分發揮自身群眾威望較高的優勢,在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前妥善解決了矛盾,處理結果公平合理,涉事司機及當地群眾均對調解結果十分滿意。
警民聯絡員先期處置矛盾糾紛的模式在張村鎮已是常態,很好地實現了矛盾糾紛「發現在早,處置在小,就地化解」。
「筋鬥雲」提供高效服務
所謂「筋鬥雲」,就是張村鎮派出所充分利用智能警務平臺,實現民警對轄區治安情況了如指掌。不止如此,民警還可以通過平臺及時發布各類重要信息,為群眾答疑解惑,使大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派出所的服務。
張村鎮派出所還利用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掌上派出所、派出所智慧大腦、晉治安App等實戰應用平臺,完成了對轄區171家各類行業場所及110名各類重點人員信息的全部採集錄入,對轄區內行政村、企業、單位、場所等各類治安要素及各類重點人員的全時空感知、全流程追溯、全閉環管理。同時,利用晉治安App督促行業場所及時完成重點物品銷售信息上報;利用掌上派出所及時發布防詐騙、防火、辦戶辦證溫馨提示等各類預警服務信息,有效預防和化解了各類風險隱患和不穩定因素。
正當記者在派出所採訪時,有一名村民在智慧警務平臺上提出了問題,衛雲峰立刻上線接待。記者見證了這朵線上「筋鬥雲」給群眾帶來的方便。
村民:身份證消磁了怎麼辦?
衛雲峰:身份證消磁後並不影響身份證的效力,只是在辦理取票、銀行等業務時無法正常刷到身份證信息,如果有這方面需求的話建議您到派出所重新辦理一張身份證。
村民:可以補辦異地身份證嗎?需要哪些資料?
衛雲峰:可以,拿舊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就可以……
衛雲峰告訴記者,這樣的諮詢接待在平時有很多,所裡每個人都能登上智能警務平臺,即時為群眾答疑解惑。
今年以來,張村鎮派出所利用智慧平臺完成轄區各類行業場所及重點人員信息維護53條、行業檢查78次、行業場所上報重點物品銷售信息191條,發布防詐騙、防火、辦戶辦證溫馨提示等各類預警服務信息200餘條,接受群眾諮詢77人次。
「三心法」化解矛盾糾紛
在「三零」單位創建中,張村鎮派出所秉持「三心」工作法,將矛盾糾紛牢牢地吸附在當地、化解在萌芽狀態。所謂「三心」,即堅信自己一定可以的信心;堅持把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家事一樣的熱心;像釘釘子一樣盯辦到底的耐心。正是憑著這「三心」,張村鎮派出所在衛雲峰的帶領下,做到了矛盾不上交,遇事有定力,主動有作為,一些特殊矛盾、糾紛,引入到鎮調解中心、司法所、村組幹部組成的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聯席機制中化解,實現了矛盾和糾紛防範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今年4月,張村鎮派出所民警在走訪中了解到轄區居民陳某某一家兄妹六人因母親贍養問題時常發生矛盾,村幹部和警民聯絡員反覆調解未能妥善解決。派出所及時啟動以鎮調解中心為主,派出所、司法所、村組幹部全力配合的大調解機制,將陳某某兄妹六人及其母親召集到一起協商,最終達成了一個多方均接受的老人贍養計劃和公平合理的財產分配方案,使棘手的贍養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今年以來,張村鎮派出所主動化解大型矛盾、糾紛13起,多方聯席化解了一批信訪積案,有效地保障了轄區的治安穩定,最大限度預防了因矛盾和糾紛而引發衝突,遏制了刑事、治安案件的發生。
來源:《運城日報》
編輯:解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