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伽利略之爭,歐盟從「敵人」成「朋友」,為嫦娥五號回家護航

2020-12-22 生活與邏輯分享

嫦娥五號的此次成功剛剛做完交接,正式完成了歷史上最複雜、難度最高的探月任務。中國是本世紀以來第一個取得月壤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三個完成月球採樣任務的國家,對月壤也正是進入緊鑼密鼓的研究之中。然而,大家或許也注意到了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歐洲航天局也提供了幫助,藉助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嫦娥五號由地月轉移進入大氣層提供測控。

為什麼歐盟在航天上選擇和中國合作?最可能的原因是北鬥伽利略之爭,被美國給坑慘

在2003年中國投入巨額資金用於參與伽利略導航系統30顆衛星星座的開發,這對中國來說是個機會,不光可以參與項目建設學習經驗與技術,也可以為我國一直進行的北鬥系統增加實踐經驗,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在2005年,首顆實驗衛星」 GIOVE-A"順利發射升空,對「公共管理服務」系統使用的頻率和美國的GPS的頻率非常接近,美國開始有點不安起來。

伽利略首顆衛星升空,為什麼美國會焦慮起來?

在美國看來,要是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取得成功,這將對自己掌握的GPS技術有很大衝擊,同時在利益上也會出現差錯。

於是,歐盟和美國達成了一個協議:

1、歐盟對伽利略系統擬採用「公共管理服務」的頻率需要修正,避免投入使用後信號產生幹擾。

2、因為之前對技術研發投入了很多研發資金,如果修改頻率需要再次投入,美國同意用自己在GPS上掌握的技術支持歐美建設伽利略系統。

然而,這對中國來說,卻發生了讓人非常氣憤的事情。在歐美達成協議後,歐盟變不再同意中國繼續加入伽利略開發計劃。對於中國來說,之前投入的也付諸東流。然而,這並沒有達到我們對導航系統的追求。我國北鬥開發人員夜以繼日,經過幾年的奮鬥與努力,終於在2007年成功搶先於歐盟發生了北鬥導航衛星,佔據了E1,E2,E5B和E6頻段,而E1、E2頻段恰好是伽利略的公共監管服務(PRS)分配的。

中國搶先發布北鬥衛星,佔據了伽利略公布監管服務頻段

對於中國搶先佔據了頻段,一下讓歐盟慌亂了,對於中國速度也沒有意料到會有這麼快。歐盟一方面因為籤訂了協議,不能再使用之前和GPS相近的頻段,另外,當前的頻段因被中國北鬥佔據,伽利略陷入了「無頻段」可以的尷尬境地,正因為這個原因,伽利略的開發速度開始慢下來了。

歐盟開始對頻段協調

面對當前的尷尬,歐盟原本寄希望於美國從中協調,然而,美國的態度發生了180°大轉彎,多次警告歐盟不得開發伽利略導航系統。然而,歐盟並沒有放棄對頻段的爭取,與中國展開多輪談判,但依據規則,我們並沒有任何「侵犯」,比的就是速度「誰先佔據就誰先得到」,對此,我國對自己的利益堅決維護。

最終,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一直因為各種紛爭,開發速度也沒有跟上計劃,知道今天,伽利略開發也沒有最終完成。

中國航天不斷進步,實現航天強國

我國航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徹底改變了落後的局面,實現了向航天強國的轉變。之前歐盟在對中國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歐盟也不再要求中國北鬥系統更換頻率,而是希望和中國共享衛星導航頻率。

在中國同意衛星導航頻率共享後,2016年12月,歐盟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歷經13年「馬拉松」式長跑建設,終於投入了使用。至此,隨著伽利略的投入使用,歐盟依賴美國、俄羅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終於結束了。

伽利略系統完成後,中國和歐美在航空領域合作開啟了「新時代」

嫦娥五號回歸,歐盟為何能主動提供測控,就是這個原因。同時,中國同歐美不光在其他項目上也有多次合作,中國發射天問一號,搭載了法國的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儀(LIBS)提供了校準和測試方面的幫助,歐洲通過跟蹤網絡提供幫助,歐盟和中國在航空領域合作開啟新局面。

總結:

在未來的航空活動中,歐盟將繼續與中國展開合作,天宮計劃將是很好的例子。在今天全球經濟的浪潮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我國航天領域也是逐步成為強國的,想到當下我國半導體領域,國產替代與獨立自主勢在必行,需要不斷強化自己與掌握核心技術,才有最好的出路。面對美國的無端打壓,我國半導體國產產業鏈更應該聯合起來,積蓄力量,厚積薄發!只有強大了才能贏得尊重!

相關焦點

  • 北鬥伽利略之爭,在被美國坑慘之後,歐盟選擇和中國開展航天合作
    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歐洲航天局使用其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位於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地月轉移與再入大氣層提供測控幫助,此前嫦娥四號任務中的低頻射電探測儀、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中性原子探測儀都有歐空局成員的合作身影。
  • 北鬥GPS孰強孰弱?被美國坑慘後,歐盟伽利略選擇和中國開展合作
    近期最受關注的就是嫦娥五號的登月以及返回了,這件事情也是在國際上面引發了熱議,中國是近幾十年來,第一個登上月球並成功返回的國家,儘管不知道是因為一些什麼原因,總之美國已經很多年沒有登過月了,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國家又沒有這個科技的實力。就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之後,歐盟即刻就向中國表達了想要合作的欲望。北鬥和GPS孰強孰弱?
  • 護送嫦娥五號「回家」
    記者16日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嫦娥「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紅外熱像儀成功「接機」,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今天,嫦娥「五妹」回家啦~23天前搭載著我們希望的它在歡呼聲中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今天,我們通過紅外熱像儀成功「接機」!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嫦娥「五妹」,你何其幸運,成為嫦娥家族裡首個能「回家」的探測器,實現了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的又一次跨越。未來,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還將走得更遠。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圖為12月17日凌晨,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
  • 中國監測到歐洲伽利略導航發生異常
    九龍軍事 目前全球一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北鬥、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美俄建設較早,中歐起步較晚,四大系統各有千秋。經過多年的追趕,中國的北鬥基本上和美國的GPS處於第一梯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處於第二梯隊,唯有歐盟的伽利略在艱難前行。這不,伽利略導航系統又一次出問題了!
  • 園區護航「嫦娥五號」,助力「飛天攬月」!
    園區護航「嫦娥五號」,助力「飛天攬月」!園區科技領軍人才企業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智能化設計、仿真平臺」為嫦娥五號能源供配電系統量身定製了虛實融合、可運行、可交互的「數字伴飛」模型精確度高達90%-95%為嫦娥五號飛行程序優化能量平衡分析、在軌狀態預示與故障分析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 嫦娥五號還在等什麼?為什麼遲遲沒有開啟「回家之旅」?
    我們都知道,接下來嫦娥五號將會返回地球,開啟「回家之旅」,然而在接下來幾天裡,嫦娥五號卻一直在圍繞著月球運行,直到今天(2020年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才第一次實施了月地轉移入射,其運行軌道改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形軌道,然後繼續在這個軌道上等待。
  • 詩頌嫦娥五號取回月壤
    編者按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慶祝這一偉大成就,詩人們紛紛提筆作詩,寫下心中美好祝願。
  • 真的是「玉兔」接「嫦娥」 嫦娥五號回家路線揭秘
    真的是玉兔接嫦娥 嫦娥五號回家路線揭秘 今日到處都是嫦娥五號回來的消息,本次嫦娥五號成功法國取樣回來可謂又是我們國家航天科技史上的一個進步,不過這個時候大家卻被一個小動物吸引了注意,現在也已經有了確切消息從嫦五返回器前跑過的是兔子,這麼   原標題:破案了!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一、海陸空為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保駕護航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僅有載人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左右,可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覓這樣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嫦娥五號」帶土回家,低調的幕後英雄則是:清一色的工科類大學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2020年12月17號,我國的嫦娥五號順利帶著月球的土壤樣本,成功地在預定地點著陸,這也就意味著我國航空領域,首次採集土壤樣本成功。曾經的中國沒有那麼發達,想要拿到月球的土壤樣本,只能靠其他國家。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挖土」歸來,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榮耀歸來的道路並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號回家邁過了幾道坎?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高溫是嫦娥五號返回途中的另一道難關。如果你見過神舟飛船返回艙,一定會對它那烏黑的外表印象深刻,這是被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的高溫燒灼而成的。而嫦娥五號遇到的溫度將會更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董彥芝介紹說,如果返回器再入的速度提高一倍,再入熱量將提高8至9倍。
  •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
    空地聯合迎接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目前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等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未來,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16日早上,參與此次搜索回收任務的直升機分隊將按照計劃飛抵著陸場區。
  • 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嫦娥五號探夢星空 編輯:王井豐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11-24 15:31     審核:李雨楠
  • 嫦娥五號,歡迎回家!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為中國航天科技發展舉杯
    歷時23天,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落,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嫦娥五號,歡迎回家!經過一系列技術攻關,嫦娥五號科研團隊實現了上升器月面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攜帶月壤離開月球,為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順利交匯對接奠定了基礎。「太空郵差」來幫忙,空中接力送「快遞」從月面起飛後,嫦娥五號上升器便飛到月球軌道上。但僅憑一己之力將月壤樣品送回地球,非其力所能及。
  • 嫦娥五號,我們準備好了!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940期】 距離嫦娥五號任務 兩場航天人對嫦娥五號任務送上祝福 在護送長徵五號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後 文昌一線航天人還在塔架前 舉行慶祝籤名活動 夢想傳承,使命接力 追夢奮鬥、再創奇蹟
  • 嫦娥五號回家,我們還有更遼闊的星辰大海
    12月17日1時59分,經過長達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順利「回家」,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與此同時,國新辦17日舉行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嫦娥五號的成功著陸對於我國的航空航天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我國現有的數次航天經驗中,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第一個迎接嫦娥五號回家的竟是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特產」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第一個收「嫦娥」「土特產」的,居然是一隻小動物……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後,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旁邊經過,可愛的模樣引發網友熱議:「畫面太溫馨,嫦娥五號一回家就有小動物來看她啦。」「小動物肯定是在睡覺的時候被落地的嫦娥吵醒啦,然後出門去看個究竟,是誰打攪了本寶寶睡覺。」「是玉兔嗎?」「玉兔來了,吳剛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