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什麼中國企業家就得把英語說標準,說不好又丟了誰的臉呢?
作者:劉洪波(騰訊·大家專欄作者,雜文家)
雷軍在印度發布小米和米環,講了兩分鐘英語,受了不止兩萬個嘲笑。
我不知嘲笑的理由是什麼,雷軍英語沒講好,值得嘲笑麼?雷軍在印度發布會上沒有被噓,現場一片歡騰,或者有些笑聲也是因英語不地道而產生的,但類似外國人在華說漢語不地道引起笑聲一樣,裡面沒有惡意。
有哪一個外國人來中國見人,你會嘲笑他中文爛成一坨屎?如果他能夠說一句「你們好」,你也不會嫌他舌頭大得沒邊,只會說他挺友好挺招人愛。他就是一句中文不會,得到的還是尊敬和仰視。雷軍在印度沒有受嘲笑,在國內受到嘲笑,或許相當於一個外國人在中國說漢語不地道沒有被嘲笑,而在其本國受到了嘲笑一樣吧,但我也不知道哪個外國人在其本國受到過這樣的對待。
雷軍的英語有湖北仙桃家鄉味,這是引起嘲笑的原因。雷軍的普通話其實也有湖北仙桃味,但沒有嘲笑他這一點。一個人如果要說英語,那就務必標準,比說母語還要更加標準,否則就要被嘲笑。據說,劉強東的英語有江蘇宿遷口音,傅盛的英語有江西口音,也都受到過注目和嘲笑,大概只是他們的名頭還沒有像雷軍這樣大,所以風波也就小得多。這就是說,一個人越是「高大上」,就越是要有標準的英語。
雷軍的普通話有口音,不影響他演講交流;雷軍的英語有口音,不影響那幾句話能被印度人聽懂。就算印度人一下子聽不明白,其實也不打緊,就像我們聽外國人說中文,一下子不知道他說什麼,突然又恍然大悟,仍可會心一笑。語言原本不過如此,用以交流,而非用以炫耀,或者用以標明純正或「高大上」。
不過,在中國,確實有著一種對外語,尤其是英語的「標準崇拜」,皇室發音、倫敦腔或標準美語,才受尊崇。英語在中國本身就代表著「高素質」,標準的英語就尤其可以代表優雅、高尚和風度。你可以不會說,那還只是素質差,但你尤其不可以說得不標準,那就不只是素質差,而且是「長得醜還出來嚇人」,那是雙倍的不該。
中國社會,英語的強勢其實是超過了漢語,一個人寫不好漢語無所謂,考不過英語則大學不能畢業、工作評不了職稱,從而當不成「唯有讀書高」的知識分子;一個人說漢語有口音不要緊,不當播音員就是了,但一個人說英語不標準,大家就都要來糾錯。
當今世界,英語不標準的地方,所在多有,美國英語就跟英國英語不完全一樣,印度英語被稱為Indialish,新加坡英語被稱為Singlish,跟中國英語被稱為Chinglish相當,還有日本英語、歐盟英語等等。我不知印度人、新加坡人對自己的英語是否也痛心疾首,整天忙於糾錯,致力於把自己的英語改造成「標準英語」。
今日中國人的「標準英語崇拜」,甚至超過了英國或美國人。有資料說,標準英語的使用者在英美兩國只佔總人口的3%至5%,大多來自皇室、教會、貴族、政府高層和社會精英,這些人使用英語的方式,成為校正其他人的標準。但英語仍然是開放的,例如中文的「關係」「戶口」「功夫」「師傅」「苦力」「氣功」等等,英文使用的就是拼音來表達。而中國人自己更加習慣於把中文意譯成英文,以便「靠」上英語詞彙,好像這樣才能讓人理解。漢城奧運會的吉祥物虎娃,韓國人給的英譯是Hodori,而不是Tiger Boy;蒙特婁奧運會吉祥物海狸,英語用印第安詞Amik,而不用Beaver;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則譯為Friendlies,而不是Fuwa。中國的龍在英語中不是Long,而是Dragon,由此,國內學者甚至提出不要把龍作為中國人的圖騰或象徵,以免讓外國人誤解了中國文化。
正是在這種奇怪的「標準英語崇拜」之下,雷軍說英語的湖北仙桃口音才成為一個似乎必須要改正的錯誤。所謂的「國民老公」勃然大怒:「英語不好的企業家我真建議你們就乾脆別出國丟這個臉了」,雖然隨後也表示了道歉和理解,「畢竟上一代的企業家沒有我們這代人的條件。雷總,Are you OK?下次需要翻譯你私信我」,但導致其發怒的理由仍然沒有放棄,即一個中國企業家說不好英語是丟臉的事情。為什麼中國企業家就必須把英語說標準,如果說不標準又丟了誰的臉呢?答案只在於莫名其妙的英語崇拜而已。多年前聽過一個笑話,說有官員出國考察,問所見有所感想,答:「國外的人素質都很高,小孩都能說英語;鳥兒倒跟我們這兒一樣,吱吱喳喳的」。有些能說英語的所謂的「高素質人才」,無非是學會了些標準的吱吱喳喳罷了。
中國的英語教育,以苛刻的標準教出了許多啞巴英語,同時以教會人們「以英語文化的方式看待事物」為己任,使人們能夠以英國人或美國人的方式看待各種事物,中國文化看待事物的方式是要摒棄的。按照這種教學理想,英語學好了,文化立足點也得變,甚至變得比英語文化母體中的人還要英語本體化,就像二鬼子比鬼子更厲害一般。例如你真跟一個英美人說英語,他還偏重於交流而不太糾錯,碰到中國學英語的千軍萬馬,那就人人都在爭當純正英語的維護家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對雷軍在印度的演講拍案而起。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