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回顧:
之前這節主要學習了字典的刪除,主要涉及到兩個方法:
1. Pop方法:刪除指定的鍵的鍵值對。需要指定一個自己已知的鍵,刪除後返回的是鍵對應的值。
2. Popitem方法:刪除的是最後一個鍵值對。在刪除後,返回所刪除的這個鍵值對。
本節知識視頻
下面開始文字解說:
一、Setdefault方法
用處:保護了字典原來數據的情況下進行賦值。只在原字典中的鍵不存在的情況下,才會對字典新增一個鍵值對。如果原字典存在著某個鍵的情況下,那麼新的數據將不會被更新到原字典中,這樣有效保護了原字典的數據不受改變,只會新增。
用法一(兩個參數):字典變量.setdefault(鍵,值)
用法二(一個參數):字典變量.setdefault(鍵)這裡的值默認為None
那麼老劉要提問了,我們該如何改變字典中原數據的值?
其實很簡單,不用想得太複雜,只要直接使用字典原始的賦值方式即可。
例如:dic1["aa"]="劉金玉"
二、字典的批量更新
一個個更新字典的處理方式有時候比較慢,我們在實際項目的應用中其實更多的是對字典進行批量更新賦值。那麼該如何進行批量更新呢?
我們這裡舉例使用字典自帶的update方法進行批量更新賦值。
舉例:
dic1={"aa":"老劉","bb":"老張"}
dic2={"cc":"老王","dd":"老李"}
dic1.update(dic2)
print("dic1",dic1)
結果:
dic1 {'aa': '劉金玉', 'bb': '老張', 'cc': '老王', 'dd': '老李'}
從以上的結果中我們看出來什麼沒有?
這裡我們歸納了使用update更新字典數據注意事項:
字典的鍵值對特性:
1.後更新的鍵的值會覆蓋前面已有的鍵對應的值。
2.新的字典數據的鍵如果和原來的字典的數據的鍵相同,那麼以新的字典的數據的鍵對應的值作為新的鍵的值,更新了原有的鍵值對。
三、總結強調
1.掌握setdefault方法與普通字典的賦值的區別。
2.批量更新字典數據可以採用update方法,理解鍵值對的注意事項。
3.掌握指針賦值、淺層複製、深層複製之間區別。
4.掌握字典的聲明與基本賦值、取值。
本節知識原始碼:
#這是最為普通的賦值,初始化字典的時候常用這種方式dic1={"aa":"老劉","bb":"老張"}print("dic1",dic1)#如果是後期二次對字典進行加工,我們常採用setdefault# dic1.setdefault("aa1")dic1["aa"]="劉金玉"print(dic1)dic2={"bb":"老王","dd":"老李"}print("dic2",dic2)dic1.update(dic2)print("dic1",dic1)
執行結果:
dic1 {'aa': '老劉', 'bb': '老張'}{'aa': '劉金玉', 'bb': '老張'}dic2 {'bb': '老王', 'dd': '老李'}dic1 {'aa': '劉金玉', 'bb': '老王', 'dd': '老李'}
相關文章:
python中字典中的刪除,pop方法與popitem方法python中進一步理解字典,items方法、keys方法、values方法python批量默認初始化與獲取字典,fromkeys方法和get方法python徹底清除字典數據,clear函數作用用法python深度複製字典,copy方法與deepcopy方法python中序列的排序,包括字典排序、列表排序、升序、降序、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