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前後,這個細節你注意過嗎?

2020-12-20 護士網

案例

前幾天,一位慢性膽囊炎伴膽囊結石的患者,70歲,男性,術後第一天遵醫囑拔除尿管後,4個小時過去了,患者有了欲排尿的意識,6個小時過去了,患者仍然沒有排出尿來,他痛苦著,焦慮著,躁動不安,越是緊張,越排不出來。直至7小時,最後不得已通知醫師,再次留置導尿管,順利排出600ml澄清淡黃色尿液。

分析

原來這名患者的責任護士是一名剛工作半年的新護士,對於尿管這一塊的知識,了解還不是很多,她雖然知道尿管要定時夾閉,一般根據飲水量,2~3小時放尿一次,但是並沒有詢問患者是否有尿意,只是盲目的根據時間段定時放尿,照本宣科,術前由於健康宣教的內容比較多,關於尿管留置這方面的內容就忽略了,也沒有告知患者進行膀胱功能的鍛鍊。

結果

了解了這些我們按照標準和病人主訴同時進行,再次健康指導,患者第2天晨起,尿管拔出後,順利排尿。

各種手術後留置尿管的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排尿障礙,排尿困難,由於排尿不暢造成患者躁動不安,傷口疼痛及出血等等。為使患者術後能自行排尿,減少術後排尿障礙及傷口處疼痛出血,對患者實施術前排尿訓練至關重要。

排尿功能分級

0級為正常,即為從預排尿到排出尿的時間在一分鐘之內。

Ⅰ級為從預排尿到排出尿所持續的時間在30分鐘以內。

Ⅱ級為從預排尿到排出尿所持續時間在30分鐘以上。需採取措施按摩、熱敷等才能自行解除小便。

Ⅲ級必須行導尿術才能排出尿液。

1~3級為排尿功能障礙,有可能導致腹部手術後傷口出血,包括傷口滲血、血腫等。

術前訓練

術前三天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排除雜念、全身放鬆進或放鬆會陰部肌肉的訓練,之後可以屈膝抬起,將小便器放好,注意身體皮膚,增加腹壓,加強排尿功能控制,每天訓練3~4次,直到可以暢通排尿。患者有需要可撫摸、熱敷下腹部或聽流水聲誘導其排尿。

具體實施

1.盆底肌肉的訓練:

仰臥位,兩手臂枕於頭後,雙腿伸直略分開,用力收縮臀部肌肉,同時肛門緊縮上提,呼吸3~6次,放鬆肌肉,重複3~5次。

在排尿過程,中止排尿動作,每次10~20次。

2.尿囊定時排尿法:

用尿囊接尿器,每隔2~4小時排尿一次,3~5天後取下衝洗。

點擊

3.按摩腹部排尿法:

排尿前仰臥位,用雙手輕揉按摩腹部,雙手做環形按摩腹部膀胱區,有助於自行排尿。

4.定時加閉合開放尿管:

在留置尿管的次日,開始訓練膀胱的功能,定時夾閉和開放尿管,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形成無張力性膀胱。同時又可避免持續開放,膀胱內無液體導致的小膀胱。夾閉尿管,等患者有尿意或兩小時後開放尿管,排尿後再次夾閉。

5.間歇導尿

留置尿管一段時間後,可試行拔管。拔管前夾閉尿管3~4小時,囑患者飲水1000~1500ml,使膀胱充盈後再拔除尿管。以後可採用間歇導尿,每4~6小時導一次。兩次導尿之間誘導患者排尿,注意環境安靜。用力按壓膀胱,誘導排尿,同時繼續行膀胱盆底肌肉鍛鍊,經間歇導尿和膀胱盆底肌肉鍛鍊,當殘餘尿小於300ml/d,每天導兩次,小100ml/d,每天導一次,小於50ml/d則停止。

6.反射性膀胱訓練排尿

經過上述方法,患者可自行排尿,但不受大腦控制的患者,再次將排尿訓練設立為條件反射排尿,即在身體上尋找一個點促使排尿。如:利用皮膚-膀胱的反射作用,建立反射狐,在患者想排尿時輕輕按壓患者下腹部膀胱處,大腿內側皮膚,及會陰部皮膚,尋找引起排尿的刺激。每次排尿動作需要重複2~3次,力求排盡膀胱尿液。

床上排尿訓練是術前給患者採取的一種以健康教育意念訓練、會陰部舒張和收縮肌肉的綜合訓練方法,目的是使患者在床上可以排尿,減少尿瀦留的發生,同時減少由於排尿障礙引起的情緒波動造成煩躁不安,引發傷口處出血等併發症。

術後膀胱護理

妥善固定尿管後,保持尿管通暢,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和量的變化,向家屬、患者講解尿管的重要性及基本日常護理方法,防止扭曲、壓迫、摺疊及脫管。觀察手術傷口處敷料是否幹潔,必要時協助醫生更換傷口敷料。對各種引流管進行標識並詳細標註各個引流管的時間,用紅黃藍標記重要性,避免出現混淆情況。加強患者的外陰清潔和消毒,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及衛生處理,每日清潔和消毒尿道口應更換無菌敷料,避免逆行感染。每日正確統計患者的尿量,對尿量減少的患者使用利尿劑,確保患者出院前每日尿量在2000ml左右。

床上排尿訓練,可以有效減少術後排尿障礙,尿瀦留的發生率,減少術後傷口出血的發生率,減少患者痛苦,提高護理質量。

相關焦點

  • 留置尿管持續漏尿,怎麼辦?
    2 勞丹梅.留置尿管致漏尿的相關性分析及護理幹預[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3):57-58.3 王玉冰.留置氣囊導尿管漏尿260例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321-322.)。4 王曉雲.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當代護士,2014,3:22-23.
  • 你真的會拔導尿管嗎?
    留置導尿是臨床上常見的操作技術, 約16%的住院患者在院期間都有留置導尿的經歷。導尿管的適應症諸多,其中包括圍手術期的使用,外科手術留置時間較短,拔除導尿管非常常見,然而,如何正確拔除導尿管,拔管後要注意什麼注意存在諸多問題。問題一:什麼時候拔出導尿管?
  • 憋尿後拔尿管?
    題目一眼看過,你是不是很想提問——難道拔尿管之前還可以不讓患者進行間歇性夾管訓練以後再拔除尿管嗎?這我確實沒找到明確清晰的答案。寫這個內容是因為最近參加了一次醫院的護理查房,聽到老師講關於腰椎術後的患者——他們經過循證後使用的拔尿管方法是:患者排空尿液後拔尿管,拔管後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讓患者多飲水,儘快自主排尿。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第一次產生疑問,其實是2014年在邵逸夫醫院進修期間,當時病房護士常規為患者進行間歇性夾管訓練以備拔尿管時,被主任提問:有循證嗎?有數據支持嗎?
  • 雲南協美醫院好嗎?(原雲南協和),插尿管後應該注意哪些?
    插尿管是一種什麼體驗?雲南協美醫院(原雲南協和)泌尿外科主任:目前所能找得到的最官方的回答是:輕微酸脹感,可以忍受。至於這個官方是不是靠譜,那就不得而知了。有些人曾經這樣描述插尿管的體驗:插尿管的時候是一個字,疼;拔尿管的時候是兩個字,巨疼;拔完尿管小便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死亡。更有才華的後浪們說插尿管是一種體驗,一種被星爺附體後的體驗。
  • 為什麼做手術前要插尿管,疼不疼,有什麼注意事項,看完你就懂了
    插導尿管是我們外科常見的一個操作,一般是護士姐姐來完成,很多人對插尿管感到恐懼和害怕,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今天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下尿管,插尿管疼,還是拔尿管疼?應該注意什麼。
  • 留置導尿時,一定別忘了這些評估!
    後來我想想平時我在給男性患者導尿時,我很少做到檢查留置導尿管的性能及是否完好,說到底還是留置導尿時未能做到良好的評估,那麼為患者留置導尿時,我們應該評估什麼?留置導尿管的評估以雙腔導尿管為例,雙腔導尿管由尿管頭,管身,限流開關氣囊,軟閥,出液口組成,出液口可外接引流尿袋。在為患者進行留置導尿時我們護士應該做好對留置導尿管及引流帶性能的評估。(1)管身是否有斷裂,破損。
  • 患者尿管自行脫出,只因這件事做得不對
    導語:留置導尿術是醫院常見的診療技術之一,就是先將尿液儲存在膀胱,然後再將其導出的方法;留置尿管意外脫管可能造成病人尿道損傷,增加病人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費用等。因此,加強留置尿管的管理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工作。
  • 尿管插不進去?咋辦?
    案例來源患者,張大爺、84歲,阿爾茨海默病,長期臥床,骶尾部皮膚敏感,長期留置尿管,是我們科室的「老客戶」了。近日,患者因發熱,尿管不暢,尿液渾濁再次入院,家屬訴尿道口有漏尿現象,要求更換尿管。責任護士小趙評估患者,尿管留置時間35天,尿管型號為18Fr,尿管及引流袋內尿垢較多。與大夫溝通後,擬行更換導尿管。之前大爺由於前列腺增生問題,置尿管較困難,上次更換尿管就是護士長給置的,護士小趙就叫來了護士長共同商量,由於漏尿,計劃留置20Fr尿管,一切準備就緒,護士小趙就拿來了科室常用的矽膠塗層的導尿包進行置管操作,可是當尿管插到十四、五釐米時卻怎麼也插不進去。
  • 神經源性膀胱不想插尿管還能怎麼辦?
    來源:廣醫一院廣州的駱阿姨因半月餘前開始出現排尿困難,每次量少且費力,總有尿頻尿急的感覺,一開始,駱阿姨並沒有很重視這個問題,直到後來排尿困難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於是就到當地的中醫院就診經一系列檢查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住院治療4天左右後沒有感到明顯的好轉,還留置了一條尿管,留置尿管後,排尿困難的症狀得到了改善,拔除尿管後,症狀又反覆。駱阿姨有點絕望了,難道要一直插著尿管嗎?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 剖腹產時候,可以先打麻藥再插尿管嗎?
    我懷孕9個月了,下個月就要生了,因為我比較瘦,醫生建議剖腹,但是截至到昨天我才知道原來剖宮產要插尿管, 剖腹產必須插尿管麼?我問了幾個網友都說很疼,剖宮產必須要插尿管嗎?相信很多打算剖宮產的孕媽都對剖腹遇到的一些問題感到好奇和恐慌,例如這個插尿管,今天就給各位不安的媽媽們吃個定心丸,講下剖宮產插尿管的事情。剖腹產必須要插尿管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剖宮產時都要常規插導尿管,以便排空膀胱內的尿液,防止在術中損傷。拔尿管時間要根據個人情況,一般在24-48小時內拔除。
  • 臨床護士一定要知道的留置針注意點
    導語 你曾為留置針困擾過嗎? 臨床上使用留置針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好多問題依然會困擾我們。比如: 留置針留多久? 如果沒在規定時間內更換留置針,出現了靜脈炎怎麼辦?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導尿管留置術
    2.盆腔內器官手術前留置導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膀胱空虛,可避免術中誤傷。3.某些患泌尿系統疾病的病人,手術後留置導尿管,可便於引流及衝洗,還可減輕手術切口的張力,促進傷口的癒合。4.對於截癱、昏迷、會陰部有傷1:1的病人,留置導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預防壓瘡,對尿失禁病人還可進行膀胱功能的訓練。
  • 前列腺增生手術後要注意的幾個細節
    對於存在這種情況的患者,需要留置三腔矽膠尿管。為了避免三腔尿管留置期間出現大面積出血或者血塊阻塞,需要定期定量對三腔尿管進行持續衝洗,若24~48小時後創面不再滲血,就可以停止衝洗,並對排尿狀況進行持續觀察。從本質上而言,前列腺增生術後膀胱衝洗可以利用尿管對創面的壓迫作用,減少創面滲血,並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 留置針和普通打針有什麼區別,關於寶寶打留置針的注意事項
    開放式留置針問世於1962年,一直到90年代才進入中國的手術室,儘管過了這麼多年,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對它有所了解,留置針相比傳統的鋼針有很多優勢,接下來就和大家細細說來。留置針會留下後遺症嗎?靜脈注射中,不管是傳統的穿刺鋼針還是留置針穿刺,兒童因為自制力差,靜脈細,因此都可能出現針頭脫落,導管意外拔出的情況,不過留置針的導管柔軟,設計更優相比傳統的鋼針,使用靜脈留置針出現併發症的情況較少。
  • 插尿管是怎樣的體驗?為什麼手術之前要插尿管?讓醫生告訴你真相
    小護,我父親是位腸癌患者,為了更好的治療,需要將腫瘤切除,術前醫生要求要插導尿管,可是在插導尿管的過程中我看見我父親非常難受,為什麼大型手術前一定要插導尿管呢?插導尿管的感覺又是怎麼樣的呢?其實說到「插尿管」這三個字相比大家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生活中都多多少少的聽到過,很多病人一聽到這三個字不自主地倒吸一口冷氣。「插尿管」到底是怎麼樣的神仙操作呢?其實說到底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它痛不痛!插尿管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體驗呢?
  • 為什麼要給我導尿,誰來導,疼不疼,何時拔,帶管期間應注意什麼
    四、何時拔管一般來講,如果能拔除,應儘早拔除尿管,以減少留置尿管所帶來的不適及危害。但情況不允許時,也不宜過早拔除。比如說,前列腺增生病人,出現尿瀦留,放置尿管後如果立即拔除或者留置一兩天後很快拔除,病人有很大可能仍無法自行排尿,需要再次插尿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 3個決定你格局的細節,你有注意過嗎
    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反問一下自己,看自己的格局有多大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如果你不知道決定格局的三個細節,很有可能會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上感到模稜兩可。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判斷自己的格局,所以要想清晰的解決這個問題,你一定要知道決定格局的三個細節了。
  • 剖腹產你不知道的尷尬 插尿管步驟
    那就是——插尿管。很多有經驗的孕媽媽都會覺得插尿管很難受很尷尬,插尿管可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究竟插尿管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剖腹產你不知道的尷尬 插尿管步驟(圖片來源:東方ic)插尿管是以天然橡膠、矽橡膠或聚氯乙烯製成的管路,可以經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來,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靠近導尿管頭端有一個氣囊固定導尿管留在膀胱內
  • 紫色的尿液你見過嗎?
    臨床案例 近日質控檢查時,發現老年病科一名患者尿管、尿袋及尿液出現不同程度的藍紫色,隨查看留置尿管的時間,距上次更換尿管已有23天,使用抗反流尿袋,但更換時間已有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