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9點,浙江大學農學院2020級研究生迎新大會暨陳學新院長專題報告會於農生環A座110於子三報告廳順利召開。
院長陳學新教授、黨委書記趙建明、院長助理楊景華教授、導師代表祝增榮教授、各研究所所長、分管副所長及德育導師、學院機關各辦公室負責人、團委負責人出席了大會。會議由學院副院長祝水金教授主持。
院長陳學新教授首先上臺致辭。陳院長代表學院對400名2020級新生表示了熱烈的歡迎與誠摯的祝福,並圍繞學院發展歷程、學科概況以及斐然的學術成果向新生進行了介紹。
陳院長表示,今年是浙江大學農學院成立一百一十周年,一百一十年來,農學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求是創新的農科人才,貢獻了一個又一個新穎前沿的「浙大方案」。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更是讓我們看到農業發展承擔著重要的使命。為了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在新農科快速發展的今天,陳院長向同學們提出了三點殷切的期望。
110年來,浙大農學院為「農業」這一國之根本培育出了大批農學大家,匯聚了中國農業發展磅礴偉力,學農愛農、為國為民的精神長久流淌於農學人的血脈之中。同學們應承百十年積蘊,立浩然之志,利用優質的學習資源和一流的學習平臺,把農學人的初心和使命厚植於心、躬身於行,開一代雄風,勇立時代潮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學學子選擇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深入基層,解開農村和農民的「幸福密碼」,助力國家「精準扶貧」。還有一代又一代選擇繼續深造的浙大農學人,潛心躬耕於農業科學研究,勇攀學術高峰,毫無保留地詮釋著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時代擔當。希望同學們能以信念充實青春色彩,以專業築牢振興之基,去為人民謀福利,為國家做貢獻。
陳院長希望大家將「成為農科高水平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取得有世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成為「頂天立地」的農學人。把握髮展方向,專注尖端問題,俯下身子,大膽鑽研,將科學研究問題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實現重大創新和顛覆性技術突破,為國家乃至全球的農業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做出貢獻。
接下來,昆蟲所祝增榮教授作為導師代表進行了發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年輕學子,能做什麼?祝老師認為,第一,要對新技術充滿好奇心和學習力;第二,要有創新思維,實現「從0到1」;第三,要有遠大的理想抱負,並體現在日常學習研究中。
最後,在這頗具意義的時刻,祝老師還特此作對聯一副,以此激勵同學們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前行:
澤西抱負農業救國夢想,鑄造學生英魂
學子三生民族復興志向,攀登科學高峰
橫批:農業科學,你值得擁有!
研究生老生代表、2019級博士生安建宇從自身學習和工作經歷出發,向新生分享了他對未來的三點思考:
選調廣西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的經歷使他深諳西部地區農業科技和農業教育短板。希望同學們可以樹立遠大的志向,為國家農業科技進步與發展添磚加瓦。
農學院為大家提供了十分寬闊的舞臺,希望同學們可以積極參與,綻放自己!
希望同學們能夠做一個海納江河的人,無私地為農學發展做貢獻。
李園園同學作為2020級新生代表發言,她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闡述了她對「為何投身農業科研?」這個問題的思考。
從一開始的喜愛,到如今深入思考和理解植物世界後,她意識到了農業生產的局限性,但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卻有望解決這些問題。疫情期間自給自足的生活更是讓她感受到農業的重要性,中國需要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來保證農業的持續發展。她認為投身農業科研不僅是因為一份感召,更是一份責任。最後,李園園同學希望大家舉起新時代農業發展的火把,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浙大農學人!
隨後,全體新生在2020級研究生劉銳誠同學的帶領下進行了入院宣誓。「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學農愛農,實幹興農;崇尚科學,重道守法;求是奮進,志存高遠」。這是學院對同學們的希冀,也是同學們堅忍不拔的決心!
最後,於子三報告廳又響起了熟悉的旋律,伴隨著悠揚婉轉的校歌,迎新大會圓滿落幕,2020級新生已然披上「求是奮進」的鎧甲,乘風而起,澎湃前行!
短暫的休息結束後,陳學新院長為2020級全體研究新生帶來了以「研究生,走向創造知識」為題的專題報告,圍繞「農學的使命—農學人的情懷—農學的優秀學子」三個方面展開,給同學們上了一堂極具意義的開學第一課。
「農」之於國家,不僅關係到民生福祉,更體現了國家的外交和綜合國力。從兩千多年前的二十四節氣,到兩百多年前的灌溉技術,再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曾經的中國無疑是一個農業強國。隨後,陳院長結合當今的國際形式和令人震撼的數據圖,對同學們敲響警鐘,說明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
同時,陳院長從多方面論述了農學的使命是非常艱巨而沉重,而「農學」作為一個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群,對支持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新農科的提出和習總書記的回信也指出,學農大有可為。
陳院長分別從浙大的歷史、浙大的精神出發,詳細闡述了農學院的百年歷史、農學人的傳承和農學人的情懷。從1910年創辦至今,浙江大學農學院跨越110年,是浙江大學最早的三大奠基學院之一。陳院長指出,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的初心,求是奮進的價值觀,引領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歷史使命感和建成世界一流學院的奮鬥目標凝聚成一個農學夢、中國夢,而浙大農學人該有的情懷就是去實現這個農學夢和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對黨和國家發展的需要。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也說明我們農學學子將是推動國家科技發展的踐行人和見證者。陳院長強調,農業科技和新農科的發展會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勉勵同學們要肩負責任、把握機遇,積極地投身服務於國家戰略需求中。
那麼該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農學學子,陳院長結合自身的求學之路和親身經歷,生動地講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和教育培養上的區別,指出研究生要學會創造知識,培養會讀(文獻)、會做(實驗)、會寫(論文)的能力。
陳院長還指出,浙大農學學子不僅要做一個研究生,更要做一個優秀的研究生,從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創新能力、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發展成為一名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創新的浙大農學人。
最後,陳院長用生動的例子來激勵同學們去探索未知的研學路,希望同學們可以提高思維能力,在學習中感到快樂,不斷超越自我,最終收穫碩果!
問答互動環節中,同學們都積極地把握機會,向陳院長提出了自己對未來的困惑。陳院長非常全面地分析和回答了同學們的疑問,針對「好奇心」的問題,陳院長認為好奇心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但卻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漸漸缺失,然而,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觀察的方式來培養重獲好奇心。因此,陳院長希望同學們可以對自己的研究過程充滿好奇心,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力,探索新的發現。
另外,針對科研成果如何落地的問題,陳院長指出,今後農業的發展一定與智慧農業緊密結合,而智慧農業最大的優勢就是「精準」。我們的研究與智慧農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無論從產前到生產到產後,陳院長相信未來對農學學子充滿了機遇,因此,他激勵同學們要時刻做好準備去迎接未來的機會。
同學們也對陳院長如何調整和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充滿了好奇心,陳院長非常親切地和同學們說,面對選擇,他也很迷茫,但還是一步一步通過努力走到了現在。他勉勵同學們不要因為迷茫而感到焦慮,一個人的可塑性很強,只要腳踏實地地去奮鬥,一定會收穫成功。
新的起點、新的徵程,陳院長希望同學們與浙大農學院成為共同體,牢記浙大農學人的情懷和使命,努力朝著實現中國夢的目標不斷努力,為農業發展貢獻力量,成為頂天立地的農學人。
願農學院2020級新生們能夠堅定初心,揚帆再啟航!
文 | 傅文婕 圖 | 燕俊昊 排版 | 李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