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令全民恐慌難安的大事就是「疫苗造假事件」了。牽涉的範圍太廣,覆蓋面太廣,受害者年齡太小,後續可能發生的危害不可預估等特性,註定了這件事會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畢竟,誰家沒有孩子。從小的教科書上就教育我們,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梁。可是現在這些花朵剛剛生出「芽苞」就被殘害,實在是令人驚悚不安。
此次群眾對於事件的反應眾口一致,大多希望造假者付出相同或者更甚的代價,不單單是罰款幾百萬就息事寧人。
而更多家裡有適齡寶寶的家長,在關心對相關企業負責人處罰的同時,更關心的是,自己家寶寶注射的疫苗是否被造假。但是不是所有的家長都知道去相關的政府網站查詢問題產品的批號。百度很及時的站出來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百度上搜索相關的關鍵詞,第一條信息便是「造假疫苗」的查詢相關信息。點擊進去之後更是直接跳轉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的相關文件中。
有民眾關心的大事發生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唯恐天下不亂的謠言,繼而,民眾所得到的信息被混淆。最好的信息來源便是國家相關部門的正式文件。百度的這一辦法很好的解決了謠言混淆視聽的問題。這次,為百度點讚。
還想給各位家長梳理一下事件的始末。站在中立者的角度上,但願不喜勿噴。
2018年7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對製藥企業長春長生「生產記錄」造假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進行通報。注意: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
這裡解釋一下生產記錄造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生產藥品或者醫療器械的企業有著嚴格的操作規範,細化到每一支產品的原材料來源時間、地點、實驗、採購人----此批材料的進廠時間,使用時間、生產操作工人、所生產藥品/醫療器械、多少成品、單支成品批號、檢驗人員、出庫時間、銷售單位等等一系列的記載成為生產記錄。也就是說這裡面的任何一項存在虛構的情況下都被稱為「生產記錄造假」。
2018年7月17日開始,微博上颳起了一場「假藥說」,並且翻出了去年11月,藥監局對長春長生和武漢生物科技百白破疫苗「藥價測定」不合格的往期處罰通報。
上圖是2017年藥監局對相關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藥價測定不符:指的是藥效不夠,而並非是無效。
注意:結論是應按 【劣藥】論處。
所以----【劣藥≠假藥】
這裡澄清一下我自身的立場。對於生產製造不合格產品的企業,尤其是醫療器械和藥品廠家的篡改記錄的行為,零容忍,並且深惡痛絕。同各位氣憤的網友,父母一樣,希望他們得到遠比法律更嚴重的懲罰。
但是這個不代表我願意看到有心人利用民眾的恐慌,利用父母的擔心來博取眼球,推動事件朝不良的方向發展,更是引發「信任危機」的行為。
此事發生之後,很多父母應該有過這樣的想法,給孩子注射進口疫苗就好了。
進口疫苗安全嗎?
在2017年,全國各地方的食藥監局累計查出的8批「不合格」百白破疫苗中,只有長春長生和武漢生物兩家國產企業在此事事件內鬧得人盡皆知,沸沸揚揚,但是,其餘6批來自於法國賽諾菲巴斯德的百白破疫苗,卻「銷聲匿跡」,渲染國產疫苗危害的眾多「大佬們」隻字未提。
想闡述的觀點是,生產企業生產劣藥不容諒解,希望得到重罰,但是各位「大佬」和所謂的「媒體人」應該起到正確發聲的作用,而不是借著勢頭誇大、渲染。引導群眾了解真相,不是斷章取義謀取利益。
同時,希望各位家長不要過分擔憂。掌握、了解事情的事實更有助於解決問題,不要讓我們對寶貝們的擔心被「有心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