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對待身邊的弱勢群體 看這條霸氣而又另類的公安通報

2020-12-12 曉夢說社會那些事兒

最近被一則通告刷屏了,好多人都說,這種通報時第一次見,很霸氣。首先還原一下發這份通告的背景,桐鄉一位歲的66歲的環衛工,在勸阻亂扔垃圾的燒烤店女店員的時候,被她丈夫掌摑至輕微腦震蕩。當地通過一條「有態度」的通報,宣布將肇事者拘留15天,罰款500元。是的,這條通告非常的接地氣,非常貼合大眾的情感,和以往呆板的通告不同,他站在了人民群眾的角度上來評價這件事,滿滿的正義感,滿滿的正能量,我們不得不為寫這條通報的民警點讚,正如他所說:「警察也是人,警察也需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立場」。到底是一份什麼樣的公告,我們看一下。

我今天想說的不是歌頌警察或是讚美這條通告,我想說的是通告裡說的:任何人,任何人欺凌弱勢群體,欺凌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都應該被社會所唾棄。說的真好,不管是誰,不管你是多麼的高高在上或是盛氣凌人,不管你多有錢或是多有勢,這些都不能成為你欺負弱勢群體的理由和藉口。有些人其實就是社會的敗類,沒本事欺負比自己厲害的人,有壓力無處發洩,就欺負一些老弱病殘,把自己的不如意帶給那些本來就不容易的人身上。這樣的人其實是最可恨的,是最讓人不齒的,這樣的人就不應該存在這個社會裡,他們的存在不會給社會帶來和諧,只會破壞原有的安定。

弱勢群體,這是一直以來都不能迴避的問題,他們基本上都生活在社會的下層,不管是家庭、身體還是其它原因,造成他們生活很不容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他們更是舉步維艱。現在國家雖然對他們有扶持和補助,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既然他們已經這麼不容易了,那為什麼還要欺負他們呢?欺負他們你就那麼快樂和滿足嗎?就沒有一丁點的憐憫心嗎?也許你會發現,路上的清潔工都是上了歲數的,要麼是孤身一人,無兒無女;要麼是孩子不孝順,沒人管沒人問;反正各有各的不幸和無奈。再就是再翻垃圾桶的那些人,在路上撿垃圾的人甚至要飯的人;還有六七十歲了依然在工地上幹活的人。但凡生活好些,有保障,誰還願意出來受這種罪,吃這種苦,受這種侮辱。

我們現在和那些人比,也許我們有一種優越感,至少吃穿不愁,生活有保障,比他們的條件好很多。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偶爾不應該伸出手幫一下他們呢,哪怕一個善意的微笑,也是給他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我認為人和人之間應該相互尊重,不分高低貴賤。也許今天某些人欺負了弱勢群體,明天就會欺負到自己頭上了,因為有些人總會這壓根得寸進尺,不知天高地厚,這樣不管是欺負我們還是欺負弱勢群體,我們都應該勇敢的懟回去,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正義感,把這些讓人們唾棄的事情不再發生,讓這些壞人們無處可躲。

我們的一生不可能時一帆風順的,總會碰到各種困難和挫折的,也許等老的那一天,我們也可能會變成弱勢群體,哪個時候,你會怎樣想,當你成為他們的時候,你肯定能切切實實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冷暖和殘酷,沒人關心你、幫助你甚至沒人正眼看你。有時候人生時一面鏡子,你怎麼對別人,最後別人也會怎樣對你。用善良對待身邊的所有人、所有事,相信自己所有的付出必有回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版熔爐驚現於西安,濫施不幸於弱勢群體,天良安在
    熔爐,號稱是改變了韓國的電影,但請未成年人絕對絕對不要觀看《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注意這是真實的事件改編而來。
  • 【小貼士】面對殘疾人這類弱勢群體,法院如何保障其合法權益?
    【小貼士】面對殘疾人這類弱勢群體,法院如何保障其合法權益?,保護殘疾人的權益,為他們謀福利,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法律對於這部分弱勢群體作出了哪些保護呢?
  • 讓我們一起來幫助那些身邊的弱勢群體
    80年代的小洋樓上面的這張照片是我在某村拍攝到的。看樣子二層的樓房因該建於80年代之前,或許在當時是一個富裕人家的。打聽後才知道房子的主人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大爺。其實像大爺這樣的弱勢群體,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我們獻出一片愛心去幫助他們。他們一定會過的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
  • 帶孩子科學認識弱勢群體,幾個關鍵點,爸媽要做好引導
    這也是很多網絡暴力形成的原因。大人要知道弱勢群體是什麼,才能告訴孩子弱勢群體是什麼?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弱勢群體,哪些人才能被定義為弱勢群體,我們才能去向孩子解釋弱勢群體。第二,告訴孩子,弱勢群體並不是特定的,而是一種虛擬的人物,所以針對不同的場景,弱勢群體的規定也不一同。很多大人他沒有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弱勢群體,導致孩子的同情心泛濫,很容易被人家拐騙。很多人甚至很多寶媽都不明白,為什麼要孩子過早的去關注弱勢群體,這些群體到底對孩子有著怎樣的意義?
  • 輿論該怎樣關注弱勢學生群體
    拿廣州馬拉松比賽來說,從組委會的組織看,並無過錯,組委會不可能事先檢查每一個參賽選手的身體,或者做出體質要求——這也是與體育精神背離的。如果動輒向組委會索賠,而且,所有輿論都認為組委會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的話,那麼,還有誰今後敢再組織這類活動?
  • 弱勢群體如何走進「春天裡」
    也要看到,不管是經濟的貧困,還是發展能力的貧困;不管是不斷蔓延的「弱勢感」,還是切實存在的貧困人群,弱勢群體的產生,是我們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必須通過加快發展才能逐步解決的問題。社會結構怎樣的變動,導致了弱勢群體的出現和變化?如何在社會轉型期的大背景下認識弱勢群體的存在?如何更好地面對社會轉型期帶來的各種問題?
  • 宋保振 | 「數字弱勢群體」權利及其法治化保障
    相比之下,由於「隱性數字弱勢群體」的隱蔽性和時新性,該群體相對「顯性數字弱勢群體」更值得關注。當前諸多學者也是從此角度出發,探討數據侵權和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因而這也構成本文研究的主要類型。作為傳統弱勢群體的新類型,「數字弱勢群體」現象因智慧社會建設進程愈加凸顯,是智能化時代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 濱州檢察:民法典保護弱勢群體權益
    今天要講的,是如何用民法典保護弱勢群體權益的問題。1986年4月12日,在我出生前4天,《民法通則》誕生了,它薄薄的一小本,只有156條。這個薄薄的民法通則陪伴我們34年,如今它長大了。新的民法典塊頭更大、用料更足、內容更新,能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法律保護。通過這部民法典,我們能為弱勢群體做些什麼呢?
  • 美國是怎樣關愛照顧弱勢群體的?
    同樣,一個社會的發達,不在於有多少高樓大廈、燈紅酒綠,GDP有多高,而在怎樣關愛、照顧弱勢群體,看下美國是怎樣做的: 食品券。以2011年為例,窮人每人每月獲得133.8美元的食物券補貼,每個家庭的平均月補貼為283.65美元。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這些收入遠可以滿足一般的家庭需求。
  • 關注疫情衝擊下湧現的「新弱勢群體」
    這場風暴對中國經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應對?我們從宏觀經濟、資本市場、中小企業發展、消費者信心等角度,邀請北大光華學者進行解讀和分析。本文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彭泗清撰寫,原標題為《關注疫情衝擊下湧現的「臨時困難群體」》。
  • 現在的老師屬於弱勢群體嗎?
    所謂的弱勢群體,是指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由於群體的力量、權力相對較弱,因而在分配、獲取社會財富時較少較難的一種社會群體。因而他們處於較貧困狀態。那麼老師屬於弱勢群體嗎?個人認為當前的老師也算是弱勢群體。從來就認為老師不該享受過高的待遇。這叫什麼邏輯?實際縱觀所有行業,老師們道德水準絕對是很高的,犯錯的也絕對沒有其他行業高,但為什麼大家能原諒其他行業,唯獨原諒不了老師呢?原因很簡單,大家就認為老師必須處處完美,這樣才配得上這個稱呼。
  • 住房弱勢群體如何融入社會?
    很多社會底層的人們因為「居無定所」,所以一生都在輾轉奔波中,且不管這些弱勢群體的心理歸屬感是否強烈,單獨看那些接納「流動者」的廉價出租房、城中村以及棚屋的治安都不得不令人堪憂。在住房弱勢群體的無所不及的生存需求之下,近年便衍生出了「蟻族」、貨櫃房子、膠囊房子等,甚至有人乾脆住進了城市的下水道中。這是色彩光鮮的城市背後的殤啊。
  • 殘疾人攔路要錢,弱勢群體就可以胡作非為?
    這一次,對於以慘賣慘的霸權行為,警方的態度是:罰!這一通報獲網友大讚!關愛弱勢群體變成道德綁架,甚至侵犯到我們自身的合理權益,像事件中的司機一樣用一耳光扇出態度的恐怕沒有幾個跪地乞討很常見,不願意給錢可以自行繞過,但當乞討者針對性地走到你跟前突然跪地,不說一句話卻示意你給錢,這個時候大家看的不是他怎麼了,而是你怎麼做。試想你穿戴整齊,手捧一杯價格不菲的奶茶,一位穿著破爛的人跪在你面前要錢,你會給嗎?
  • 反思:如果自身就是弱勢群體,如何幫助弱勢群體?
    我感覺國內的NGO特別能吃苦,我在負責大氣汙染這方面工作時,看到合作夥伴為採集空氣汙染數據,晚上就睡在麥田裡,他對我說他將環境保護當成自己的信仰。益態氮:工作中,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答:與NGO共同實現目標最開心。
  • 弱勢群體大學生的類型和特徵
    我們對大學中間的貧困生比較熟悉,但是如果說誰是大學中間的弱勢群體可能我們未必仔細地想過這個事兒。從社會學的角度,何毅、胡偉國在《弱勢群體大學生的自助與他助:基於其特徵社會學考察的分析》這篇文獻中間,為我們仔細分析了大學中間存在的弱勢群體的特點以及成因。文中說到,絕大多數的研究者以經濟因素作為弱勢群體界定的唯一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將貧困學生群體等同於弱勢學生群體。
  • 我們家孩子是班級弱勢群體嗎?一起了解什麼是班級裡的弱勢群體。
    班級是一個群體,由每一個學生組成,任何一個群體都有強弱之分,班級裡總會有一些落寞的學生,他們沉默,茫然,不知所措,想要改變現在的弱勢狀態,我們應該清楚的了解什麼是班級裡的弱勢群體。 大致可以分為這三類: 第一類,成績弱勢群體所謂的成績弱勢群體,就是我們常說的成績差的「差生」,後進生」。
  • 清研智庫大數據分析誰為疫情中的最弱勢群體發聲?
    與中小企業相比,貧困人群、農民工、農民、環衛工人、監獄服刑人員、失業人群等最弱勢的群體聲音份額不足1%。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所面臨的生存與生活困境的弱勢群體,再度深陷困境。疫情之下,他們的聲音怎樣傳達,誰的聲音被傾聽、誰的聲音消失在眾多話語中。
  • 寒竹:「弱勢群體」不能成擋箭牌
    比如,當醫生和患者家屬發生衝突時,雙方都會自稱是弱勢群體而指責對方是倚強凌弱;當違章攤販遭到城管的處罰時,通常會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而受到了不公正處理,而城管在執法時有時也會挨罵挨打,常常也稱自己是最委屈的弱勢群體。據一些民意調查,一些掌握公權力的政府公務員也認為自己屬於弱勢群體。但究竟什麼才是弱勢群體?
  • 學生家長為何是「弱勢群體」
    很多家長在面對學校各種要求時,缺乏了說「不」的能力,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更擔心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家長成為了教育關係中的「弱勢」群體。 而太原教育局這一規定的出臺,引起了廣大其他省市地區家長的羨慕之情。可以說,為家長「繁重」的教育工作,減去了少許的負擔。
  • 英語怎麼說「弱勢群體」?
    vulnerable person:(身體上或感情上)脆弱的,易受…傷害的,弱勢群體。We should provide care or help avulnerable person.我們應該給弱勢人群提供護理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