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嬰兒出生後,不只是吃穿需要父母操心,還有很多問題也離不開父母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年齡小,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力,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安全問題,有時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為了避免危險,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
近期在貴州安順的一家飯店,一個嬰兒在吃東西的時候不小心被噎住。幸好鄰桌有一位護士,她僅僅用很短的時間就成功的搶救了嬰兒,得到了網友的點讚。
原來在事發的當天,貴州醫院的護士長周京清一家正在火鍋店用餐,發現鄰座一位嬰兒突然被噎住。
當時嬰兒大約6個月大,嘴唇已經發烏,已經沒有哭聲也喪失了意識,情況非常危急。如果開車到附近的醫院最少需要5分鐘左右,而最佳的急救時間僅為3分鐘之內。
周京清來不及多想馬上接過嬰兒,迅速採用海姆立克法進行急救,在持續近40秒的搶救後,嬰兒終於恢復了意識,喉嚨裡發出哭聲,這才讓大家放下心來,紛紛為周金清鼓掌,她卻說這是應該做的。
嬰兒在吃東西時為什麼會發生噎住的現象呢?
嬰兒在吃東西時,容易發生噎住的情況,其實就是嬰兒嗆奶。由於嬰兒年齡小吞咽能力不足,如果吃東西時太急或者乳汁流速太快,容易發生被嗆住的現象。表現出突然不能說話、面色蒼白髮紫、痛苦的表情,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窒息危及生命。
媽媽平時要注意不能讓嬰兒在過分飢餓後吃奶,要多留意孩子的食物,避免被異物卡住;
對年齡稍大的寶寶,不要在跑步、嬉鬧或者玩耍的狀態下吃東西;
如果吃帶核的水果時,需要提前把果核取出,不能給寶寶吃太大的食物;
對4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整顆的花生米,寶寶在吃東西時,父母應該做好看護。
海姆立克急救法應該怎麼做?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搶救被食物噎住的人最常用的辦法。這種辦法非常有效,被稱為拯救生命最多的「神奇辦法」,建議父母都能學習和掌握。
1歲以下的嬰幼兒
父母先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下頜骨,把手臂放在他的前胸,再用另一隻手抱住寶寶,把臉部朝下趴在膝蓋上。
在肩胛骨部位用力拍打5次後再放正,用食指及中指壓迫胸骨5次,一直重複上述動作直到寶寶吐出東西為止。
1歲以上寶寶
父母在寶寶的背後把雙手放在其肚臍、胸部之間,一手採用握拳的姿勢,用另一隻手把拳頭包住。用力收緊雙臂,瞬間壓迫寶寶的胸部並多次重複,直到異物從氣管中排出為止。
成年人
這種急救法也適用於成人。一般位於成人的背部,雙手環繞腰部,一手握拳用力抵住肚臍和肋骨的下緣部位,用另一隻手託住拳頭快速進行壓迫,形成衝擊性的強大氣流,衝開堵住氣管和咽喉部位的食物,多次進行重複直到異物被推出。
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時,不能抓住嬰兒的雙腳進行,因為只從背部拍打,不但無法讓異物排出,還會造成嬰兒的脊椎受傷。
如果是液體異物,應該先讓呼吸道暢通,在口氣不能順利吹入時,這可能是呼吸道被異物堵住。
這次半歲的嬰兒突然發生被嗆住的情況,幸運地得到護士的相助,否則情況不容樂觀。因此,平時父母要學習一些急救知識,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採用。最重要的是在寶寶吃東西時,父母要注意用心照看,以避免發生危險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