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浙江縣城新昌,模擬「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為原型的實體模型不久將正式對外展示,讓當地民眾近距離感受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魅力。
整個火箭實體模型重量約達3.5噸,長17.346米,翼展3.19米,最大直徑3.2米,模型以「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為原型,以1:3的比例製作而成,還能真正模擬點火裝置。
「長徵二號運載火箭」實體模型,僅是在建中的新昌未來科技館重點展品之一。這座科技館建成開放後,新昌市民還可以在館內接觸模擬太空艙、攝影機器人、智能醫療設備等炫酷「黑科技」,參與AR互動,全程參觀也都由智慧機器人導覽陪同。
此前的「劇透」揭秘,未來科技館內的機器狗,會將「寵物」通過人工智慧演繹,參觀者感知現代科技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能體驗多種未來生活的動感方式。
基因是一切生命的遺傳密碼,通過基因測序,我們擁有了掌握人生的可能。娛樂之外,未來的醫療也會在科技館內呈現。參觀者可以通過基因測序裝置了解基因組測序的策略,通過相關數據和生物信息分析,感受生命的強大。
縣城裡的科技館只能展示少許標本搭配文字說明簡單陳列?新昌全新的科技館會顛覆以往的呈現,將新媒體、新娛樂、新醫療相融合,營造沉浸體驗的科技空間,更會將科技和人工智慧等方式相結合,重新定義縣級科技館。
在建中的新昌未來科技館,引入了民間力量國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掌門科技,以提供技術、資金支持,新昌縣人民政府指導並提供場館支持。而隱藏在縣城的這座展示「連結未來,超越未知」的場館,與新昌當地歷來的創新基因不無關聯。
小縣城,大科技,科技創新,新昌名聲在外。依託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等一系列舉措,構建產業承載平臺、創新服務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搭建內聯外合、開放共享的服務平臺……新昌這個山區小縣一躍成為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縣,「新昌現象」也得大力推介。在近日揭曉的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榜單中,新昌更是榜上有名,排名居前十。
自2017年開始,新昌縣將5月31日定為「新昌科技日」,成為中國最早的一個縣級科技日,「科技日」也為當地營造了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
科普基礎硬體設施建設的陸續進行,同樣體現出當地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支持。去年,首個縣域天文科技館在新昌開館,用以展示真實且充滿活力的全景式宇宙。此次即將建成、展示面積近3800平米的新昌未來科技館,通過未來生命,未來空間,未來娛樂和未來教育四大板塊的展示,將再次促動青少年去讀懂家鄉的創新理念和創新精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