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宰相出生於哪裡,有多少出自你的家鄉

2020-12-16 百家號

何謂「宰相」,就是在古代中國輔佐君王,掌控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政府官員。商朝成湯任伊尹為相,周朝文王封周公為太宰,太宰和相就合稱為宰相。

在秦始皇一同一統六國後中國進入封建時代,國家的權力掌握在皇帝的手裡,皇帝為了向全國發號施令需要任命官員,為了有人能夠幫助帝王管理這些官員,因此有了宰相制度,這種制度就一直傳承到了清末。

秦朝開始,宰相之名在各朝也有不同,如有太宰、相、相國、相邦、丞相及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清朝末年的總理等等數十種名稱。朝代不同以至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一個皇帝的宰相可以有好幾個,例如在明朝時期凡是內閣成員都可稱為宰相。

在中國籍貫可考的宰相就有1037人,排名在前10的省份有:

河南220人,陝西127人,山東120人,河北115人,山西84人,江蘇76人,浙江69人,安徽46人,江西30人,福建29人。

在河南的宰相人數是最多的,尤其是兩漢及三國、西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宰相最多的是陝西,河南其次。兩宋時期,宰相最多的是浙江和河南,江西福建也不在少數。到了明朝和清朝,宰相數量排前兩名是浙江和江蘇。

山西宰相村

相信大家都聽過「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在漢朝享有盛譽的丞相蕭何便是如今江蘇沛縣人。唐朝最有名的宰相便是敢於直諫的魏徵,他不論什麼時候,只要唐王做得不對,就會據理力爭,他是出自河北晉州的。

洛陽偃師相公莊

中國有不少的官宦故居講述著歷史中的輝煌,例如位於山西的宰相村,名揚天下的河東裴氏家族就是出自此處,歷史上的裴家曾十分有名,一共出過幾十個宰相,正因如此裴柏村也被稱作宰相村。洛陽偃師相公莊,宋代著名的賢相呂蒙出自此地,他的同族子侄也有為相者,如呂夷簡、呂大防等,其它名人更多。為紀念明朝輔佐了三朝皇帝的商略的宰相島,位於風景秀麗的浙江千島湖。安徽歙縣雄村有座「四世一品坊」,是乾隆為表彰曹家幾代功績而建造,該村是藏龍臥虎,名人輩出的美麗村落。當然其他地區還有許多古代官員故居,有的可能還不為人知。在你的家鄉有多少這樣的古代官宦故居呢?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宰相、首輔一覽表,你知道多少呢?
    「宰相」在中國古代是一個較為含糊、寬泛的稱呼,而並非具體的官名。歷朝歷代,宰相的地位和稱呼不盡相同,但大都具有輔佐皇帝、掌管國事的職責。隨著歷史的更迭,宰相制度在封建體制中消失殆盡,但作為封建主義的歷史產物,它卻在締造封建政治體系的同時也見證著封建王朝的衰落。
  • 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宰相制度的發展演變軌述跡是從秦漢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初朱元璋廢除為止。(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機構採用三公九卿制。三公為示相、太時、御史大夫。承相是百官之長,」拿示天子.助理萬機」。秦朝設左、右承相,以右為尊: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監察。
  • 中國古代丞相和宰相誰權力大?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現在中國每年都要拍攝很多古裝劇,不過這些電視劇卻都很不講究,不僅服裝道具不仔細考證,甚至連用詞都很隨意。比如說古裝劇經常出現我的「丞相」、「宰相」和「相國」這幾個詞吧,古裝劇用得可謂隨心所欲。事實上這些稱呼可不是隨便用的,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可大了!
  • 中國古代歷史上名相,你了解多少呢?
    關於中國古代歷史上名相,你了解多少呢?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宰相是中國封建社會輔佐君主總攬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歷史很少作為具體官職的名稱。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輔佐之意。歷史上只有遼以宰相為正式官名,其他朝代卻都另有正式官名。
  • 中國古代名字最好聽的6大城市,字字如詩如畫,看看有你家鄉嗎?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城市便是歷史變遷的見證者之一,城市的面貌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甚至連名字都被更改了,但是有些名字因為太過於詩情畫意,所以至今依舊為人所銘記。今天就來說所中國古代名字最好聽的5大城市,看看有你的家鄉在嗎?
  • 在中國古代宰相到底是個什麼官?居然還有兼職的!
    即使有人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給你解釋清楚了,可沒過多久,我們就又全忘了。為什麼?因為百分之八十的人連我們今天國家的公務員崗位都沒整明白,更別說古代的官職了!在這裡,我們就以唐朝為背景,為大家掰扯清楚一個官僚系統中最大的官——宰相。
  • 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 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古代宰相制度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朱元璋真的廢除了宰相制度嗎
    宰相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宰相是「百官之長」,是輔佐君主總理全國政務的最高執政官的泛稱。「宰」是主持之意;「相,助也」,原為「輔佐」、「襄助」之意,後引申為輔助君主管理政事者。作為輔佐皇帝的最高執政官,明朝其實並未廢除宰相制度,而只是曾有過短暫消失而已。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出自李清照的宋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寓意著盛明蘭與顧廷燁一生的愛情故事。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天天使用郵政儲蓄卡,但你知道它正面的圖片出自哪裡嗎?
    很多人都有一張郵政儲蓄的銀行卡,對於郵政儲蓄銀行卡正面的圖片,我想很多人都沒太在意過,郵政儲蓄銀行卡正面的圖片是一個古人騎著一匹駿馬,快馬加鞭的在趕路。這個畫面很適合郵政儲蓄的性質。但是你知道這張策馬崩塌、快馬加鞭的圖片出自哪裡嗎?
  • 中國古代分為九州,你知道你的家鄉在哪一州嗎?
    中國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稱呼。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相傳古代炎帝統轄的土地稱赤縣,黃帝統轄的土地稱神州,所以稱中國為赤縣或神州,後來統一起來又稱為神州赤縣或者赤縣神州。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儀之諸侯,稱為諸夏。
  • 我國古代狀元籍貫分布,快來看看你的家鄉出了多少位狀元!
    雖然現在每個省都各有一個文科狀元和一個理科狀元,沒有什麼人數差距。但是,在古代,南北差距以及省份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那大家知道,在古代,哪個省份的狀元最多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眾所周知,我國的科舉制經歷了1300年整。
  • 古代的「丞相」和「宰相」是同一個意思嗎?兩者區別很大!
    導語:古代的「丞相」和「宰相」是同一個意思嗎?兩者區別很大!古代皇帝地位至高無上,獨攬國家權力於一身,萬萬人之上,無人能與其相提並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除皇帝外,還有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被古代的諸多能人競逐,這就是所謂的相位。可讓不少人感到迷糊的是,這個相位到底是丞相還是宰相,許多人傻傻認不清楚,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麼區別嗎?首先,本質不同。
  • 中國古代十大好名(真正的好名字)
    四、溫彥博:唐朝宰相,姓溫(溫和、和順),彥(德行美好),(博)博學多才。 五、張九齡(唐朝宰相,典出《禮記註疏》卷二十〈文王世子〉。指九十歲,後引申為長壽)。
  • 歷史|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古代承和丞同義,有幫助、輔助的意思,是動詞。用於官職時,表示從事輔助工作的人,由動詞轉變為名詞,例如郡丞、縣丞等,與相合用,代表輔助天子的官員。最有意思的是「相」,《說文解字》注釋:「相,省視也。」意為仔細看。古代的「相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古代宰相,將軍告老還鄉後,和縣令誰大?縣官:其中學問太大了
    古代的宰相和將軍,一個是文官中最大的官,一個是武官中最大的官,如果這兩種官員告老還鄉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們與當地的縣令比起來誰大? 古代縣令是正七品的官,管理一方百姓,而告老還鄉後的官員手中不會再有實權,也沒有了品級,就算是可以繼續享受朝廷俸祿,但從這兩點來對比,還是縣令要大。 縣令作為地方官員,是縣級地方行政的「首腦」,管轄著整個縣的民政、財政、司法等多個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從東漢時期開始,劉秀為了加強中央政權,剝奪了縣令手中的兵權。
  •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何不同?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
    中國人經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是形容人,應該要有度量要能夠裝得下天下。而我國歷史上文官的職位其實有很多,宰相和丞相看上去好像差不多,但其實並不是同一個官職,那麼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中國古代的年齡雅稱,看看你處於哪個階段
    古代人的年齡都是用稱謂表示,其中男子前二十年都是以頭髮的多少來稱呼的,後面則是以人生來稱謂。女子在二十四歲之前稱謂是非常多幾乎一年一個,看來古人也明白女人的青春就那麼幾年。而且古代男女在五十歲之前稱謂是不同的。
  • 中國最好吃的粽子,到底是哪裡的?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最好吃的粽子,到底是哪裡的?有你的家鄉嗎?馬上就要端午節了。所以我們中國的吃貨怎麼可能錯過這個吃粽子的好機會?其實在,中國的每個地區,雖然地方都不同。但是那裡的飲食文化也不同。但是我們所吃的粽子也是不同的。但是到底哪裡的粽子比較好吃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古代代稱「九州」,說的是哪九個州?看看你的家鄉在哪個州
    1 荊州 古代的楚國在史書上又寫作「荊國」,或者「荊楚」,之所以稱之為荊楚,除了跟楚國祖上有一位貴婦與「荊」有著神秘關係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國的地域絕大部分和九州的荊州是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