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宰相」,就是在古代中國輔佐君王,掌控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政府官員。商朝成湯任伊尹為相,周朝文王封周公為太宰,太宰和相就合稱為宰相。
在秦始皇一同一統六國後中國進入封建時代,國家的權力掌握在皇帝的手裡,皇帝為了向全國發號施令需要任命官員,為了有人能夠幫助帝王管理這些官員,因此有了宰相制度,這種制度就一直傳承到了清末。
秦朝開始,宰相之名在各朝也有不同,如有太宰、相、相國、相邦、丞相及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清朝末年的總理等等數十種名稱。朝代不同以至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一個皇帝的宰相可以有好幾個,例如在明朝時期凡是內閣成員都可稱為宰相。
在中國籍貫可考的宰相就有1037人,排名在前10的省份有:
河南220人,陝西127人,山東120人,河北115人,山西84人,江蘇76人,浙江69人,安徽46人,江西30人,福建29人。
在河南的宰相人數是最多的,尤其是兩漢及三國、西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宰相最多的是陝西,河南其次。兩宋時期,宰相最多的是浙江和河南,江西福建也不在少數。到了明朝和清朝,宰相數量排前兩名是浙江和江蘇。
相信大家都聽過「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在漢朝享有盛譽的丞相蕭何便是如今江蘇沛縣人。唐朝最有名的宰相便是敢於直諫的魏徵,他不論什麼時候,只要唐王做得不對,就會據理力爭,他是出自河北晉州的。
中國有不少的官宦故居講述著歷史中的輝煌,例如位於山西的宰相村,名揚天下的河東裴氏家族就是出自此處,歷史上的裴家曾十分有名,一共出過幾十個宰相,正因如此裴柏村也被稱作宰相村。洛陽偃師相公莊,宋代著名的賢相呂蒙出自此地,他的同族子侄也有為相者,如呂夷簡、呂大防等,其它名人更多。為紀念明朝輔佐了三朝皇帝的商略的宰相島,位於風景秀麗的浙江千島湖。安徽歙縣雄村有座「四世一品坊」,是乾隆為表彰曹家幾代功績而建造,該村是藏龍臥虎,名人輩出的美麗村落。當然其他地區還有許多古代官員故居,有的可能還不為人知。在你的家鄉有多少這樣的古代官宦故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