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時代,伴隨著人們對美的不斷追求,醫療美容行業毫不例外的成為「朝陽行業」。據了解,2018年我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總收入將超1250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2萬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前景,醫美業不僅成為消費和投資熱點,更吸引到大平臺的關注和入局。10月25日,美團宣布全面落地「新美業」概念,美團點評麗人推出了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用戶體驗的綜合解決方案——「美業店美團芯」計劃,初期在美容、輕醫美和美妝領域進行試點。其中,美團將與星和醫美科技(下稱:星和醫美)展開合作,星和將推出生活美容品牌【星和愛漂亮】,與美團共同打造新美業線上線下體驗店。
美肌工坊創始人謝彥君、美團點評麗人事業部全國銷售總監 張偉、美麗田園創始人兼執行長 連松泳、克麗緹娜集團品牌運營長趙承佑先生、美團點評麗人及親子事業部總經理 張晶、林清軒品牌創始人 孫來春、星和醫美科技創始人 林信一、上海驛氪創始人兼CEO 閔捷(從左到右)
近年,內地越來越多人組團去臺灣體驗醫美項目,也得益於臺灣地區更優質的人才資源、更安全成熟的醫療環境及更具性價比的價格。而作為臺灣最大的直營連鎖醫美品牌,星和醫美成立於2008年,長達10年的行業深度經驗和豐富的人才資源,讓其在臺灣地區早已具備了口口相傳的口碑。
2015年,星和醫美開始進軍內地市場,在天津、上海、北京開設分店。董事長林信一的帶領下,星和醫美最初在內地市場並未急於擴張,而是在服務、產品、體驗、營銷、商業模式等多個方向不斷優化,一方面將星和在臺灣的本有優勢「嫁接」到內地,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的研發新模式。
拒絕「超級銷售」,被投訴可「加分」,只為給用戶極致體驗
在美業行業,一進門就被「辦卡」時常發生。林信一說「美業能做到讓美容師不要開口銷售,大概就成功了一半」。為此,星和大刀闊斧的採用「去諮詢師」模式。即便在服務業成熟的臺灣,也少有不設醫美諮詢師崗位的醫美機構,畢竟很多醫美機構都要依靠諮詢師這種超級銷售去「砍大單」。然而林信一發現,諮詢師由於業務不夠專業,給到用戶的承諾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反而會導致用戶和醫師的雙重困擾,而「去諮詢師」短期來看可能影響轉化,長期來看卻更好的保證了客戶體驗。
在星和醫美,另類的地方還有很多。服務業接到投訴是常有的事兒,但往往很多投訴石沉大海,管理者對此毫不知情。而在星和醫美,接到投訴時,體驗師如實匯報並遞交解決報告,不僅不會受到懲罰,還會給予該體驗師業績加分。
星和愛漂亮門店體驗師
提到最重要的面診過程,星和堅持「77分鐘」原則,從術前診斷、術中治療、術後護理,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設置,既為用戶節省時間,又將服務貫穿到每個環節。在美容治療過程中,星和還堅持「半邊臉」原則,即體驗師為用戶先做好半邊臉,讓用戶能即時的看到效果或進行反饋。
以上種種,都是為了帶給用戶最極致的體驗,正如林信一所說,去做好的服務,而不是做銷售。
「不花錢」的網紅營銷
臺灣地區對廣告的監管力度較大,一方面避免對消費者的誤導,另一方面促使醫院和醫師依靠更好的服務擴大品牌效應。從星和創立開始,林信一受到妻子的啟發,想到藉助網絡社群與意見領袖(KOL)合作,通過他們的親身體驗與分享,口耳相傳積累口碑,長期培養網際網路鐵粉大軍。
星和醫美董事長林信一和妻子洪子琄
然而找到KOL後,林信一發現,很多KOL並不滿意,原因是KOL免費體驗與體驗師的KPI績效發生衝突,體驗式不了解其重要性,導致KOL很難得到好的體驗。為此,林信一親自接待KOL。他說,營銷的最大心法,就是不花錢。因為付錢就成了廣告,只有不花錢請來的「網紅」,才能接收和傳達真實的體驗,也只有團隊不斷去修正,品牌才會越做越好。
目前星和醫美與三千多位KOL合作,與此同時,在線下門店,精選從業以來賣的最好的前6個項目,且售以最低的價格。線上極強的KOL號召力結合線下門店的服務體驗,勢必在未來將收穫更多口碑。
「三美閉環」全方位的變美體驗
三美閉環指的是生美、醫美、保養品的閉環組合。在內地,越來越多的生活美容機構或輕醫美診所不斷湧出,卻鮮少有將三者結合貫穿的創新模式。而星和醫美,從開店以來,便將三美融合,讓用戶體驗到全方位的變美體驗,從15到35歲都有星和作為專屬的皮膚管理管家,不僅兼顧了消費者的皮膚健康和變美需求,更增強用戶粘性,內部便可自行實現用戶轉化。
星和愛漂亮茂名店
在大多數消費者印象中,醫美診所往往有著更權威專業的信任感,而在三美閉環模式中,醫美診所可以為同品牌的生活美容院和保養品提供強大背書;作為線下門店較多的美容院,則可以作為流量入口,帶來更多的客源;最後的醫療級保養品,是皮膚管理中最日常且不可或缺的一環。
十年來星和在三美閉合模式的不斷嘗試和探索,該模式已足夠成熟,林信一表示,這一模式也將嫁接到內地。目前,星和醫美臺灣診所10家、臺灣愛漂亮50家、大陸診所共4家、上海愛漂亮2家,還聯合美容專科醫生合作研發了7款適用於居家護理的護膚保養品,整體業務佔比大約為60:25:15。
2萬億美業市場,星和與美團攜手並進
美業行業潛力巨大,卻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對比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市場成熟國家10%左右的滲透率,我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為2%,至少存在5倍的發展空間。而基於國民收入不斷增加、龐大的女性人口、男性消費者增多、新技術支持等原因,我國未來醫美行業必然勢不可擋。
展會後詢問星和愛漂亮合作條件
星和愛漂亮自有品牌護膚品,目前在臺灣醫美護膚品市佔率已達前三名
美團張晶表示,新美業生態以「新供給、新體驗、新營銷、新服務、新人才」為核心。供給不單單是商品或服務,對美業而言,新供給意味著服務+商品,或者說服務帶商品。據悉,美團將為星和愛漂亮門店接入在線預定、團購、評價等交易閉環功能,完成信息線上化。供給層面,在原有美容服務的基礎上增加商品維度,用服務帶零售,並接入即時配送的底層能力。用戶未來可以通過手機一鍵預約服務時間、購買服務和護膚產品,通過美團外賣實現產品送貨到家。後續美團還將為其接入包括CRM管理、用戶消費行為系統,提供線上線下全鏈路消費渠道和行為的數據分析等。
在規模擴充方面,星和醫美也一直在探索線下連鎖門店的新模式,林信一坦言,星和醫美不會啟用常見的「加盟形式」,該形式某種程度上有損於品牌的延續性和影響力。對於線下店面,星和模擬「名創優品」模式,招募小主人,延用星和的服務和產品,給到小主人即合伙人28%的營業額。目前運用這個模式,星和醫美在臺灣的線下門店已增至50家。
另外,星和醫美已正式啟動A輪融資用於門店(診所和美容院)擴張。
提及星和醫美的名字由來,林信一說,把「星和」兩個字拆開來看——「日生禾口」,就是每天生活要吃的東西。而對於每一位消費者而言,健康與美,恰恰是每個日月星辰都最重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