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創辦十年的臺灣最大直營連鎖星和醫美,緣何與美團達成億萬合作

2020-12-18 創業邦

顏值時代,伴隨著人們對美的不斷追求,醫療美容行業毫不例外的成為「朝陽行業」。據了解,2018年我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總收入將超1250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2萬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前景,醫美業不僅成為消費和投資熱點,更吸引到大平臺的關注和入局。10月25日,美團宣布全面落地「新美業」概念,美團點評麗人推出了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用戶體驗的綜合解決方案——「美業店美團芯」計劃,初期在美容、輕醫美和美妝領域進行試點。其中,美團將與星和醫美科技(下稱:星和醫美)展開合作,星和將推出生活美容品牌【星和愛漂亮】,與美團共同打造新美業線上線下體驗店。

美肌工坊創始人謝彥君、美團點評麗人事業部全國銷售總監 張偉、美麗田園創始人兼執行長 連松泳、克麗緹娜集團品牌運營長趙承佑先生、美團點評麗人及親子事業部總經理 張晶、林清軒品牌創始人 孫來春、星和醫美科技創始人 林信一、上海驛氪創始人兼CEO 閔捷(從左到右)

近年,內地越來越多人組團去臺灣體驗醫美項目,也得益於臺灣地區更優質的人才資源、更安全成熟的醫療環境及更具性價比的價格。而作為臺灣最大的直營連鎖醫美品牌,星和醫美成立於2008年,長達10年的行業深度經驗和豐富的人才資源,讓其在臺灣地區早已具備了口口相傳的口碑。

2015年,星和醫美開始進軍內地市場,在天津、上海、北京開設分店。董事長林信一的帶領下,星和醫美最初在內地市場並未急於擴張,而是在服務、產品、體驗、營銷、商業模式等多個方向不斷優化,一方面將星和在臺灣的本有優勢「嫁接」到內地,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的研發新模式。

拒絕「超級銷售」,被投訴可「加分」,只為給用戶極致體驗

在美業行業,一進門就被「辦卡」時常發生。林信一說「美業能做到讓美容師不要開口銷售,大概就成功了一半」。為此,星和大刀闊斧的採用「去諮詢師」模式。即便在服務業成熟的臺灣,也少有不設醫美諮詢師崗位的醫美機構,畢竟很多醫美機構都要依靠諮詢師這種超級銷售去「砍大單」。然而林信一發現,諮詢師由於業務不夠專業,給到用戶的承諾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反而會導致用戶和醫師的雙重困擾,而「去諮詢師」短期來看可能影響轉化,長期來看卻更好的保證了客戶體驗。

在星和醫美,另類的地方還有很多。服務業接到投訴是常有的事兒,但往往很多投訴石沉大海,管理者對此毫不知情。而在星和醫美,接到投訴時,體驗師如實匯報並遞交解決報告,不僅不會受到懲罰,還會給予該體驗師業績加分。

星和愛漂亮門店體驗師

提到最重要的面診過程,星和堅持「77分鐘」原則,從術前診斷、術中治療、術後護理,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設置,既為用戶節省時間,又將服務貫穿到每個環節。在美容治療過程中,星和還堅持「半邊臉」原則,即體驗師為用戶先做好半邊臉,讓用戶能即時的看到效果或進行反饋。

以上種種,都是為了帶給用戶最極致的體驗,正如林信一所說,去做好的服務,而不是做銷售。

「不花錢」的網紅營銷

臺灣地區對廣告的監管力度較大,一方面避免對消費者的誤導,另一方面促使醫院和醫師依靠更好的服務擴大品牌效應。從星和創立開始,林信一受到妻子的啟發,想到藉助網絡社群與意見領袖(KOL)合作,通過他們的親身體驗與分享,口耳相傳積累口碑,長期培養網際網路鐵粉大軍。

星和醫美董事長林信一和妻子洪子琄

然而找到KOL後,林信一發現,很多KOL並不滿意,原因是KOL免費體驗與體驗師的KPI績效發生衝突,體驗式不了解其重要性,導致KOL很難得到好的體驗。為此,林信一親自接待KOL。他說,營銷的最大心法,就是不花錢。因為付錢就成了廣告,只有不花錢請來的「網紅」,才能接收和傳達真實的體驗,也只有團隊不斷去修正,品牌才會越做越好。

目前星和醫美與三千多位KOL合作,與此同時,在線下門店,精選從業以來賣的最好的前6個項目,且售以最低的價格。線上極強的KOL號召力結合線下門店的服務體驗,勢必在未來將收穫更多口碑。

「三美閉環」全方位的變美體驗

三美閉環指的是生美、醫美、保養品的閉環組合。在內地,越來越多的生活美容機構或輕醫美診所不斷湧出,卻鮮少有將三者結合貫穿的創新模式。而星和醫美,從開店以來,便將三美融合,讓用戶體驗到全方位的變美體驗,從15到35歲都有星和作為專屬的皮膚管理管家,不僅兼顧了消費者的皮膚健康和變美需求,更增強用戶粘性,內部便可自行實現用戶轉化。

星和愛漂亮茂名店

在大多數消費者印象中,醫美診所往往有著更權威專業的信任感,而在三美閉環模式中,醫美診所可以為同品牌的生活美容院和保養品提供強大背書;作為線下門店較多的美容院,則可以作為流量入口,帶來更多的客源;最後的醫療級保養品,是皮膚管理中最日常且不可或缺的一環。

十年來星和在三美閉合模式的不斷嘗試和探索,該模式已足夠成熟,林信一表示,這一模式也將嫁接到內地。目前,星和醫美臺灣診所10家、臺灣愛漂亮50家、大陸診所共4家、上海愛漂亮2家,還聯合美容專科醫生合作研發了7款適用於居家護理的護膚保養品,整體業務佔比大約為60:25:15。

2萬億美業市場,星和與美團攜手並進

美業行業潛力巨大,卻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對比美國、巴西、韓國等醫美市場成熟國家10%左右的滲透率,我國醫美市場滲透率僅為2%,至少存在5倍的發展空間。而基於國民收入不斷增加、龐大的女性人口、男性消費者增多、新技術支持等原因,我國未來醫美行業必然勢不可擋。

展會後詢問星和愛漂亮合作條件

星和愛漂亮自有品牌護膚品,目前在臺灣醫美護膚品市佔率已達前三名

美團張晶表示,新美業生態以「新供給、新體驗、新營銷、新服務、新人才」為核心。供給不單單是商品或服務,對美業而言,新供給意味著服務+商品,或者說服務帶商品。據悉,美團將為星和愛漂亮門店接入在線預定、團購、評價等交易閉環功能,完成信息線上化。供給層面,在原有美容服務的基礎上增加商品維度,用服務帶零售,並接入即時配送的底層能力。用戶未來可以通過手機一鍵預約服務時間、購買服務和護膚產品,通過美團外賣實現產品送貨到家。後續美團還將為其接入包括CRM管理、用戶消費行為系統,提供線上線下全鏈路消費渠道和行為的數據分析等。

在規模擴充方面,星和醫美也一直在探索線下連鎖門店的新模式,林信一坦言,星和醫美不會啟用常見的「加盟形式」,該形式某種程度上有損於品牌的延續性和影響力。對於線下店面,星和模擬「名創優品」模式,招募小主人,延用星和的服務和產品,給到小主人即合伙人28%的營業額。目前運用這個模式,星和醫美在臺灣的線下門店已增至50家。

另外,星和醫美已正式啟動A輪融資用於門店(診所和美容院)擴張。

提及星和醫美的名字由來,林信一說,把「星和」兩個字拆開來看——「日生禾口」,就是每天生活要吃的東西。而對於每一位消費者而言,健康與美,恰恰是每個日月星辰都最重要的存在。

相關焦點

  • 「雙11」黑馬 這家臺灣醫美品牌如何贏在大陸?
    在這份榜單中,有一家之前並不為大陸市場所熟悉的星和醫美科技(簡稱星和醫美),殺入三甲,成為雙11醫美領域最大的一匹黑馬。這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事實上,星和醫美在寶島臺灣已創辦十年,由林信一和洪子琄這對網紅夫妻共同創辦經營,在臺灣開設了10家醫美診所和30家生活美容院,是臺灣最大的直營連鎖醫美機構。
  • 臺灣「星和醫美」要做醫美界名創優品,用「三美融合」切入內地美業...
    36氪近期接觸到的「星和醫美科技」(下稱:星和醫美)也是一個輕醫美品牌,它2008年在臺灣創立,2015年10月進軍內地市場。 截止目前,它已在臺灣開設10家醫美診所和30家生活美容院(星和愛漂亮智慧門店);在內地開設4家診所(上海、天津、北京)和2家愛漂亮門店(上海);此外還聯合美容專科醫生合作研發了7款適用於居家護理的護膚保養品。
  • 臺灣「網紅」星和醫美來大陸,獨特」三美閉環」模式締造70%復購率
    十年來,星和醫美在臺灣已經服務了20多萬醫美愛好者,10家醫美門診就佔了全臺灣7%的市場佔有率。在2015年進入大陸市場後,經過一段適應期的他們如今正加速發展。他們在今年與大眾點評、天貓等平臺積極展開合作,僅3家門店在雙十一便創下了點評醫美商戶銷售額全國第三的佳績,新氧也曾評價星和為「最懂網際網路的醫美企業」。網紅營銷如何在醫美領域成功應用?
  • 網際網路醫美戰火再升級,美團醫美黑馬逆襲?
    2019年11月,第三方諮詢機構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輕醫美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輕醫美用戶數預計將突破1500萬人,複合增長率達52.6%,在網際網路醫美平臺中,美團醫美後來居上領跑輕醫美賽道。在供給和消費兩側,超級APP美團具有明顯優勢。
  • ...臺灣最大直營醫美品牌-星和醫美昨天(9日)在上海開啟第二家診所
    整容市場發展 臺灣最大直營醫美品牌-星和醫美昨天(9日)在上海開啟第二家診所 2017-12-10 13:28:00來源:央廣網
  • 星和醫美詳解「臺灣Style」醫美SOP說明書:服務和醫療可達最佳平衡
    在臺灣醫療美容行業,9年開設9家微整直營連鎖門店的星醫美學集團還算當地市場「年輕後生」,卻已成為臺灣最大的直營連鎖機構。目前,星和在臺灣與超過1500個網紅達成合作。 其操作流程為: ▷邀請有需求的網紅體驗—讓網紅了解相關資料,進行相關諮詢—真實體驗—網紅在自己的粉絲群分享體驗感受(包括術前術後效果、恢復期情況等)。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對於人們談之色變的醫美亂象問題,美團醫美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從千團大戰的最大贏家,到「包攬你的生活」吃、住、用、行、美。美團在各個領域可謂驍勇善戰,美團從美發、美甲延伸到醫美看起來邏輯自洽。但是,做醫美畢竟和美發美甲不同,把關不嚴格,對用戶的傷害不可逆。這就要求平臺對於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核要更加嚴格,美團發展速度快則快矣,卻有一些隱憂和問題開始暴露。
  • 美團的醫美生意:高增長背後難掩隱憂?
    7月,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監督科科長劉洪曾公開表示,「美白針」、「溶脂針」、「水光針」等在中國沒有正式批准,並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正規守法的醫美機構和醫生是不會給就醫者注射這類產品的。最後,美團醫美入駐機構也存在強制消費,甚至誘導用戶辦理醫美貸款。
  • 美團的醫美生意:高增長背後難掩隱憂
    7月,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監督科科長劉洪曾公開表示,「美白針」、「溶脂針」、「水光針」等在中國沒有正式批准,並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正規守法的醫美機構和醫生是不會給就醫者注射這類產品的。 最後,美團醫美入駐機構也存在強制消費,甚至誘導用戶辦理醫美貸款。
  • 美團醫美《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脫毛、抗衰、植髮同比增幅最大
    近日,美團醫美發布《2020年618美麗重啟消費報告》,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同比增長133%,輕醫美服務持續受歡迎。「這次618,我們還引入了直播、視頻面診等新技術,以及專業醫生這樣的新角色,和機構一起讓輕醫美的服務保障更深化,為求美者的消費決策提供更多專業信息參考,也幫行業更快實現真正的復甦回暖。」美團到綜醫美業務負責人表示。
  • 赴美產子最大中介欺詐真相:假直營 疑卷錢轉行
    以中國最大赴美生子服務商自居的美寶之家,其假直營涉欺詐的面目隨著中國顧客的揭發而浮出水面。  多名知情人士近日向時代周報記者爆料,美寶之家堂而皇之宣揚自己是行內唯一正式掛牌的直營企業,自稱創辦了16年,但卻在美國沒有擁有一家直營月子中心。
  • 美團醫美頻現違規 機構的鍋還是平臺的罪?
    儘管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但醫美黑產仍是最大的行業頑疾。中國整形美容協會,2019年,由於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達到2萬件;全國消費者協會統計2019年醫療美容行業的投訴數量為6138件。國內醫美行業事故絕大部分出自黑醫美機構。
  • 美團醫美:叫賣水貨熱瑪吉,是機構的鍋還是平臺的錯?
    醫美是消費醫療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全球醫美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為1220億元;2021年,中國將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醫美市場;根據FS機構預測,全球醫美市場在2022年有望達到2612億元。
  • 醫美新機構的創辦及運營分享
    這2年我從整形行業轉行做了婦產領域,也做新的醫美機構的創意和操盤。「先講新機構的創辦」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大家可能會覺得醫美機構這些年發展的非常的火爆,認為醫美機構會比較容易賺錢的,實際上是不是這樣的。前幾年可能是這樣的情況,最近兩年開辦新機構必須要了解一下目前醫美行業的困境。大家都知道醫美是一個充分競爭的領域也是一個絕對的紅海的市場,不再是一個藍海市場,獲客難、成本高是行業普遍難題,因為人力成本是非常高的。
  • 上海長寧與美團點評籤約,醫美業務引入政府監管,打水光針不再「嚇...
    原標題:上海長寧與美團點評籤約,醫美業務引入政府監管,打水光針不再「嚇絲絲」雖然用戶可以像點評餐廳那樣,點評自己在醫美機構的消費體驗,但由於這一服務行業還涉及醫療衛生等專業監管領域,因此一直是政府部門和網際網路平臺探索雙向監管的重點。  眼下,這一探索在上海市長寧區有了重要進展。8月29日,長寧區衛健委與美團點評籤約,雙方將在醫療服務的網際網路監管即「e監管」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 臺灣愛爾麗全力打假——貴陽、深圳山寨醫美大扒皮!
    愛爾麗國際醫療集團作為100%源自臺灣、擁有近20年歷史的TOP1醫美整形企業,也難逃「被山寨」的命運,近日更是在深圳、貴陽等沒有設立機構的城市頻頻傳出假冒者的虛假宣傳!這些嚴重侵害愛爾麗品牌和消費者利益的廣告堂而皇之地進入市場,大肆招商攬財,醫美行業成為他們圈錢的陣地,消費者正是待宰的羔羊!
  • 低價「陷阱」、套路貸、違規經營 美團醫美亂象幾時休?
    記者發現,除卻低價「陷阱」、套路貸,美團醫美還存在從業人員素質低、違規經營等行業亂象,一些自詡醫療美容機構的商家甚至沒有醫療執業許可。  在美團APP上,記者隨機點開一家痘博士連鎖祛痘機構,便能看到團購項目和美容師的推薦,但這些美容師並不具備執業醫師的許可。
  • 愛爾麗醫美集團在廣州設立分院
    12月22日,廣州市委臺辦副主任鄺偉斐走訪了位於天河區的臺資企業——愛爾麗醫美集團廣州分院,並與愛爾麗醫美集團董事長常如山座談。    座談期間,鄺偉斐表示,醫美行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頭戲,也是廣州市政府鼓勵優先發展的產業,廣州在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強與臺灣先進服務業,特別是醫療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希望通過兩地合作,創造出優於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成果,努力創造兩岸經貿雙贏的大好局面。
  • 多加與星範醫美、臻美正醫、醫美聯合醫生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會上,多加與星範醫美、臻美正醫、醫美聯合醫生集團分別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醫美機構品牌管理、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運營、醫生IP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賦能醫美行業的健康發展。多加X臻美正醫,解決專業人才培養專業醫美人才短缺,諮詢師、設計師水平參差不齊和管理者對經營合規性管控的缺失等等問題都導致了醫美機構生命周期短暫。
  • 健康之路與一心堂達成戰略合作
    原標題:健康之路與一心堂達成戰略合作近日,中國醫療健康服務網際網路化領軍企業健康之路(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健康之路」)宣布同國內直營連鎖藥店行業直營連鎖門店數量排名第一的雲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下稱「一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