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作業」被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怒道:請把動手能力還給孩子

2020-12-20 學而時習之育兒

昨天去幼兒園接寶寶,回來的路上寶寶突然跟我說:「媽媽,老師今天布置作業了,讓我們回家包餃子。」因為沒有在家長群裡收到老師的消息,我還以為孩子只是說說。

可等到吃完晚飯以後,我在家長群裡卻看到了別的家長發的包餃子的圖片。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孩子說的是真的。就在我準備開始揉面的時候,手機一下響了好幾聲,待我拿起來一看,原來是老師因為一位家長的照片而生氣了。

在群裡,老師質問這位家長:「你確定這是你孩子包的餃子嗎?」見那位家長遲遲不說話,幼兒園老師又說道:「因為今天在幼兒園裡教孩子用菜泥包餃子,所以想讓孩子回家也試一試。如果家長圖省事,什麼都要代替孩子做,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看到老師說的話,我突然想起朋友之前去孩子幼兒園開家長會,就被老師說到孩子的動手能力有點差,還說到適當的時候就一定要把「動手能力」還給孩子了,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

一,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哪些好處

可能有些家長會問了,我們家長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要知道等孩子包好一個餃子,估計水都涼了,還不如自己動手呢?其實老師讓孩子回家包餃子,並不僅僅是包餃子,而是要更好地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1、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更加聰明

當孩子的雙手在活動時,其拇指上的神經細胞就會將信息傳給大腦,可以說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會開發其大腦潛在的機能,促進孩子大腦某一塊區域的發展,進而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2、培養寶寶的創作能力,開闊寶寶的思維

寶寶在動手做某個東西的時候,他肯定會想這個該怎麼弄,此過程就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以及創造力。此外,通過訓練,孩子甚至還可以用自己的小手來表達自己的思維,進而讓自己的「作品」變得更加獨特。

3、提高寶寶的自信心,使寶寶有成就感

不說孩子,就是我們大人在成功做好某個手工的時候都會特別開心和有成就感。其實多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得表現自己的機會,還可以使孩子對自己的才智產生足夠的信心。

二,家長該如何把「動手能力」還給孩子

◆凡事不要親力親為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家長大包大攬,什麼都替孩子承擔,本以為這樣的「疼愛」能換來孩子的「爭氣」,然而結果卻並不如家長預期的那般。其實在孩子到達一定年齡的時候,家長就要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比如自己吃飯、疊衣服、整理玩具等等)。

◆鼓勵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當然,除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外,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掃地、擦桌子、洗襪子等等),通過這些勞動,孩子不僅能慢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還可以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用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者手工訓練他

在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時候,有些家長可能會遇到一些孩子不配合的情況。此時我們就可以拿出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來激發孩子的動力,之後再慢慢增加難度,使孩子有成功的體驗。不僅如此,通過這個過程,家長還可以發展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適當「示弱」,請求孩子的幫助

為了增加孩子動手的欲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適當地「示弱」來請求孩子的幫助,進而達到讓孩子自己動手的目的。要知道,孩子也是非常愛父母的,當看到父母「示弱」時,他們就會爆發出自己的「小宇宙」來給予父母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在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家長也不要太過於強求,否則後果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結語

總之,孩子的動手能力要從小就開始培養,這樣孩子長大以後才能更快的學會自理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實就算是幼兒園的老師不布置「回家作業」,家長也應該積極地鍛鍊孩子。

相關焦點

  • 明知道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為什麼還布置手工作業
    有朋友問:明知道孩子的作業都是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為什麼還布置那麼多手工作業?我的理解是這樣的: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用意是為了孩子好。在這個基礎上,家長的心態才能平和。我也經歷過孩子上幼兒園這個階段,各種手工作業多多的現象。當時也是頗有怨言的,因為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會,大部分事情都要我代勞。特別是自己很忙的時候,還要去做孩子的作業,心裡會感到很煩。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應付了事,覺得小孩子的作業沒那麼重要。但後來班上部分家長的做法改變了我的觀念。
  • 孩子的葉子畫作業忙壞了家長,幼兒園:並不願意看到家長代勞作品
    對於這樣的作業,有的家長頗有微詞。不過,很多家長也意識到,問題其實是出在自己的心態上。趙女士表示,是家長的攀比心讓事情變複雜了。「現在家長都有『家長的自我修養』,希望自己娃的作品獨樹一幟。」小涵媽媽對這樣的作業有不一樣的解讀。「要相信幼兒園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用意是為了孩子好。在這個基礎上,家長的心態才能平和。」
  • 孩子的葉子畫作業忙壞了家長 幼兒園:並不願意看到家長代勞作品
    「幼兒園作業真的就是在考驗家長。」幾天前,小童媽媽忙活到大半夜,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戰果:瘦長的冬青葉當魚身,扇形的銀杏葉做魚尾,圓形小葉片點綴在兩側,一隻金魚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秋天到了,備受各幼兒園青睞的葉子畫作業又開始了,父母拼創意的時刻到了。
  •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究竟是孩子做還是家長做?
    孩子的媽媽和他在一起上班,晚上下班也經常十點以後。兒子催促孩子快點做,他好拍照片發給老師。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跟兒子說,你把其他孩子的圖片發給我,我看人家都是怎麼做的。因為之前,我在網上見過類似的事情,意思就是討論有關孩子做手工的事,真的是眾說紛紜。有的孩子做的圖片很好看且有創意,一看就是家長代勞,這還有什麼意義呢?
  • 中國式手工作業:幼兒園家長拼完背景拼才藝
    繼「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接孩子」後,「中國式手工作業」又成熱門話題。  家長王先生最近很頭疼,兒子所在的幼兒園隔三差五布置一道手工作業:做沙包、糊燈籠、做紙花……秋天到了,又要求撿樹葉作畫,這可難住了王先生,父子倆大眼望小眼,最終只好請人代勞。
  • 幼兒園手工作業太難引吐槽 家長嘆作業成「拼媽」
    11月15日,南昌市民琪琪媽媽向本報吐槽,開學以來老師已經布置了四五次手工家庭作業,而且難度都還不小,現在成了她的一個負擔。  家長:手工作業難度大  「在初冬時節,千姿百態的樹葉紛紛飄落到地面上,請走進大自然,收集各種樣式的樹葉,巧妙地結合粘、剪、畫等方式,製作出一幅漂亮的『樹葉畫』。」
  • 幼兒園讓孩子「捐包包」,媽媽回家後感嘆:我的lv真皮包
    好在小星及時和幼兒園老師及時溝通,了解了孩子手工課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製作了一個手工包包,這才及時止損。小星遇到的問題,相信有些家長也感同身受過。也許老師只是想讓孩子獻出愛心,這個包包可以是孩子和媽媽一起製作的包包,並不需要多昂貴的包包。但家長並不明白幼兒園手工作業的意義,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 幼兒園另類作業太折騰 家長感嘆做功課「拼媽」
    」「兒子呼啦呼啦睡了,老爸老媽加班做老師布置的作業!」「現在找工作拼爹,做功課拼娘。」近來,不少家長在微博上吐槽,幼兒園、小學三天兩頭布置出小報、做燈籠、廢舊材料創意設計等各種雷人回家作業,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令家長疲勞應付。  記者採訪了多所幼兒園、小學的家長,收集各種挑戰家長底線的另類作業,對這些作業,有的家長表示相當折騰人,有的則表示盡力而為不必過於計較。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近來,不少家長在微博上吐槽,幼兒園、小學三天兩頭布置出小報、做燈籠、廢舊材料創意設計等各種雷人回家作業,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令家長疲勞應付。記者採訪了多所幼兒園、小學的家長,收集各種挑戰家長底線的另類作業,對這些作業,有的家長表示相當折騰人,有的則表示盡力而為不必過於計較。老師們則表示,親子作業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們的指導,而非大包大攬。
  • 幼兒園老師讓畫「我家的車」,作業上交後,老師的態度讓家長憤怒
    孩子上幼兒園,是一個令家長挺頭疼的階段,因為對於幼兒園老師布置的各項家庭作業,孩子根本沒有能力獨立完成,最終都是家長代勞,因此有不少網友開玩笑家長因為孩子讀幼兒園而再讀了一次幼兒園。相信許多孩子在上幼兒園的寶媽寶爸們都幫助孩子做過各式各樣的奇葩作業,有的作業難度大得讓家長想破腦袋;有的作業十分複雜,耗費家長大量時間;還有的作業讓家長憋得一肚子的火。今天要說到的就是一項幼兒園的家庭作業最終鬧得家長很不開心的事。
  • 幼兒園作業:要求小朋友畫30天月亮,網友:剛數完一億粒米
    現在老師真是腦洞清奇,前幾天剛剛看完讓小學生數一億粒米的新聞,這不幼兒園又來湊熱鬧了。這次的作業是要小朋友畫同時間的月亮,連續30天。一經報導,又引起家長熱議。家長應該與老師做好溝通我仔細看了一下內容,其實是這位家長的孩子自己選擇的畫午夜12點的月亮,這個時間怪不得老師,是孩子自己選的。我覺得很可能是沒有做好溝通工作,才導致這一次「奇葩」的作業經歷。
  • 幼兒園布置用果蔬製作小動物,家長曬圖後:這屆家長潛力太大
    家裡有孩子上幼兒園的家長都會有過類似的體驗:幼兒園為了鍛鍊孩子們的動手、思維能力、增進親子關係,經常會布置一些手工作業。只是此時期的孩子們能力有限,仍然需要家長們幫忙才能完成。看完了下面一組手工作業後,作為家裡有兩隻幼兒園神獸的家庭,不得不說:現在沒點動手能力都不好意思做家長了!
  • 因被作業難倒,孩子「幼兒園學渣式崩潰」走紅,奶兇語氣萌翻網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經歷過幼兒園、小學、中學以及大學等階段的家長來說,幼兒園根本毫無壓力,孩子去幼兒園都是去玩。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為了孩子全面發展,有時候幼兒園老師也會布置一些鍛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的作業,然而一些「幼兒園學渣」被作業難倒。
  • 家長吐槽幼兒園手工作業引共鳴,個個被逼成全能,網友:可以兼職
    還有一些幼兒園不止讓孩子動手疊衣服的作業,這個作業的出發點肯定是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老師的作業要求是孩子疊的衣服贏得最多的點讚,可以獲得老師獎勵。這樣的話就需要爸媽發動自己身邊的人來幫忙,很多親戚朋友也表示為了配合這樣的作業很是無奈。
  • 家長吐槽幼兒園手工作業引共鳴,個個被逼成全能,網友:可以兼職
    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1、了解老師布置作業的意圖家長朋友們應當放平心態而不是一味的吐槽幼兒園的作業給自己帶來的苦惱。相信每一位幼兒園老師布置的幼兒園作業,肯定是從鍛鍊孩子、提升孩子的能力出發,而不是從為難家長的角度出發。
  • 機械重複類作業太多 校長媽媽"代勞"女兒抄詞語
    金女士有點欣慰的是,一年多來自己親自出馬「捉刀」做作業還不算頻繁,而且內容主要是抄寫語文課詞語、英語課單詞。「女兒每天會在學校做掉些作業,回家吃完晚飯開始做作業前,我會對照家校聯繫冊上的作業內容,安排孩子先做哪門、後做哪門。當然,抄寫詞語、單詞是必要的,可如果時間很晚,我會讓孩子少抄幾遍,剩下的我來模仿孩子的筆跡代勞。」
  • 幼兒園作業考孩子還是家長?凱布克kambukka表示你可能誤會了
    「一聽到親子作業,我就覺得頭大!」「這親子作業也太奇葩了,孩子哪會做這些,還不是布置給家長做的嗎!」「哎,大好周末,幼兒園又給家長留作業了!」一提到親子作業呀,家長是避之不及,連《奇葩說》裡閃閃發光的陳銘老師,在幼兒園作業面前也成了「廢柴」家長,幹啥啥不會,直呼自己大學白讀了。
  • 幼兒園的「親子手工作業」,讓兩個孩子失去爸爸,網友:不敢做了
    提到幼兒園的「親子手工作業」,不少家長都感到頭大!時常聽到有家長抱怨:「這手工作業哪是布置給孩子的啊?分明是布置給家長做的!」;還有家長吐槽:「這周的親子作業太奇葩了,讓孩子學會給大象洗澡,4歲的孩子能給大象洗小腿就不錯了」。
  •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太精彩,這小動物製作得一言難盡,這屆家長太牛
    閨蜜自從孩子去幼兒園後,每周都會有一天的時間叫苦連天,因為孩子要上手工課,面對老師五花八門的作業,每次都頭疼不已,這周的手工作業是"製作小動物"。手殘的閨蜜,只好用兩個煮熟的土豆拼接在一起,用彩色的畫筆塗上了顏色,惟妙惟肖的蜜蜂立刻呈現出來,雖然沒有翅膀,但仔細觀看,還是能看出來是蜜蜂的巨大版。
  • 幫幼兒園孩子做作業,蚌埠一家長差點被"虐哭"
    古女士認為,老師布置的這種手工勞動的作業,孩子太小還很難獨立完成,家長怕孩子因為作業不能按要求完成,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所以只有親自上陣,幫著孩子完成作業。本該是鍛鍊孩子動手能力的作業,反而成了家長的「差事」,雖然開學時間不長,但這種情況已經出現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