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針管書法的兩人:一個射出標準印刷體,一個作品引領潮流

2020-12-15 騰訊網

經過費力才得到的東西要比不費力就得到的東西叫能另人喜愛。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費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暫時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遺忘了。 —— 薄伽丘

01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是因漢字所具有的獨特抽象美而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被譽為「無言的詩」。有趣的是,在漢字的初創階段,祖先就已經在描繪山川美景時將審美考慮了進去,在書體從甲骨文到隸書、楷書、行書等的演變過程中,漢字的形態越來越豐富,不同時代也湧現出了許多書法大家。

▲甲骨文

東漢是書法的繁榮期,此時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書法家內部也分成了以蔡邕為代表的漢隸書派和以崔瑗等為代表的草書派。魏晉時期文化十分繁榮,我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王羲之就出現在這個時期,帶來了南派書法的極大繁榮,促進了以「三希」為代表的行書發展。隨後書法便進入了北碑南帖時代。

▲邵巖

近代以來,書法家們仍多以臨摹碑篆為主,但在百花齊放的環境中,也有許多書法家別出心裁,使用新奇的方式進行書法創作,比如開創針管書法的邵巖和姜尚志兩人。我國當代書法家邵巖是我國現代書法代表人物,其作品被美國《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社等多國重要機構收藏,又著有十幾本書法專著。這樣的一位書法大家,一時心血來潮卻創立了一種獨特的「醜書」。

▲邵巖在街頭用針管表演寫字

邵巖寫出「醜書」的靈感來源是醫院的針管,他從中得到了啟發,開始苦練在針管中裝墨汁,以此「射」出來字的技術。由於一開始的時候他本人也並不能控制好針管的走勢以及射出墨汁的速度等,在掌控之後相比起傳統毛筆,其粗細濃淡也很難控制,字形和字的意蘊往往不能兼得,因此他將其稱之為「醜書」。邵巖創立的「醜書」作品引來大批人跟風效仿引領潮流,很多人自創了「盲書」、「亂書」等。

02

邵巖的「醜書」只是一種自謙的說法,他本人到底是有著深厚底蘊的書法大家,他的射墨作品也得到了文壇認可,但那些隨意創辦「流派」的人則大多是為了博人眼球,他們的作品實在稱不上「書法」二字。不過,這針管寫字卻並非他一家獨有。在內蒙古有一位66歲的老人,在用針管射墨寫字這件事上,他已經苦練了足足25年。這位老人名叫姜尚志,1995年時他去醫院看病,同樣因此受到啟發開始試著用針管射墨寫字。這比2008年創立「醜書」的邵巖早了足足13年。

▲姜尚志

不過兩人的書法作品有著很大的不同。邵巖的醜書作品求意而不求形,「筆勢」大開大合,讓人看者能夠感覺到書法作品的意境,卻未必能認出這是什麼字,這也是大部分草書作品的特點。姜尚志老人則不同,他致力於寫出標準的印刷體,因此他的字是空心的,只用黑色墨水勾勒輪廓。相比於傳統書法,這無疑更需要動腦子,實行起來的難度也要大得多。姜尚志將自己的書法稱之為「飛書」,他也被大家稱為「飛書爺」。

▲邵巖正在用針管寫字

姜尚志的練習過程並不容易,從針管裝水練習,到用針管進行雙勾練習,最後才開始用針管裝墨汁寫。在他尚未退休時,他就愛上了這一筆「飛書」,上班時也隨身裝著針管。不過他到底是工廠工人,時間並不是特別充足,他只能利用空閒時間來練習。家裡的幾面白牆都被他的墨水染成了黑色,妻子對此十分不滿。不過看在他樂此不疲,甚至雙手已經因為練習而變形的份兒上,也忍讓了下來。

▲姜尚志表演針管寫字

2009年退休後,他來到了北京,在各大公園秀「飛書」絕技,很快成為媒體焦點人物;2009年12月份他接受了央視三套「你想挑戰嗎」節目組的邀請,在節目上成功表演出自己的絕技;此後他又在《中國達人秀》第二季上從容寫出「龍的傳人」的四個大字,引來全場掌聲。他現在可以用一根針管在1.5米外的宣紙上寫出任何大字,還因此收穫了金氏世界紀錄。

結語《論衡·感虛篇》有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意思是人只要專心做一件事,什麼疑難問題都可以解決。堅持帶來的巨大作用我們在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上都能感受到,如水滴石穿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界中的事物順著自然規律千百年不變地運行,人卻很難在某件事上持之以恆做很久。然而一旦在一件事上堅持到一定程度,就肯定會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姜尚志就是如此,他堅持著別人覺得奇怪的事情,在收穫了快樂的同時也收穫了掌聲。

相關焦點

  • 印刷體是現代人學書法最大的障礙,你同意嗎?
    剛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有一位老師在表揚某某中學的學生的各種優點,比如早起早睡,時間安排和平時一樣,甚至每天學習16個小時,除了有點擔心孩子們的身體外這些我都基本贊同,但當聽到表揚他們寫得一手漂亮的印刷體時,我就不贊同了。作為一名書法老師,聽到這種沒水平的話是覺得挺悲哀的,特別是這種話是由一位老師說出來就更覺得悲哀了。
  • 學生書法臨摹經典碑帖有哪些,印刷體適合作為練習內容嗎
    關於學習練習書法學習什麼內容的意見,各種都有,很顯然印刷體是不適合作為練習內容的。書法教育既要重視培養學生漢字書寫的實用能力,還要滲透美感教育,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於書法教育的總體目標內容也作了明確要求: 1.學習和掌握硬筆、毛筆書寫漢字的基本技法,提高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2.感受漢字和書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3.激發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很顯然這些東西印刷體是不具備的。
  • 啟功所題的報刊名因一個「錯」字被換成了印刷體,網友:草率了
    眾所周知,名人大咖題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雖然很多是名家題字,但是,未免不會出現錯誤,諸如我們的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就特別喜歡題字,還經常出現錯誤,只不過這是一位知錯就改的大家,除了這位中書協主席之外,還有一位中書協主席,他為陝西廣播電視報所題的報刊名因為一個錯字卻被換成了印刷體,很多網友看後,感覺上總是不爽,而這個題字中的
  • 楊振寧書法欣賞,字跡堪比「印刷體」!網友:絕對能當書法家!
    當我們提到楊振寧的時候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可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而且在科學領域也是獲獎無數,而且還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最讓我們熟悉的就是他娶了一位比自己年齡還小54歲的妻子,並且在96歲又一次生了一個兒子,看到這裡以後各位網友是不是也非常的羨慕呢?但是更讓我們羨慕的還是楊振寧的書法!
  • 莊稼漢寫書法,幾幅楷書作品讓網友稱讚,漢字堪比印刷體!
    難道一位農民還會寫書法嗎?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你對當今的書法界還是不熟悉,在我們當今的書法界有很多的書法高手,他們雖然沒有什麼文化程度但是卻能寫出漂亮的書法,比如我們今天介紹的莊稼漢林仁明,他的楷書功底非常的深厚,漢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林仁明的一些楷書作品,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9歲男孩試卷上寫出印刷體,老師不忍心扣分!網友:書法神童!
    上面的這張照片是小男孩在寫試卷,我們看到拿筆的動作也是非常的專業,而且坐姿也標準,從試卷上看我們能感受到小男孩的字寫得非常標準,那麼到底標準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因為寫出了印刷體的效果,所以判卷子的老師都不忍心扣分了。也許很多網友都不敢相信,一個8歲的小男孩怎麼可能寫出印刷體的效果,但是當你看到他寫的試卷以後,你就徹底服了!
  • 針管射墨寫字男子是清華教授?校方闢謠
    近日,有一位書法家在網絡走紅:他的書法不是用毛筆寫字,而是針管射墨。網傳這位江湖書法大師竟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7月4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發布嚴正聲明表示:這位書法教授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無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8年7月4日事件回顧:一段關於針管「射墨」書法的視頻,近日在網上走紅。
  • 司馬光砸缸家喻戶曉,他的書法同樣經典!行楷堪比印刷體!
    ,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看看司馬光的書法作品到底怎麼樣?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大家肯定被這漂亮的行楷所吸引吧,這也太漂亮了吧,雖然是一份手稿,但是也看出了司馬光寫書法的認真,每一個字都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如果不細看還以為是印刷體呢?能把毛筆字寫出印刷體的感覺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
  • 「衡水體」被質疑,千篇一律就像印刷體,網友:作文能拿高分就好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自古以來狀元一直是個熱點潮流,而無論是哪朝哪代,不可錯過的就是狀元的筆墨之美,可以說除了「蘇乞兒」那樣的,每一位狀元都是一位書法大家,時至今日,字體不再是重中之重,尋常人家也不再講究書法章法,但字跡在高考之中仍然一直是被看作重中之重,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所名校之中誕生了一種特殊的字體。
  • 堪比印刷體!山東一學校「學霸」英文書法獲網友點讚
    近日,山東一學校舉行英語書法比賽,不少「學霸」書法作品經過轉發後,獲得網友紛紛點讚。據悉,這所學校每年高考季都有不少外語優秀、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獲保送名校資格。    堪比印刷體!  這個學校「學霸」書法獲網友點讚  「這些都是學霸的書法吧?咋寫的這麼好?」
  • 宋體是一種印刷體,可為什麼卻經常用宋體和書法作比較呢?
    可是,要知道的是宋體本身就是一種印刷體,這裡就有著書法與印刷體的區別。但是非要用藝術的角度來衡量印刷體的話,印刷體自然是比不上諸多書法字體的。可是按著實用性來說,書法也是比不是印刷體的。能寫出一幅好字,但不見得能印出一幅好字,並且印刷體是寫不出來的,就算他聚集一些名家字跡的特點在其中,印刷體也是無法書寫的。 書法之所以能稱之為藝術,就是在於他能通過毛筆去展現一個動態美的過程,但是印刷體卻不能。
  • 二田書法又真是印刷體?書友:是美術字
    當今書壇書家輩出,但是寫楷書出名的書家卻是寥若星辰,因此歐體楷書寫得呱呱叫叫的二田(田英章,田蘊章)這兩位書家,卻毫無意外的成為了當今學歐體楷書們的榜樣,因為他們的楷書寫得那真的是叫一個「漂亮」,漂亮到千字一面,規規矩矩的同時,不管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是整整齊齊的一片「美感」,
  • 名校誕生特殊字體,有的說像印刷體,寫作文卻能拿滿分!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自古以來狀元一直是個熱點潮流,而無論是哪朝哪代,不可錯過的就是狀元的筆墨之美,可以說除了「蘇乞兒」那樣的,每一位狀元都是一位書法大家,時至今日,字體不再是重中之重,尋常人家也不再講究書法章法,但字跡在高考之中仍然一直是被看作重中之重,在這樣的條件下,一所名校之中誕生了一種特殊的字體。
  • 字寫得好看,就是書法嗎?如何避免自己書法變成印刷體、美術字
    書壇一直存在一個爭議,就是田英章老師的作品,總是被主流書法圈認為是「美術字、印刷體」,難道真的是田門弟子認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嫉妒心理作怪!為啥美術字、印刷體,不能歸為書法?田英章作品《如何看懂書法》臺灣書法教育家侯吉諒老師,採取了「以字論字」的方式,從書法史上選擇了王羲之、趙孟、文徵明的書法作品為例,用相同的單字做分析
  • 錢學森草稿欣賞,字跡工整堪比「印刷體」,價值勝過一個軍隊!
    今天小七也給大家介紹一位科學家,他的草稿同樣非常的珍貴,其價值完全勝過一個軍隊,說到這裡以後我想大家也好奇是哪一位科學家吧!小七說的這位科學家就是錢學森,說到錢學森我們都非常的佩服,那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而且給我國的科研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很多科研成果都和錢學森有著很大的關係,那麼錢學森的書法到底怎麼樣呢?
  • 小學生學霸,書法堪比印刷體,網友:怎麼練出來的?
    小學生學霸,書法堪比印刷體,網友:怎麼練出來的?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老師也經常強調卷面的重要性,強調一手好字終生受益,可那時候哪有學習的條件啊,想花錢找一個書法老師都找不到,家長也普遍沒有這個意識,像我一樣,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是自學,連一本像樣的字帖都沒有,其中的苦楚自學過書法的朋友可能都明白,走了很多的彎路。
  • 衡水一中「印刷體」是如何煉成的?優秀「印刷體」作品展出啦!
    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同學們積極響應,認真學習「印刷體」的書寫。經過為期兩個星期的練習和比拼,共有120份優秀習字脫穎而出,並在教學樓各層進行展示,給同學們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那麼,如何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印刷體」呢?
  • 書法圈容不下田英章,乾脆稱他是「歐楷印刷體美術字之父」好了
    書法圈容不下田英章,乾脆稱他是「歐楷印刷體美術字之父」好了。這個名號你滿意了吧因此,現在許多人也稱田體為印刷體美術字。因此,田英章在日本享有崇高地位,被日本文化界稱為歐楷今聖、現代歐楷印刷體美術字之父。印刷體是文字的一種印刷形式,區別於手寫體。當前在報紙、書刊、計算機及一切印刷品上所使用的字體,基本上都是印刷體。根據我國有關規定,印刷字體的研製、上市流通,是要經過國務院批准的。未經國家批准的字體,不準上市流通使用。
  • 乾隆皇帝書法真跡欣賞,字跡堪比印刷體!網友:值100萬!
    文 / 小白聊書畫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你的心目中肯定也有很多喜歡的書法家吧,要問我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那肯定是書聖王羲之,說到書聖王羲之最有名的書法作品
  • 他是一個中國人,卻被日本譽為「現代書法之父」,真正的書法大師
    書法也不例外,如今日本的普及程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作為書法母國的我們,《環球時報》記者曾調查,日本有著兩三千萬書法愛好者,也就是說五六個人裡面就有一個練過書法的。而提起日本現代書法,不得不提一個中國人書法家,他被日本譽為「日本書道現代化之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現代書法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