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2010年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研 究 所 簡 介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位於北京市中關村科學城,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學科及生物、物理、材料、納米、信息等前沿交叉領域研究。
電工研究所根據國家需要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了可再生能源技術,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技術,電力設備新技術,電力系統新技術,極端電磁環境科學技術,現代應用超導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微納加工技術和前沿探索等九大研究領域。已承擔並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高技術計劃、863高技術計劃、國家科技攻關、中國科學院及各部委的重大、重點及攻關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獲得了數百項科技成果。科研人員共撰寫了專著數十部,發表論文數千篇。
作為1981年首批被國家批准為學位授予單位,電工研究所現具有在「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內招收和培養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資格,二級學科設有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生物電工、微納電工技術、能源與電工新材料等八個學科專業點,經人事部批准設立有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三十多年來電工所共招收培養數百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生都已成為國家科學與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
電工研究所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優秀的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擁有生活條件優越的研究生公寓,所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專業藏書、期刊、內部資料等。為激勵研究生勤奮學習,電工研究所設立了獎學金和研究生研究助理制度,獎學金每月600元,研究助理津貼每月最高可達1000元,另享受每月100元的夥食補助。電工研究所畢業研究生的就業率連續多年為100%。
熱誠歡迎廣大有志青年踴躍報考!
聯 系 方 式
通訊地址:北京海澱區中關村北二條六號 聯繫電話:010-82547015
郵政編碼:100190 網址:http://www.iee.ac.cn
電子信箱:yjs@mail.iee.ac.cn 聯繫部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備註:報名考試前,請注意查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網站(www.gucas.ac.cn)的相關通知。
招 生 說 明
(一)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已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或為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或獲得學士學位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並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無傳染性疾病,身心健康;
4. 年齡不超過40周歲;
5.兩名與本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二)報名與考試
請報考者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秋季入學博士生網上報名公告》所公布的報名時間內到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網站上(http://admission.gucas.ac.cn/)進行網上報名,並通過該報名系統用A4紙將已填寫完畢的報名信息表列印出來,貼上本人近期1寸像片並籤署本人姓名。同時從該系統中下載《專家推薦書》一式兩份,交由與本門學科相關的兩位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填寫意見。網上報名後,請最遲在所公布的報名日期結束前,將報名信息表、蓋公章的碩士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詳細摘要、身份證複印件、2封密封好的專家推薦信、學生證複印件(應屆生)、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複印件、工作證或檔案部門存檔證明複印件(往屆生),以及2個寫好回寄地址、郵編與收信人的大號標準信封,用快件郵寄到電工研究所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另需交納報考費200元整。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補交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複印件。考生的準考證不另郵寄,確切的考試時間、地點和日程安排以電工研究所網站的公告為準,考生可在考試前兩周登陸電工研究所網站(http://www.iee.ac.cn/)查詢考試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日程安排。報考者須在所公布的報名時間內交齊全部材料和報考費後,報名方有效。
(三)就業派遣
採取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國家規定的服務範圍內「雙向選擇」。
(四)2010年招生規模中包括碩博連讀和提前攻博的學生,具體招生人數以國家批准為準。
(五)特別說明
1.對於報考定向或委託培養的考生,須在由用人單位、考生本人與我所三方共同籤訂相應的定向委託培養協議書後,方可辦理錄取手續;
2.同等學力考生,除須加試政治理論課筆試外,還須加試所報考專業的2門碩士學位課程。
招 生 專 業 目 錄
序號 | 招生專業 | 招生導師姓名 | 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 | 招生 人數 |
1 | 電機與電器 | 顧國彪 | 英語,傳熱學或電路原理,工程熱力學 | 2 |
張國強 | 英語,電路原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或電磁場理論 | |||
2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齊智平 | 英語,電路原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或電力系統 | 3 |
孔力 | ||||
3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嚴萍 | 英語,電路原理,電磁場理論 | 3 |
孫鷂鴻 | ||||
4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許洪華 | 英語,電路原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 | 10 |
李耀華 | ||||
葛瓊璇 | ||||
史黎明 | ||||
溫旭輝 | ||||
王麗芳 | ||||
5 |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肖立業 | 英語,超導物理,電磁場理論或傳感器技術 | 9 |
夏東 | 英語,電路原理,電磁場理論 | |||
王秋良 | 英語,電路原理或超導物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或電磁場理論 | |||
嚴陸光 | ||||
彭愛武 | 英語,電路原理,工程熱力學或電磁場理論 | |||
王志峰 | 英語,傳熱學,工程熱力學 | |||
劉國強 | 英語,電路原理,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或電磁場理論 | |||
張國民 | 英語,電路原理,電磁場理論 | |||
古宏偉 | 英語,超導物理或材料科學基礎,固體物理學 | |||
6 | 生物電工 | 宋濤 | 英語,電路原理或細胞生物學,電磁場理論或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或分子生物學 | 2 |
7 | 微納電工技術 | 韓立 | 英語,電路原理,固體物理學 | 1 |
8 | 能源與電工新材料 | 馬衍偉 | 英語,超導物理或材料科學基礎,固體物理學 | 3 |
王文靜 | 英語,半導體物理,固體物理學 |
專業研究方向簡介
(1)電機與電器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大型電機及電器的發熱與冷卻技術、直線電機與特種電機、超微型電機、調速電機與力矩電機、永磁技術在電機及電器中的應用、新型發電與輸變電設備關鍵技術研究等。
(2)電力系統及自動化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布式發電技術、儲能技術研究、定製電力技術等。
(3)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本學科主要其研究方向為:脈衝功率及應用技術、電磁脈衝防護技術、高頻高壓電源技術、特殊條件下電介質結構與材料絕緣特性、放電等離子體及其應用、特高壓絕緣技術等。
(4)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電動汽車驅動控制、變流和變頻調速技術、磁懸浮技術、電力電子應用中的仿真及診斷技術、電力電子變換技術、運動控制技術、數位化控制技術等。
(5)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超導電力科學技術、應用超導技術、超導強磁場技術及其應用、電磁推進技術、機電系統的綜合物理場理論與應用、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新型發電技術等。
(6) 生物電工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組織電磁特性及應用、生物電磁信號檢測與利用、電磁場的生物學效應及物理機制、醫用成像中的電工技術、基於電工技術的生命科學儀器、人工器官及仿生學等。
(7) 微納電工技術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子束曝光技術及應用、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設計與製造、微納加工、檢測及控制技術、新型微小電源等。
(8) 能源與電工新材料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電工材料、新型能源電極材料、矽太陽電池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