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2020-12-22 考古紀實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恐龍是從三疊紀末活躍到白堊紀的,恐龍家族數量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恐龍的體型也在逐漸的變大,外形特點也在一直變化著。想知道恐龍到底是怎麼演化的嗎?我們且往下看。

第一:三疊紀時期的恐龍

三疊紀就是2.3億年前的中生代的這段時間,在三疊紀時期,地球上的氣候開始變得乾燥而溫暖,沼澤逐漸消失,高大的裸子植物開始到處生長。在三疊紀初期,陸地上的爬蟲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獸型類,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一類是槽齒類,由於沼澤的消失,槽齒類就開始上陸地靠攏,開始以陸地上的昆蟲和小動物為食。

久而久之,槽齒類動物的後腿開始變的越來越發達,甚至能夠兩腳站立行走,這一類槽齒類爬行動物,就演變成了恐龍。而其他的槽齒類動物,則在後來演變成了鱷類和翼龍類。

恐龍是三疊紀末期出現的陸上動物,早期的恐龍共有三類,其中空骨龍類和鳥腳類體型比較小,都用兩腳行走,而原角龍類體型比較巨大,也比較笨重,是用四腳行走的。三疊紀時期的恐龍有虛形龍,冠額龍,板龍等。

第二:侏羅紀時期的恐龍

侏羅紀時期就是2.05億年前到2.3億年前這段時間,侏羅紀時期,大型的食肉類恐龍開始出現,而且因為沒有天敵和優越的生長環境,恐龍越長越大。

從整體來說,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有的還是比較小,像空骨龍類。而鳥腳龍連類卻變得很大很大,原角龍類被巨型的龍腳類恐龍所取代,而大型的劍龍類,原始型的甲龍類也在這一時期登場。

侏羅紀時代的恐龍種類開始越變越多,這一時代的恐龍有異特龍、斑龍、雷龍、腕龍、梁龍、劍龍、圓頂龍、恐爪龍、彎龍等。

第三:白堊紀時期的恐龍

白堊紀時期就是1.35億年前到2.05億年前這段時期。這個時期由於顯花植物的出現,環境開始變化,所以亞洲和北美洲的恐龍發生了很多變化。

在小型的食肉恐龍方面,亞洲和北美洲都出現了擅長跳躍的恐爪龍類,已經沒有牙齒的似鳥龍類,這些小恐龍,腦袋比較大,根據科學家推測,這一類恐龍可能是比較聰明的恐龍。

在食草類恐龍方面,鳥腳龍類中出現了其貌不揚的鴨嘴龍和厚頭龍,以及頭上長角的角龍類和甲龍類,其中食肉恐龍中最殘暴的暴龍也在這一時期出現。

白堊紀時代由於恐龍變化越來越多,悲劇時期的恐龍有暴龍、釘背龍、原角龍、鴨嘴龍、厚頭龍、三角龍、禽龍、鸚鵡龍,似鳥龍等,其中大型食肉類恐龍更是多不勝數,可以說是恐龍稱霸的時代。但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在白堊紀晚期,恐龍這群中生代的霸主,卻像謎一樣的消失了。

以上便是從三疊紀末期恐龍出現開始,到白堊紀晚期恐龍消失,這1.6年左右的時間裡,恐龍不斷的發展演變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區塊鏈的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1公元前2.5億至2億年,是地質時代的三疊紀,恐龍開始出現。到了三疊紀晚期,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佔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三疊紀這個名字取得真好啊!
  • 這座恐龍谷跨越了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地質時代
    作為中國最大的仿真恐龍主題公園,雲霧山恐龍谷確實擁有著令人咂舌的數據。武漢雲霧山恐龍谷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由恐龍觀賞區、科普展示區、互動娛樂區等部分組成,以結合山形地貌的場景化、立體型和互動式為原則,在山林中計劃分布有數百條全仿真恐龍和數十個恐龍生活情景項目。
  • 三疊紀、白堊紀、侏羅紀……地質年代到底是按什麼劃分的?
    在提到世界史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從地球形成到現在,被成了許多不同的地質年代。比如太古代、元古代、侏羅紀、白堊紀等等名稱。不過,這些地址年代是根據什麼劃分的呢? 既然被稱作地質年代,自然是從地質的角度來進行劃分的。
  • 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地理之謎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晚期,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一直在緩慢地發生著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大陸不斷改變位置直至趨近於今天的大陸分布。 超級大陸 剛進入三疊紀的時候,多數大陸是連成一片的,就像一塊江闊無比的超級大陸,被稱為「泛古陸」。泛古陸的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古海洋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大陸的分裂 在三疊紀晚期,組成泛古陸的多數大陸依舊連成一片。
  • 歷史文明的演變,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來的?
    歷史文明的演變,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來的?大家好,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今天我為大家準備的內容是侏羅紀白堊紀這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侏羅紀中的侏羅是一座山的名字,白堊紀中的白堊是一種土壤的名字,那它們跟恐龍有什麼關係呢?就是因為侏羅山上發現了不少恐龍時代的化石,白堊土裡也發現了不少恐龍化石。經過實踐上的測定,就發現埋在侏羅山上的化石跟埋在白堊土中的化石,在時間上相隔了幾千萬年。侏羅紀是2億年前到1.4億年前,白堊紀是1.4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之後古生物學家就這麼叫下去了。
  •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恐龍化石 距今已有2.3億年(圖)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外媒20日報導,在古老的三疊紀時期,巴西南部的潘帕斯草原還是一片森林,無數古生物生活在這裡,卡布雷拉噬頜龍(Gnathovorax cabre)就是其中之一。據信,卡布雷拉噬頜龍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食肉恐龍之一。
  • 「世界第一恐龍」「穿越「侏羅紀」「白堊紀」」老家河南旅遊熱
    它是「吃素」的恐龍,卻長成當時體型最龐大的動物;它的體重相當於20頭成年大象,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骨架最粗壯、最重的恐龍,可謂「世界第一龍」。老家河南。這就是河南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巨型汝陽龍」。以汝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西峽恐龍遺蹟園為代表的河南恐龍資源旅遊方興未艾,助力「中原崛起」經濟發展。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汝陽縣中南部,伏牛山北麓,汝河上遊,由恐龍化石園區和西泰山園區構成,總面積71.17平方公裡,是一座以恐龍化石、花崗巖地貌為主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 「恐龍時代」到底是什麼時候?這幾個時間點你不能不知道
    「恐龍時代」到底是什麼時候?這幾個時間點你不能不知道曾幾何時,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在影片中發現了龐然大物恐龍的身影,尤其是《侏羅紀世界》系列的電影中,幾乎滿地都是恐龍,不過可惜的是,我們也只能在影視劇中才能看到恐龍,因為恐龍這種巨大的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滅絕,而且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滅絕。恐龍生長的時代,我們稱為「恐龍時代」,那麼「恐龍」時代到底是什麼時候呢?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晚期,當時96%的生物消失了。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時間段,其中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記,開始於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536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開始於1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8000萬年。
  • 走,到海棠灣看恐龍去,帶你玩遍「侏羅紀恐龍時代」!
    Q2.恐龍生活的時期?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史前篇(1)恐龍時代的背景
    在經過了生命被水支配的古生代後,巨大的爬行動物開始統治中生代,中生代時,爬行動物統治了海陸空,因此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的時代」中生代主要分為「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恐龍生存的年代。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而在距今約6500多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晚期,現萊陽一帶就曾經活躍著現已滅絕的大型爬行動物———恐龍。    10月16日,煙臺市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從「山海古韻」到「世紀之門」,從「筆墨丹青」到「瓷苑掇英」,從「繩墨神工」再到「丹心鄉情」和「古錢今覽」……一個個展廳內的大量珍貴文物,讓參觀者仿佛置身於煙臺歷史的時光隧道中———從中生代、貝丘文化、煙臺開埠,直到1949年8月煙臺全境解放。
  • 全新的恐龍品種被發現,生存在白堊紀早期,體重不足80斤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全新的恐龍品種被發現,生存在白堊紀早期,體重不足80斤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的「主人」曾經是恐龍,它們誕生於三疊紀晚期,在經過了侏羅紀的繁榮演化後,最終在大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因為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最終成為了地球歷史中的一部分。
  • 中生代,三疊紀,爬行動物的王朝
    持續了1.9億年的中生代,也就是著名的「恐龍時代」。但在他的第1個紀元三疊紀恐龍還沒有統治全球,而只是在盤古大陸(泛大陸)上眾多新登場的動植物家族之一。最早的恐龍之一。同一時刻身材纖細,用兩條腿行走的恐龍家族也開始登場。在三疊紀末期,恐龍已經擴散到了整個泛大陸,且種類繁多。以直龍類為代表的另一隻主龍在淡水中稱王稱霸,直龍類的外觀,體型,生理習性,都與今天的鱷魚十分相似,技能在水中捕食魚類,也能攻擊岸邊的其他動物。就在此時鱷魚的祖先在。三疊紀出現了,但這間早期鱷類的體型,完全無法與強大繁榮的植龍類抗衡。
  • 孩子們最想知道的恐龍知識來了!《給孩子的恐龍簡史》讀懂恐龍
    這本書非常厚重,以時間為軸,講述了恐龍從誕生到壯大,最後滅亡的過程。一、恐龍的發展史本書以時間為軸,從恐龍的起源與前身講到恐龍的滅亡。恐龍生活於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晚期,恐龍的起源可追溯至石炭紀晚期出現的原始無孔爬行類,然後原始無孔爬行類再演化成下孔爬行類。
  • 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第八章(爬行動物與恐龍)
    白堊紀洋流循環中生代氣候和古生物地理盤古大陸在三疊紀基本上還是一整塊,三疊紀為溫暖的溫帶和熱帶氣候,中溫帶擴展到南北緯50°,甚至極地也屬溫帶。生物遍布全球。恐龍漫步在勞亞大陸和岡瓦納大陸上。到晚白堊世,隨著美洲與非洲完全分離,大陸兩側的動物群日趨不同。白堊紀氣候沿緯度分區明顯,但仍然是溫暖平穩的。進入新生代後才開始季節明顯和變冷。海洋無脊椎動物與浮遊植物二疊紀大滅絕後,至三疊紀末期,海洋無脊椎動物再次佔據了海洋,從有孔蟲到頭足類。
  • 揭秘:恐龍三個世紀各時期「霸主」,霸王龍不在列?
    從2億5000萬到1億9000萬的三疊紀,再到1億9000萬到1億4000萬的侏羅紀,最後的恐龍時代終結白堊紀-約1億4000萬到6500萬年前。這每一個世紀都有一個霸主身份,就像古代近代史在每一個朝代都有君王一樣。今天我來分別說說這三個世紀的霸主到底是誰?
  • 我們只知道侏羅紀白堊紀,其實地球有五代十二紀,其他也很美麗
    侏羅紀可能是我們最多聽到的,還曾經有段時間很多少男少女叫寒武紀,是因為日本動畫,後來又流傳了一陣三疊紀,但很多人還不知道其他,其實地球一共分五代十二紀。其實地質年代我形容為地球的年輪,這樣比較好理解。每個地質代,又分好多紀,太古代是離我們最遠的時期,大概在地球形成初期到34億年前,這個階段地球上沒有明顯的生物特徵,不容易測定。元古代也是沒有明顯的生物特徵,但這個時代我們能探測到的信息比較多了,所以算第二古老的地質年代。
  • 了解白堊紀的王者從這裡開始
    霸王龍是為人所熟知的一種恐龍類群,在我們的眼中,它往往是兇殘的象徵,巨大的獠牙仿佛可以撕裂一切。但事實也如你所想,他的戰鬥力早白堊紀晚期非常之強。是可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恐龍了,今天我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