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服務後市場即將迎來一條攪局「鯰魚」嗎?
3月25日,繼去年8月引入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後,此前深耕製造業的金固股份(002488)在2019年戰略溝通會上表示,未來公司將進軍汽車服務後市場。
「我們要『幹掉』汽配城,『幹掉』4S店。」在這場以「擁抱新零售,賦能新未來」為主題的發布會上,金固股份董事長孫鋒峰明確了一個目標:「汽車後服務將是我們未來傾斜的重心。到2019年,我們要建成1,000個以上前置倉、15,000個以上SaaS門店、3,000個以上天貓車站。」因為,「高端製造業是我們非常穩定的業務,但是汽車後服務是萬億級別的市場。」
金固股份與孫鋒峰的底氣首先來自於阿里巴巴方面的「背書」。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8月,金固股份引入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並將汽車後市場業務分拆為汽服門店新零售業務和平臺供應鏈業務兩大板塊。
其中,前者由「汽車超人」支撐。據金固股份官方資料顯示,「汽車超人」是汽服門店連鎖品牌,致力於讓廣大車主享受高品質的養車用車服務。
後者則依託於「天貓車站」。據介紹,阿里天貓汽車為「天貓車站」第一大股東,金固股份為第二大股東,孫鋒峰出任其董事長。「『天貓車站』擁有淘寶、天貓汽車後市場業務(除汽車用品)獨家運營權,共享1.4億車主數據和阿里生態流量入口,致力於重塑汽車後市場供應鏈,成為汽配新零售品牌。」孫鋒峰表示。
「兩者圍繞汽車後市場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 孫鋒峰表示,「一個聚焦於供應鏈端,一個聚焦於線下門店服務端,共同推動金固股份在汽車後市場的新零售布局。」
這讓金固股份進軍汽車後市場的計劃顯得異常宏大。
一方面,天貓車站擁有原汽車超人覆蓋全品牌的輪胎、機油供應鏈體系加上原康眾汽配易損件供應鏈體系,通過優勢資源聚焦全行業汽配,完成供應鏈整合併進行數位化改造。另一方面,天貓車站將自建倉配體系,2018年天貓車站前置倉數量達到650個,2019年前置倉數量將達到1258個,到2022年將建成3000個以上前置倉,每個前置倉覆蓋5公裡範圍內100-200家汽服門店,大數據分析能力將實現全國範圍的精準匹配及快速送達,以建成保障全國「半小時配送」倉配體系。
按照此計劃,5年內,天貓車站認證門店宣稱在全國範圍內將達到50000家,服務觸達到絕大多數車主用戶。2019年內,汽車超人新零售連鎖門店將達到1050家,三年內達到5000家。「連鎖化是汽後市場業務拓展的良好模式,也是行業發展趨勢。」蔡濱旭表示。
從汽車產業鏈來看,汽車後市場是汽車行業盈利的重心。從歐美等成熟國家的市場來看,汽車工業中60%左右的利潤是在服務領域中產生的, 20%產生自零部件供應,另外20%來自於整車製造和銷售。如果加上零部件供應,汽車後市場的利潤佔到了80%左右。中國的情況卻與之相反,這也更讓人看到汽車後市場的發展空間。
因此,這就使得國內在新車銷售競爭日益激烈、毛利空間被不斷壓縮的情況下,很多整車廠、經銷商將汽車後市場作為轉型的方向,眾多創業者也是魚貫而入。只是,在過去五年,圍繞汽車後市場的未來發展,市場上已經有了非常多的嘗試和模式,但未來究竟在何方仍舊不明,這個市場雖然機會成堆,但失敗者也比比皆是,即便擁有阿里巴巴的「加持」,金固股份想從混亂的汽車後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也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