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各省分數已經公布,能去什麼學校,查完分數基本瞭然於胸。這節點註定是一場充滿幻想和現實的較量,不知會有多少人的命運就此與學歷分離,之後的路,便只能憑「能力」證明自己。
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總能聽到有人以「能力」比「學歷」重要的言論來勸慰,甚至奉為真理。僅就能力和學歷比較而言,本就沒有統一標準的參照系,同時抽象的定義之間是無從比對的,所以盲目吹噓能力優於學歷的言論是極端認知的謬誤。
「能力」是一個籠統而隱晦的概念,能力的體現是不拘於形式的。假如一個落榜生回家悄悄繼承了一筆家產,然後成為一個土豪,這是不是能力的體現?假如沒有繼承產業,而是通過資源運作,走上仕途,這是不是能力的體現?(這是隨處可見的現實)
不知實情的的民眾自然會對這類人的成就大加讚揚,然後堅信「有能力」的人比有學歷的人有出息,進而大肆宣揚「讀書無用論」,三人成虎,這是民眾的特殊能力。我真的擔心,身處叛逆期、缺乏引導的學生會被這類極端思想誤導,放棄學業,去流浪尋找所謂的能力,「證明自己」。
2008年,安徽有一個考生叫徐孟南。那年高考他故意考0分,以表達對教育制度的不滿,他深信靠自己的能力可以顛覆自己的人生。之後,便進入他以為能遊刃有餘的社會去闖蕩。一晃10年,他言之鑿鑿的「能力」始終沒能兌現,窮困潦倒,一敗塗地。
飽經十年的社會蹂躪,他終於嘗盡沒有學問的痛苦,他的人生充滿恐懼和局限。2018年,他下定決心,重考大學。29歲的他,與書本十年割據,今時早已不同往日,記性、悟性和知識的連貫性再也難以望及盛年時期的能力。令人欣慰的是,徐孟南終究還是考上了一所專科院校。
如今,12年前和他一起參加高考的同學,有的已經博士畢業,遊學海外;有的進入企事業編制,身居高位。只有他,因為曾經畸形思想的誤導,自毀前程,如今,還是要從頭來過。他必須用更更艱辛的努力,去追趕他失去的一切。
「知識改變命運,要珍惜機會」,這是他對求學者的慘痛勸誡和自己的社會交代。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認知買單,你曾經做出對生命所有的放縱和不敬,其實,都被命運暗中標註了價格。
上大學的最大意義,不只是為了獲得知識,更是為了提高見識和起點。你未來的發展取決於你思想的層次和高度,以及交際的層次。去更好的大學,是獲得這種層次的最快捷徑,甚至是普通人逆襲人生的唯一途徑。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研究中心發布過一張圖表,很直觀的體現出收入與教育水平的關係:
圖中信息顯然可以看出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獲得高收入的佔80%,低收入佔比只是極少數。直觀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學歷的重要,隨著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低學歷的生存空間會愈加擁擠,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社會現實。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畜生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書。」
誠然,現實中確實存在成績很差,但卻有特殊天賦的人,他們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或投機直覺亦或其他技藝,實現經濟自由從來不是壓力。但他們的這份能力並非與生俱來,一定是經過日積月累的探索、揣摩、融合,其本質就是學習的量增過程。所以,把某種「能力」從事實中剝離出來,上升到「神化」的高度本身就是一種誤導。
沒有人能夠真正脫離現實的考驗,無論選擇上不上大學都不是決定人生命運的選項。「學歷」的本質是豐厚的知識儲備和學習性的體現,而不是膚淺的「學校遊歷」,所以「學歷」本身就是一種「能力」。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選擇,學習才是一生的選擇。不上學不意味著放棄學習、讀書,偏執地盲信僥倖「能力」。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學習是立身之本,現實社會越是浮躁,你更要強迫自己加倍學習,無論是書本知識,還是職業技能亦或經驗規則,這些都是你獲得競爭力的籌碼和底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未來的社會競爭,不再是單一的關係和學歷,資本的選擇會愈加傾向於學習力。
曾經一起丟學士帽的同學,幾年後同樣會有雲泥之分。大家師出同門,有人遊走於上層社會,依然謙遜的埋怨自己能力有限。有的人游離在菜市場為抹去零頭錙銖必較,卻能自滿於緊衣縮食的生活算計。你會突然質疑,僅僅幾年怎會有這樣的差距。而真相是,別人一直延續了從學校到職場的學習和累積,而你卻沉浸在生活的舒適區,摒棄競爭、喪失狼性,所以你會成為上圖數據中有學歷卻依舊沒有高收入的極少數之一。
人生的道路漫長亦充滿多種可能,但真正決定你整個人生走向的,是你當下的選擇,對學習和自律的選擇,對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選擇。
歷史不幸的記載著,有的人取得成功的代價是喪失良知,有的人獲得幸福的代價是損害他人,這是人在功利面前的迷失。通過學習、知識的涵養和教化,是約束人性弱點的最強力量。
「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那極限的視力,以便使我的目光抵達繁華的世界,抵達那些我曾有所聞,卻從未目睹過的生機勃勃的城鎮和地區。」
希望所有尚有選擇權的人,同樣具有超越極限的視力,能正視現實的殘酷和理想的誘惑,掃除誤導,抵達自我世界的生機和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