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同的職業選擇,以及人們對職業的片面看法,往往容易否定一個人。這在相親的時候經常可以注意到。在相親時,臘八我特意留神哪一些職業特別受歡迎。
對於男生來說,從事IT工作的特別吸引女孩子,牌子下面經常流滿了電話。第一印象,IT男工作穩定工資也高。
對於女生來說,「教師」這個職業長居榜首,工作單純不忙還有節假日可以照顧家庭,這對男生很有吸引力啊。
那麼總有一些職業因為工作特性或職業偏見,在相親時受到冷遇,譬如今天我要講的《非誠勿擾》的一位男嘉賓吳越,一位美術老師,喜歡塗鴉、口技和街頭文化的男生。
一位女嘉賓提出職業和性格的問題,她說:「女生找老公不要找一些,比如說像詩人或藝術家,因為他們的精神世界特別難進入,或者說他們情緒比較多變。」男嘉賓似乎對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回答:「我覺得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特別難進入的人,那你就永遠進入不了。」這個回答其實有一些針對和帶情緒,讓大家聽了無釐頭。
孟非見氣氛不對,圓場:「在《非誠勿擾》的節目當中,我曾經看到有一個女嘉賓說,找對象不找老師,以至於有一些人聽了這句話之後,把它放大,並且做了一些不恰當的評價。我覺得在婚戀當中,對另一半職業的選擇,這都是非常個人化的,每個人不選擇某種職業,有很多理由。」
如果說我的父母都是老師,我從小就知道老師的工作有多麼辛苦,從小在這樣一個教師家庭長大,我就不想我以後,另一半也是老師。你說詩人,我尊重詩人,我覺得詩人非常了不起,但是我個人沒有藝術氣息,我怕找一個藝術家跟我難以溝通,所以我不找這個職業,有何不對?」
這位男嘉賓最後遺憾離場,我能感受到他有一點敏感不安,一直在從事內心表達的工作,作為一個從事藝術的人,把情緒放在塗鴉上。至於在公共場合表現出來的不安,只是他一部分的特質。
男嘉賓沒有牽手成功真的是因為從事藝術的緣故嗎?我想不是的,還是因為他的敏感拘束的行為,吸引不了女孩子。如果他自信幽默又不失紳士風度,我想這樣很多女孩子都想要。所以個人因素大於職業偏見。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特質,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也非常重,但是沒有完美和絕對之說。你找一個醫生,但是他每天忙得顧不上你和孩子;你找一個娛樂圈的人,你又怕他身邊燈紅酒綠;你找一個IT工程師,理工男太直太不浪漫。沒有什麼是完美,只有適合,有時候愛上只需一瞬間,愛得長久就是相互磨合,接受對方。當然最好是一開始就是情趣一致的兩個人。
男女在交往時,不能只看職業,而是作為一個參考。職業如何,雖然對人有影響,但是我好幾次發現,我身邊的理工小夥伴不照樣是幽默愛玩有高雅愛好,沒事寫寫字,看看電影。
有些職業他的性格不是那麼強烈,我們如果喜歡上這個職業的人,我們就不能讓他滿足我們所有的願望,這些願望不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得到全部的滿足。所以我們要怎麼看待這個職業和他人?